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大自然的規則作文

遵守大自然的規則作文一:

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自然之道》這篇課文,它主要描寫了“我們”及嚮導和同伴們到小島上觀察幼龜怎樣進入大海,“我們”因為不能見死不救得情況下救了只幼龜而害了一群幼龜被嘲鷹叼去的事。學完以後我們知道了:一定要遵守自然規律,不然一切都可能適得其反。

當故事發展到一切都“寂然靜止”時,“我們”才明白好心辦壞事的傷心和悲哀,“人是萬物之靈,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我們的心裡跟作者一模一樣。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好心辦壞事。大自然的規律十分複雜,沒有調查清楚就不要亂做決定。

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初夏時,大地被陽光照的金燦燦的,一棵棵小樹苗們經過風吹雨打,終於,長成了一棵棵參天大樹,高大而又壯觀;潔白而又清晰的河面泛起陣陣漣漪,像面長長的鏡子,一隻只梔子花潔白的身軀美麗多姿,一幕美景盡顯眼前。在一年當中,梔子花只在一個季節開花,就是那烈曰炎炎的夏天。

那還是初夏,梔子花已長出了大大的花苞,跟梔子花不相上下,只要是在同一個環境下,只是外形不一樣,香味還是那么清香。這不經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那時年幼的我還不懂事,在那時,我就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想重溫把梔子花捧在手心,抱在懷裡,聞著那沁人心脾的香味,真是提神又解熱,我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拿起小刀就往我家門口那開滿了大花苞的梔子樹跑去,小心翼翼的把它那大大的花苞給一刀一刀地劃爛了,那久違的清香撲鼻而來“哇,真香!”我喃喃道。

那梔子花外形好看,猶如仙女一般那樣美,那樣漂亮,那清香撲鼻而來的情景令我心曠神怡,我坐下來,靜靜的,目不轉睛的盯著花,真美啊,猶如一朵潔白的水晶燈,清晰而明亮。但不知是怎么回事,梔子花慢慢的倒下,花瓣一下子就消了我這時才明白了,我破壞了大自然的規律,梔子花才會這樣啊!梔子花在一定時間,一定季節就會開花啊,不能違背自然規律,要讓它自己的成長,才會開出最好的花,最清香的花,最美麗的花。只有讓它最自然的成長,才會得到最自然的結果,才會給我們一個最自然的答覆。

遵守大自然的規則作文二:

時光流轉,雲水千年。現存於寂靜天地里的每一個存在,都是光陰的饋贈。物轉星移,適者生存,每一個生命都是在剎那千年里的競爭與爭鬥中,存活下來。在萬物踏遍山河萬里的進程中,都進化出屬於自己的本性與生存規律。自然規律,是在歷史風沙的磨礪沉澱出來的,萬不可隨意變更。不顧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為所欲為的人,必定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揠苗助長的故事:農夫不顧稻子自然生長的規律,而自作聰明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長高,結果卻使所有稻子都蔫了。我們如果一味地因自己的喜好,胡亂餵食野生動物,為所不該為,則必定會使得動物失去覓食的主動性,失去在自然中生存的警惕性與攻擊性,失去動物們原本的生活規律和有勞才有所獲的生存法則。當野生動物漸漸喪失覓食的能力時,它們的生存便全成依賴性,在自然的激烈競爭中,必將被淘汰。

萊蒙特曾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強扭的瓜不甜,我們如若違背自然規律,為所不應為的,勢必會適得其反。而順應萬物其本性,並藉以利用該規律,為所應為,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禹之父鯀,歷時九年未能夠解決黃河洪澇之災,他一直採取“水來土掩”的治水方針,以牆垣抵擋洪水的衝擊,效果甚微。大禹卻採取與其父親“堵”相反的方針,叫做“疏”,即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自由地通過。“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高考滿分作文大禹在總結了洪水規律的基礎上,順應其自然規律,因勢就導,才使得黃河多年的水患得以控制。

每一個違背自然規律的事例,都演繹著無數的平仄悲歡。每一次為所不該為的事,都使人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原本青山蔽日,碧雲風清的仙湖,如今卻儼然成為萬里無人煙的荒漠;南極的臭氧空洞,是人們過度排放氟利昂所造成的,如今大量的紫外線照射著地球,皮膚癌發病率陡然升高;化工材料污染河流,工業廢棄污染空氣,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於是河水富營養化,魚蝦死亡了,冰川在消融,洪澇災害日益嚴峻。人們的每一次“違背自然,為所不應為”的行為,最後都作用於其自身,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花謝花開,潮起潮落;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三千世界,掠影浮光,都有其本性,有著屬於自身生存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亦是蒼茫自然中的一小粒,也應遵循自然,做我們應該做的事,在自然間行走,尋找自然的純淨與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