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三寶散文

說它們是“三寶”,並不是因為它們價格昂貴,更不是說它們世上罕見。主要是因為城裡人很少見到,更別提吃和買了;更重要的是它們在過去災荒之年,還救過不少人的命。首先是野菜,說起野菜我便不由得想起河北作家張潔的《挖野菜》。我們同出自農村,雖然不同地方的野菜種類不同,卻有過相似的童年和田間奔走的熱情。至今那首挖野菜的兒歌依然記憶猶新,“胡蘿蔔萿丟采窩,客來了蓋住鍋;可走了杴開鍋,吸瀝呼嚕喝一鍋”。由此可見人們對野菜的無比喜愛,可我們那裡可吃的野菜除了馬素菜、胡蘿蔔萿和麵條葀與薈茴菜,基本上沒什麼可吃了。

春天可謂是蔬菜緊俏,這時侯的菜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品種極少。除了菠菜、蒜苗和韭菜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可吃的啦,有的家庭甚至還要靠鹹羅卜度日。可是在農村:除了可以挖野菜之外,還有兩種特殊的菜備受莊戶人的喜愛-----這便是榆錢和槐花。

說起榆錢,大家並不陌生特別是70後以前的農村人。鮮鮮的、嫩嫩的,像一朵朵綠色的小花開滿枝頭,很是惹人喜愛。因為它蒸蒸菜,做菜窩窩都特別好吃。可是這幾年,隨著榆錢不斷生病而且逐年漸少。人家把目光轉移到了槐花身上;相對來說,是槐樹很少生病而且近幾年數量在不斷增加。榆錢落後,你會發現槐枝上開始長滿了一串串淺白色的花骨朵,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幾天過後,一朵朵潔白的小花便開滿枝頭迎風招展。這時會引來不少的孩子們上樹捋槐花,一個胳膊挎著藍子,一個手把搭鉤掛在樹枝便匆匆上爬。下面還圍了好多的人,好不熱鬧。那場景就象前幾年捋榆錢一樣,扣人心弦。把新鮮的槐花放嘴裡嚼一嚼,一股甜甜清爽的感覺湧上心頭。

槐花主要用來伴上面做蒸菜吃,屬於涼性可以去火。如果想吃的時間久一些,還可以把槐花曬乾;等吃的時候把槐花用水泡一泡,再配其它菜炒著吃。就這樣,野菜、榆錢和槐花成了一代又一代農村人的美味佳肴,好多來到城裡的鄉下人依然還記得那忙碌于田野與村頭的童年。每每讀來這樣的文章,尤其當年的故鄉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