黃山之旅的散文

黃山,為三山五嶽中的三山之一。早在二十五年前我就與黃山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與黃山的肌膚之親,雖然沒有留下只言片字,但黃山的美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此話一點不虛。你看,那岩石上的奇松,那峭壁上的怪石,那通天雲梯的險峻,那波浪翻滾的雲海,那聳立天外的峰頂,任你是修煉了千年,也難以體會那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二十五年過去了,多少次夢裡縈迴,始終難以忘懷。今天我再一次來到黃山面前,黃山依然風姿綽約,婀娜多姿。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準備黃山二日游。八月十二日早上九點許,我們一行來到黃山腳下,首先我們進入了石門峽。剛進石門峽,道路平緩,竹林幽幽,不知覺中,山路越來越陡,繞過半山腰中的團結樹……最後登上石門頂峰,極目遠眺,遠處雲霧繚繞,神秘莫測。此時的高度,我們只才牽著黃山衣裙的一角。近在身邊的黃山,層疊險峻的山巒,讓人敬畏,雲霧繚繞或隱或現的山峰,像一位披了層層面紗的少女,讓人想不惜一切去掀開她的蓋頭,一探她到底是怎樣一位讓“無數英雄競折腰”的美麗少女,儘管累得氣喘吁吁,卻雄心不減。大有“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之勢。

下得石門峽,我們驅車來到抗日北上先遣隊舊址。紀念館內,有紅軍將領粟裕等和紅軍戰士們的雕像,紀念館後的山上,有當年浴血奮戰的戰壕等遺蹟,置身此處,耳邊仿佛聽到噠噠噠的小米加步槍的聲音,眼前一片烽火瀰漫的硝煙……先烈們,人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

與英烈們心中話別,來到鳳凰源的山門旁邊。清澈的水流過鳳凰源的大門旁深深的溝壑,我們拾階而上,追溯著峽谷的水源頭,此時隱約聽見潺潺水聲好像從天外直瀉而來,心中一陣欣喜,趕緊往前趕著,哇!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懸垂如練,濺珠噴玉,猶如一條從天而降的寬大的白色綢布,激流奔騰,氣勢雄偉。這不就是詩人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色嗎?你看那瀑布鋪向谷底岩石鵝卵織就的水潭,水花四濺,清澈見底的水潭發出嘩嘩悅耳的水與岩石的交響。我情不自禁的伸出雙手,試圖牽住這從天而降的瀑布,她滑過我的指縫,化成迴蕩在山谷之中的叮咚之聲,流向遠方,流向江河。

因為我們是和黃山約會的散客,第二天,我們信馬由韁,由雲谷寺上山,一路目不暇接的陡峰險壑,滿目皆松。它們紮根於巨岩裂縫之中。或倚峰挺拔,或獨立峰巔,無松不奇。最令人叫絕的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嶙峋岩石,它們似人似物,如鳥似獸,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你看,那山頂的仙人指路,那半山的猴子觀海,那山峰上的天狗望月、那崖壁上的獅子搶球。那山尖的龜兔賽跑。那尖細的夢筆生花,那抱琴彈奏的仙女峰,那仙人撂筆的筆架峰……不勝細數的奇峰異壑千姿百態,各個都是那么的惟妙惟肖,讓我們忘記了一路攀登的極度疲勞。

不知不覺,百步雲梯、龜蛇二石、鰲魚峰已過。飛來石清晰地映入眼帘,好像看到了傳說中傲來國中石猴快要誕生的那種天崩地裂般的驚天場面。

快到中午,我們登上光明頂,環顧四面,山險壁峭,一陣陣涼風使人感覺絲絲涼意,一會霧氣濃濃,頃刻間又陽光明媚,此時觀天上的雲朵,變幻無窮,使人如入夢幻之境地。

稍事休息,我們來到蓮花峰。

蓮花峰是黃山第一高峰。登高遠望,真正領略到“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意境。

據說,黃山的雲海一年當中只會出現50多次,機會難得。而我們是幸運的,登上蓮花峰,皚皚的雲海正環繞著山峰,眾山峰巔在翻滾的雲海中猶如剛出土的筍尖,有高有低,錯落有致,動感、奇妙,瑰麗壯觀、如詩如畫。只有此時那凡塵的一切瑣碎都隨這美景融化在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里了。真的想像詩人那樣放聲吟誦一首。真的好想定格在這一刻,此刻就像置身天堂一般,身輕如燕飄飄欲仙。流連忘返。

走下蓮花峰,來到天下奇松迎客松面前,近千年的不老松,於我二十五年前看到的,更加的蒼勁、蔥鬱,幾百年來,他始終風雨無阻地站在那裡招手歡迎著來黃山的人們。在熙攘的人群隙縫裡,我們和迎客松留影合照。

拜別迎客松,來到天都峰,看著那筆陡的如直插雲霄的山峰,令人望而生畏。有的人退卻了,我們卻信心滿滿,一步一頓攀爬著這90度差不離的台階,直累得筋疲力盡。登上這天都峰,一覽眾山小,不由感慨萬千。如今快奔花甲之年的人了,今後有可能會永遠望峰興嘆了,但我今天能登上此峰已經是個了不起的奇蹟了,生命到此又有何憾?

上山容易下山難,回來的路上,腿肚子指彈琵琶。好在心定神安,不急著趕路,我們終於圓滿的完成了這次黃山之旅。

美麗的黃山,你猜猜我還會來與你相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