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的作文8篇

自然,一個永恆的話題,美麗而又安詳,它承載著我們的生命和情感,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永恆的家園。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感受自然優美作文,歡迎閱讀借鑑。

【篇一:感悟自然】

人類是自然的孩子。人類依賴自然,從原始時的採摘、狩獵,到現代的石油、煤、天然氣,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與自然密切相關,人類依靠著自然進化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文明。

自然“給予”人類“材料”,好像長輩一樣讓人類開動腦筋,自己動手,人類也是聰明的孩子,心領神會地“學到”了許多,又變通創新的許多事物,之後,人類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飛機使人好像鳥自由飛翔成了現實,船使人好像魚一樣縱橫水中……人類的物質極大地豐富了,精神也就有了足夠的基礎。人類不但要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產物,更要了解自己,了解自然,不再做無知的孩子,要成為求知的學生。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與自然的關係越來越複雜化,人又成了自然的敵人,人類聰明了,人類有一顆其他生物無法媲美的大腦,自私,自大,欲望就隨之產生。發達的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它曾如此地繁華、先進,就是因為統治者要奢華、龐大的宮殿,巴比倫的樹本消失了,自然的保護毀掉了,土地沙化,氣候乾燥,人類只好被迫遷走,巴比倫就這樣永遠地消失了,淹沒在無盡的荒漠之中。

近現代人類對於自然的破壞是最大的。合理利用,適應高速發展的生產無可厚非,可是貪婪的人類瘋狂地開採礦產,捕撈魚類,向河流、海洋傾倒污染的工業廢水,向天空排放廢氣。人們抬頭望,是滿眼灰色的天空,低頭看,湖泊不再清澈……自然不會妥協,會給予人類相應的或是巨大的回擊,人類應該清醒了!

自然給予人類巨大的恩惠,作為小小的回報,人類也應善待宣然。人和自然應是朋友,應該和睦地發展。反過來想想,人類更應該感謝自然的報復,否則,自然一味妥協,人類只會走向不遠的墳墓。

【篇二:融入自然】

看著絢爛的花,我想做一隻斑蝶。

在浸滿春天氣息的和煦的風中,在絢麗的花叢中盡情地起舞,醉人的花香,甘甜的蜜汁,讓我的心中不禁充滿了急切與渴望,那份小小的激動就好像是久別的情侶。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能夠讓我如此依戀。風吹過,那碎碎的幾瓣跌落風中,我伴著它們嬉戲。即使只有一個春天和一個夏天,即使隨後而來的蕭瑟的秋風會讓我死去,我也不後悔。因為我知道我擁有過,我知道我的死去是多么的美麗。

聽著美妙的泉音,我想做一條魚。

親切而又溫柔的水,可以讓我無障礙地遊動。我一邊游,一邊數著散在河床上的小鵝卵石。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兒,不僅眷戀小河,更嚮往著大海。那蔚藍寬廣的海,讓我自由地去闖蕩,更加沒有顧慮與憂愁。它讓我感到了寧靜與安詳,就好像是在母親的懷中,有享之不盡的安逸與舒適。這一切,讓我的身心無比歡暢,讓我不禁想躍出海面,對著天空叫道:“我是一條快樂的魚!”

感受著徐徐的微風,我想做一片雲。風和我一起去旅行,我們共同行過神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我們共同經歷了無數個日出和日落,感受著寒來暑往,感受著世間滄桑的變化。時而是鳥語花香的仙境,時而是滿目蒼涼的酷野,不管到哪裡,不論是痛苦還是歡樂,風都會和我分享一切。友情的誠摯,心靈的交匯,使我們永遠無法分開。在漫漫旅途中,留下了我們悠揚的歌聲。

我有著無盡的感悟和遐想,我想在世界上每一處充滿自然氣息的地方留下我的腳印。也許是冷似刀割的冰川大陸,也許是一望無際的的茫茫沙漠。我的心,早就融入了自然。

我愛著其中的一切。

我愛看星星,我愛聞著花香,踏著軟草,在風中漫步。感受著自然,與它用心靈對話,就好像是親人、戀人或是朋友。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都是真誠的。不要遲疑,拋掉城市的喧囂,拋掉心宇的面具,拋掉那一切虛偽的自我,去感受吧!

