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環保出一份力作文800字

“環保環保”,我們每天都是離不開這個詞語,但是是真正能堅持做到的人有多少呢?就拿垃圾分類來說吧,這是我們熟悉不過的事了。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把注意力先放到校園裡吧!同學們的垃圾分類意識還沒真正得到體現。可回收垃圾桶里除了有少量的白色飯盒外還有已經變質的果皮,再看看隔壁的不可回收與有害垃圾桶里,只有少量的垃圾是符合標準的,還有部分可回收的或是其他垃圾。

我們再來看看幾則材料吧!一、日本的橫濱市把垃圾類別由原先的五類細分為十類,並給每個市民發放了長達成7頁的手冊,其條款有518項多。不過這與德島縣比,又是小巫見大巫了,該町已經把垃圾分類細分到44類了,他們還計畫到20xx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二、瑞士從兒童開始就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在瑞士孩子們從小就學會與其將廢物扔掉,不如回收利用,分類丟棄垃圾能夠節省資源。走在瑞士的大小城市無不是綠樹成蔭,街道清潔整齊。在瑞士,從垃圾分類到收集再到利用,每個環節都有清晰的責任分工,垃圾分類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良性循環。

我們中國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公害,面對不容樂觀的現狀,將垃圾分類減重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前提就是垃圾分類。雖然我國大部分學校都有實行垃圾分類,並對此進行大力宣傳,但是同學們的心中還沒有強烈的分類意識。也許大家會“說”環保 “講”環保,但真正去 “做”環保的人就少了。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其實我認為我們應該向日本和瑞士學習,從現在開始培養環保意識。我建議學校多舉辦環保、垃圾分類的知識競賽,這樣既能增大同學們的知識量,又能調動起大家的興趣,還可以舉辦“廢品回收,資源再用”的小製作、小發明比賽等等。相關的部門也可以展開關於環保的手抄報比賽,環保詩歌比賽、辯論賽等等。用比賽來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可以讓大家在歡樂中“做”環保,感受到環保的重要、魅力和快樂。可是只是比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重要的是比賽之後我們要強化我們的意識,可把比賽獲獎的標語、手抄報的作品張貼到光榮榜上,在每個垃圾桶的旁邊或上方成立一個光榮榜,提醒大家重視垃圾分類。

說到底,環保並不在於你做了多么漂亮的手抄報或其他的東西,環保是需要我們大家從現在開始一點一滴做起,從簡單的垃圾分類開始,從地面的一片紙屑開始中,真正做到保護地球。

加油吧,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做一個優秀的環保小衛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