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做環保邊撒謊》讀書筆記

天空是藍色的,大海是藍色的,我們的地球是藍色的。自盤古開天地至今,“藍色”已經“變味”,甚至惡化。現今,關於環保的活動很多,如:小袋子改變大世界——我承諾:每天少用一隻塑膠袋的活動。其實,毀掉我們的地球很容易,一隻普通的塑膠袋便夠了,它足以污染1㎡的土地。但是,如果每人每天少用1隻塑膠袋,1年可保護一個籃球場大小的土地不被污染,這樣的不成比例的對比真的有點驚訝。偶然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邊做環保邊撒謊》,這名字吸引了我,認真地看了一遍,對於人類,對於我們的“母親”——地球,想說的太多太多。

本書中,作者用傳統文化的“五行”概念,考察了森林、草原、河流、濕地、城市垃圾等五個“最虛弱的點位”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如果你關注環境保護,你就會發現許多人在撒謊。如果你關注環境保護,慢慢會發現你的目光有了一種識別假象和謊言的穿透力。森林是虛弱的,因為人人都可以砍它;草原是虛弱的,因為人人都可以剷除它;河流是虛弱的,因為人人都可以攔截它;濕地是虛弱的,因為人人都可以填平它;垃圾是虛弱的,因為人人都在混亂它。說到底,我們人類對土地從來沒有生成過敬意。當你爬回地面,緊緊地貼在濕潤土地的身上,你能感覺到大地的呼吸,你能感覺到它起伏的脈搏,你能感覺到它對你輕聲細語,你能感覺到它的傷口的疼痛,你能感覺到它中毒處的遲緩。

中國的許多問題,似乎都是因為自私與公益錯位造成的。在許多應當盡情自私的地方,我們自私得不夠;而在許多應當縱情地公益的高速路邊,我們找不到公益的入口。每個人都有公益性和自私性,每個社會都在公益與自私之間掙扎和過渡。也許,這就是所謂文明化的過程,就是人類走向公益的過程。

當今是一個能量肆意釋放的時代,因此,我們能做的,大概是調理,大概是導流。讓樹歸樹,草歸草,河流歸河流,土地歸土地;讓人成為人,讓自私回歸自私的溪口,讓公益流向公益的原野。環境保護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權利回歸和權利回歸的過程。如果你無法保護自己的自私,很明顯,你同樣無法保護自然界的自私。

權利回歸的過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因為它不是來源於恩賜,也不是來源於援助,更不是來源於打壓後的激化,而是一邊是和平與舒緩,一邊是烈焰與焦慮;一邊是閒適地享用,一邊是被欺凌後的呻吟。在電光火石的交融之中,在受傷害者持久的呼痛聲中,一種名叫自主的狀態,才可能慢慢地萌芽,悄悄地凝聚。

在當今時代,在網路民主、教育普及、經濟暖化之時,人口似乎又劃了一道新的基準線:當眾人無法容忍過去的生活,當眾人無法忍受被踐踏的環境,這時候,大家會攜起手來,一起調整,一起釋放。遭遇困難的過程也是解決困難的過程,自然被傷害的過程也是自然開始重振元氣的過程。在本書中,作者認為中國的環境即將由全面惡化轉向有所好轉的時代,中國公眾的環保能力在提升,很大部分環保的希望再無處不在的“草根”那裡,而每個人身上,都具有草根性。

如果有可能,請你恢復對大地的敬意,對自然的誠意。然後你就能詩意地在大地上行走,與大地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