融入大自然,你可以找回那個迷失已久的自我,那份久違的恬靜。

【篇三:感悟大自然】

喜歡百花齊放、綠草如茵的春天,喜歡枝繁葉茂、烈日炎炎的夏天,喜歡白雪皚皚、晶瑩剔透的冬天,唯獨秋天的“美”是我無法欣賞的。人們總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不錯,但是我想,這番景象應該是在鄉村的畫板中才能夠勾畫出的吧,然而在城裡,讓我感受到的只有百花凋零、枝黃葉落,到處一片淒涼。

“花開花落,四季更替,那是自然現象,”爸爸經常這么說。然而幼稚的我卻始終認為美好的東西應該永遠不消失。正因為這樣,那次考試的挫敗才會使我如此傷心和難過。從小便是好學生的我,總能夠聽到老師的表揚,家長的稱讚,同學的羨慕,於是沉浸在自己的歡樂中,欣賞著自己認為的“盛夏”。然而事實殘酷地打碎了我的夢,在那一次重大的考試中,我採到了“葉落的秋天”,得知成績的那一天,我哭了,從來沒有哭得那樣大聲,那樣難以止住。從那以後,我再不願睜眼欣賞窗外的繁華綠葉,躲在枯黃的落葉營造的世界中。

爸爸摟著我,輕輕地說:“拉開窗簾,明媚的陽光就會立刻射進來:打開窗子,百花的芳香馬上會飄入你的房間。”我搖搖頭:“那不屬於我,我只擁有淒冷的秋。”“不要用那種詞語來形容秋吧,它固然沒有春夏的絢麗,但是它是一個安靜的季節,讓興奮了一夏的人們冷靜下來,沉澱一下心中的興奮,對輝煌的昨天與未知的明天做一番思索,重新醞釀,吸收新的養分,準備著來年的再一次絢麗。”爸爸的話似乎有些深奧,但是其中的意思我領會了,於是換上笑臉,打起精神,邁出了房門。

外面一切如新,嫩綠的枝芽爬上了樹梢,落葉也已經被整理或是重新入土回到了“母體”。在溫暖的陽光下,一切都在期盼,等待著春的到來。遠處,我看到了秋的背景,拖著一條金色的裙走遠了。

真感謝上天安排一年四季,讓我們在欣賞過花開的美之後,可以在花落中進行一番對心靈的思考,在花開花落中成熟、成長。

【篇四:桃花依舊】

桃花是一種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卻有著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與位朋友的一段故事。

那是幾年的一個春天,我到鄰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們一聲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園裡的時候,她鄭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遞到我手裡,說:“送給你,願咱們永遠是好朋友。”那時,我們臨近國小畢業,同學們相互寫贈言,送禮物,但沒有一個想到送花的。

我用塑膠薄膜將這枝桃花包起來,飛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讓這枝友誼之花凋謝了。”回到家,我就讓爺爺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園裡的一棵桃樹上,並做了標記。幾天之後,我欣喜地發現,它們成活了。

花謝花開,又是一年,我已經在山外中學上國中了,我的那位朋友因為家境貧困,沒能夠繼續上學。由於離家遠,功課又緊,我很少回家。漸漸地,我忘記了那枝桃花,忘記了那棵桃樹。

暑假的一天,爺爺端來一筐桃,讓我嘗嘗鮮。爺爺挑出幾個紅紅的大桃給我,說:“苗苗,這幾個是你從朋友家帶來的那桃枝結的。那桃真是好品種,結得又大,又甜,又多。我又把那些芽嫁接到別的樹上去了。”我心頭一震,這才想起那枝桃花。爺爺又說:“你的那個朋友到我們家來過兩次,都沒見到你。她還特地跑到果園裡看那桃樹,可惜季節不對,沒看到桃樹結果。

