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關於讀書的話題作文

篇一:

木質地板被午後的陽光曬暖了,昏昏欲睡的氣息從每個角落一層層漫溢開來,茉莉花清甜的香味適時地融化進空氣里,宛如催眠的良方。

小孩子被家長“勒令”午睡,孰不知在這個年齡,覺是最不缺的。大人睡著了,眉頭依然緊鎖,像夢中也有什麼不開心的事。一會兒,孩子的睫毛顫了幾下,啪嗒一下睜開,眼底一片清明和幾分狡黠。

自然是不肯好好坐著的,趴在地板上,微微的涼意也令人舒服。打開一本畫冊,幾筆文字,多的是色彩鮮艷的圖畫。也許也看不懂文字吧,卻能憑著畫猜個*不離十。陽光像柔軟的紗蒙在孩子身上,白色睡裙的領口在風裡輕輕晃動。想來,這是我讀過最早的書吧。讀書,這詞文縐縐的,對我來講卻就是這樣,一個人,一本書,一屋陽光。

於是就這樣讀書,從畫冊,到童話,到小說,到散文名著。書在變,孩子也在變,不變的是陽光曬暖的木質地板,是空氣中甜美的茉莉花香。

大人醒了,轉頭看見身旁早沒了那個白睡裙的孩作文子,心下明了,到客廳把孩子從地板上拎起來,便是一頓訓斥,“怎么這樣讀書呢?地板上多涼啊!”

孩子辯解:“不冷啊,陽光很暖和……”。大人也不理,只嚴厲地說著:“下一次,可不許再這樣讀書了!”

孩子點頭,下一次依然趴在地板上讀書。童年有無數個下一次,她以為機會還很多,卻在陽光下不知不覺長大了。

地板還是微涼的,茉莉花照樣一季季開著,風雨無阻。我再極偶爾地心血來潮,捧一本書悄悄趴在地板上,一頁頁翻,入眼儘是各種修辭和生澀難懂的外國人名,只覺得索然無味,家長見了,嘲諷似的:“怎么這樣讀書啊,你今年都多大了?”我更無言,便起身回屋繼續與題海奮戰。

書躺在地上,無論是文字還是篇幅,都和那時大不相同了,但我分明還看見一本鮮艷的畫冊,和白睡裙的孩子。讀著書,在這樣的下午對時光的流逝無知無覺。

於是就這樣讀書,在被陽光曬暖的木地板上,這樣的,讀著書,讀著童年,讀著陽光和花香。

篇二:

讀書,讓我朦朧的世界中,學會生活並調動繽紛絢爛的生活積累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於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著這么的一段讓人回味的讀書經歷。

在喧囂的都市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許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與需求。汽車代替了行走,電視代替了觀察,網路代替了交流。我們不否認進步,但我們知道有的東西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純淨的自然,如一本翻黃的舊書,如一首經典老歌。即使我們已經有著e時代的時尚外形,在內心的最深處,也許我們還執著於那種紅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風趣,還有,雨夜讀書的清幽。

還記得,小時候,好玩。還因為這樣闖禍了,被父親痛打了一頓。當時不懂得把書好好珍惜,只知道玩。把父親心愛的那本《水滸傳》撕下幾頁,用來折成小時候最流行的紙飛機和同伴一起玩耍。被打後還不理解為什麼父親會為這幾頁紙打了心愛的我,但從此以後,我再不敢對書這樣殘忍了。慢慢還懂得了珍惜它!

我上國小了。讀書讓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列寧讓我們知道了怎樣才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狼牙山五壯士讓我們對英雄有了敬慕。隨著我逐漸地成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原來的小人書、機器貓、故事會,都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那種渴求。於是努力尋求更多更喜歡的書籍來陪伴我度過快樂的時光。

讀書已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內涵。我喜歡讀春季的鳥語花香,讀夏季的雷鳴雨飄,讀秋季的梧桐落葉,讀冬季的冰封雪塑。還有課後,我和同學們常聚在一起,為梁山好漢喝彩,因火燒赤壁興嘆,隨黛玉葬花落淚,被保爾精神鼓舞,我們一起體味獨孤九劍後的超然境界,品悟金戈鐵馬後的歷史風雲,有時還會因分歧爭得面紅耳赤,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會心一笑。

每個人,也許都會有類似的夢。我們無法丈量自己生活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一本讓人受益的好書,也許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總希望在浮塵半日的悠閒里,陪伴我們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書;總希望喧囂繁複之後,留一隅書香,讓好友相聚往來吟唱。

面對讀書,我會快樂,我會努力,高揚知識的風帆,在時代競爭的大潮中,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