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保為主題的作文1000字:夢想與現實

編者按:《夢想與現實》作者通過夢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來反映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令人警醒,非常具有現實感。

我喜歡沉溺在晝夜的國度里。因為只有在那個虛幻的國度里,我才能找回之前的生活,之前的環境。可是我也有這樣一個孤獨的夢——

海鷗扑打著翅膀飛翔,在蔚藍的天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將陽光剪成一片一片,也有幾隻在低首叮啄鳥食。最後扑打著潔白的翅膀漸漸湮沒在過於燦爛的日光里。大海安靜祥和,玻璃海浪一遍遍沖刷著海灘,沖洗掉人類到來過的痕跡。將痕跡沖洗掉是不是就代表著不會對大海造成傷害,造成破壞了?周圍寂靜無聲,只有海浪沖刷沙灘的聲音。闃靜的好像時間被抽離。

忽然,視線逐漸透明,景象模糊,碎成千萬碎片。我伸出虛無的雙手,想將這些碎片還原成原來的美好景象,可只是徒勞,它們最後化成齏粉,被風吹得無影無蹤。

剎那間,眼前的景象轉換成了另一番景象——

我聞到鋪天蓋地而來的腐爛味順著分子運動開始擴散。一點一點潰散我的意識。撕裂我的器官。我有點發嘔,從胃裡順著胃液蠕動的噁心感。眼前的一切開始變得清楚:周圍漸漸變成60年代的模樣,湖水清澈見底,可我分明看見有人在淘米洗菜;轉眼又成70年代,湖水已不在見底而有了沉澱物,有人在洗衣服;80年代,我看到水已看不清,散發著味道,刺鼻,更刺心;90年代,水上漂著垃圾,漂著……魚的屍骨。呵,真是可悲!

忽然,我又看見周圍變為荒野,我看見無數鳥兒流離失所,垂死掙扎。

我已無力醒來,左胸口一片刺痛,痛得幾乎醒不過來。

直到記憶翻滾顫抖倒帶。

我去過一次博物館,看著那些被福馬林浸泡著的標本,保存著最完美的容顏,看著福馬林,我只覺得諷刺,看著那些標本,我只覺寒冷。看著那些標本,我查過資料,那些動植物在以前隨處可見,而如今卻……

科技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那份自然而純真的綠色正逐漸離我們遠去……動物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樹木遭到嚴重砍伐,水土流失;淡水資源遭到污染,人類飲水也是一個問題……

我贊成科技發展,它對人類有莫大的好處,這一點我們大家有目共睹。可凡事都有兩面性,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在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它也在悄悄改變些什麼。本子上的紙需要大樹,一次性筷子需要大樹,眾多的一切都需要大樹,你又可知,一棵大樹的長成需要多長時間?工業污水隨意排放,已嚴重污染了水資源,嚴重毀壞了魚蝦海生動物的健康!如此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我也就不一一點明了。

發展固然重要,但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只有在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我們所走的道路才是可持續發展。我們應當充分發揮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保護好身邊的每一抹綠色花香!

作者:陳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