我跑到果園裡,來到那棵桃樹前,望著那寂寞的桃枝。那桃枝已分了好幾個叉,枝繁葉茂,上面還掛著好多青里透紅的桃子。

看著這累累碩果,我的眼淚不覺流了下來。誰說桃李無言,我分明聽到它在說:“我們永遠是朋友。“原諒我吧,好朋友,竟然這么長時間沒跟隨你聯繫了。都說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卻原來草木比人更有情。

老朋友,我這就去找你。

【篇五:最美的綻放】

當我登上山頂,驀然回首,那一簇米黃色的酸棗花,正在迎風綻放。剎那間,我的心靈被震撼了。喔,那簇頑強的酸棗花!——題記

一個晴朗的日子,我獨自一人去登山,想獨享大自然的恩賜。

我來到山腳下,躺在草地上,聽著鳥鳴,聞著花香,頓時陶醉在大自然的恩賜當中。忽然,風兒送來了瀑布和山風的聲音,心中頓時生出一個念頭:到頂峰觀光!

我順著彎彎曲曲的小路向上走,欣賞著沿途的風光。兩個小時以後,我筋疲力盡地登上了山頂。正當我環視四周,一覽皆空,要大呼“上當”時,一片濃綠的酸棗樹映入我的眼帘。

那是怎樣的一片綠啊!你挨著我,我依靠著你,綠葉叢中,那星星點點的花兒,好好像夜空中的繁星。綠綠的葉子,襯著米黃色的小花,那是怎樣的一片生機呀!

我的心頭微微一顫,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寸草不生的岩縫裡,在這沒有土壤的地方,一簇頑強的生命力在延伸。

我們人類不也如此嗎?好像高爾基,沒錢吃麵包,也不放棄讀書;好像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學卻成為“發明大王”;居里夫婦在那樣艱苦的環境裡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許多的例子就在我們的身邊。它告訴我們:環境是要人去適應,去改變。

居里夫人說過:“困難好像一座高山,只要你不畏懼它,戰勝它,你就是生活的強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困難無時不在,只要我們去克服它,成功就在眼前。

“困難就好像一個雪球,你畏懼它,它就越滾越大;你正視它,它就會慢慢融化。”朋友們,正視一切困難,揚起理想的風帆,向著成功的海洋挺進吧!

【篇六:感悟自然】

自然,一個永恆的話題,美麗而又安詳,它承載著我們的生命和情感,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永恆的家園。

生活中,我常有這樣的這樣的想法——動物界中,除了人和部分高等動物外,其它都是只知覓食生存而不為別人著想的。但是一次經歷將此想法打上了鉤點。

周末的時候,我在客廳看電視。突然,窗台那邊有響聲。於是連忙跑去。我驚訝地發現一隻燕子搖搖擺擺地停在衣架上來回晃動。由於想抓住那隻燕子,我便緊緊盯住它,心裡默念:快往我這邊飛吧,燕子!

燕子非常聰明,似乎發現了什麼,突然展開雙翅,一下子敏捷地飛到了屋檐上的角落。見他揚起頭,一會兒望望我,一會兒又望望角落。還似油鍋上的螞蟻焦急地走來走去。我很納悶,走向客廳問媽媽:“媽媽,窗外這隻燕子究竟怎么了?怎么在衣架上停留,還老是在屋檐上的角落旁走來走去?”“是嗎?我去看看。”話音剛落,媽媽邊走向窗台察看情況——燕子在空中盤鏇了幾圈,從外面啄來幾隻小蟲,用短喙將小蟲銜到角落。這時候,媽媽似乎看明白了。她來到屋檐下,小心翼翼地將角落裡的幼燕端下來後,馬上對幼燕進行包紮。“原來是一隻受傷的幼燕,還好及時被我們治療,否則會更危險。”我終有所悟。“你啊,只知看燕子,卻不看角落裡究竟是什麼。燕子在衣架上站立不走,在角落旁焦急地走動,是想讓你知道角落裡有一隻幼燕已經受傷了。那是在想你求救呀!”媽媽又補充道。

