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望海樓”作文500字

我們的祖國處處都有美景,而我的家鄉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點綴在萬里江河之上,尤其家鄉的“望海樓”更是美中之美。

望海樓的景色優美,吸引了很多人到這裡觀賞,我很喜歡。下面我就來做個小小導遊:

望海樓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距今恰為七七七年。七起同音,連出三聲,必含天意。此樓屢毀屢起,大多毀於兵火而起於盛世。相傳康熙年間重起之時,始則大雨雷鳴,繼則晴空鶴翔,民眾驚視此象,以為大吉之兆,便愈加敬重此樓。最近之毀在抗戰初期,亦為戰火之禍也。可見此樓命運,實乃中華民族興衰之表征。值此故國盛世重開,泰州百業興隆,望海樓豈有不重起之理?

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州守鮑龍重建毀於大火的望海樓,稱“望陽樓”。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望海樓復又倒塌,惟存遺址。清康熙年間再次重建,曰“靖海樓”、“鳴鳳樓”,當地老百姓都喜歡把其稱做“望海樓”,被譽為“江淮第一樓”。抗日戰爭期間拆除城牆時,這座古人看作是“文運命脈”的名樓被拆毀。

泰州之有望海樓,全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遠,徘徊泥途而心在滄海,築斯樓也,可時時登高,俯視遐邇,以極目暢懷。歷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著名的施耐庵、鄭板橋、柳敬亭、梅蘭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陸游、范仲淹、歐陽修、岳飛。更有袈裟如雲,佛號盈耳,高僧大德,不絕於道。雙雙布履,層層石階,天也愈高,地也愈廣,此地何地?曰中華文化一處重要高台之所在也。

初春,泰州市政府決定重建望海樓。建築采宋代形制,且又壯其規模,優其材料,精其工藝,以吞吐古郡風範,盛世氣韻。清人詠望海樓詩云:“忍見荊榛老夕陽”,“建樓一夕萬戶忙。”今荊榛已除,夕陽未老,新樓既成,萬戶更忙。忙於登臨,忙於接待,忙於懷古,忙於暢想。正可謂:本為望海築此樓,豈料遠近皆望樓;風晨雨夕獨登臨,方知何處是泰州。

相傳站在望海樓上能夠傾聽到海的聲音:

閉目,心聆。

“海,拍打在離你腳邊不遠處的岸上。“刷”似乎帶走了沙粒。接著,白色泡沫接二連三爆破的聲音成為了低啞的伴奏,伴著海一次次的沖刷,仿佛在洗濯著靈魂。觸及了神經的微顫,不由得對海有了敬畏之心...”

誰不說俺的家鄉好?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心動了吧?心動不如行動趕快來我的家鄉泰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