突然間,我的心頭一震。我被這種動物之間的舔犢之情深深感動。我終於懂得動物間不但有情感,而且還是如此真摯、執著而美麗。

【篇七:感悟自然】

鳥語花香,潺潺的流水聲,是我們接觸大自然最常見的景象,正因為我們無時不刻都在接觸它,卻使之變得平凡。倘若靜下心來,用心去感受它,似乎也別有一番滋味。

秋風吹拂下的落葉,當它落地的那一剎那,它的生命就此劃下句點。它,曾經燦爛過,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生氣勃勃;它,曾經在春雨的滋潤下,顯得容光煥發;它,也曾在暴雨的狂轟爛炸下,顯得意氣風發,而這一切都隨著落地而宣告結束,等到來年,在春風吹拂下,以及化作肥料的枯葉,使它又重新來過。而人生,不可能重來,時間隨著你的虛度而悄悄流走。若能重來,也就不會有蘇軾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魯迅也不會用“時間如海綿,只要你願意擠,絕對擠得出來”來呼籲大家要珍惜時間,自然界這么平凡的一幕,只要用心去感受它,確實會有一番滋味。

推開窗戶,靜靜的凝視窗前的雨露,好像牛毛,好像細絲,在地上匯成一處小溪,延著低洼處,延長而去“汪洋大海於溪”,小溪則匯於不起眼的小水滴,就如百樓大廈始於基一樣,一切事情都是從小事做起,劉備留給劉禪的遺詔中:“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中,往往一些人忽略身邊的小事,因為它小,它平凡,而忽略去做,而“百樓大廈始於基”的道理人人都懂,最終只有使大樓毀於一旦,人都有一顆心,一顆平常的心,以平常心去對待每一件小事,這才是做事的基礎。

在自然界中有著千奇百態的萬物,雄奇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朝暉夕陰,零來暑往,花開葉落,鳥語蟲鳴,倘若靜下心來,去品味其中的奧妙,感受其中更深的含義,卻實是別有一番滋味!

【篇八:聆聽自然感悟自然】

清澈,明亮的小溪緩緩地流向山的深處,婉轉、歡快的叫聲直衝那雲霄深處,活潑、熱烈的瀑布歡快地躍入潭水深處……

這一幅幅的美景無一不是大自然的傑作。大自然就如一位畫家,他自如地揮灑手中的筆墨,描繪出一幅幅人間奇景;大自然又如一位鋼琴家,他盡情地敲擊手中的琴鍵,彈奏出一支支美妙的鏇律;大自然又如一位魔法師,他盡情地發揮無限的想好像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大自然是什麼顏色?綠色?紅色?黃色?紫色?……不,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

然而大自然這位畫家總是偏愛於綠色,綠色代表著永恆,象徵著和平與永恆。大自然自從誕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攜帶有綠色的基因,然而正是這些基因造就了如今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同時已孕育著人類這一偉大的智慧生命。大自然這位畫家自如地調弄手中其它顏色的油墨來點綴美化這大千世界,紅色、黃色等顏色代表繁榮與昌盛,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顏色基因,大自然才呈現出如今的五彩繽紛與色彩斑斕。

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那么什麼是它生命的真諦呢?“魚翔淺底,鷹擊長空,駝走大漠”這一派和諧的景象不正透露出大自然生命的真諦嗎?

當你從地上拾起一片火紅的楓葉的時候,你能夠感受到它的熱烈與悲壯嗎?那火紅的楓葉恰似向你傾吐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它教給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道理,透過那一片火紅的楓葉,你能否感受到大自然的熱烈與無畏呢?

你聆聽過大自然的聲音嗎?那淙淙的流水淌過那蜿蜒綿亘的小溪的聲音;那雲雀直衝雲霄的鳴叫聲;那雄鷹振翅搏擊長空的聲音,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你將更深一層地理解大自然地深邃與神秘。

當你將腳丫伸入清澈的溪流中,當你在森林中盡情沐浴著清新的陽光,此時此刻的你已經與大自然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你能夠不有所感悟嗎?

聆聽自然,感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