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的高中作文範文900字

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有限的青春正企盼著我們的奉獻。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奉獻的高中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高中話題作文:平凡人的奉獻之美

傳承中華美德,復興中華。

——題記

翻開中華民族近百年的歷史,湧現出無數氣貫長虹,光耀人間,感動中華,激勵後代的優秀兒女。他們是頂天立地,流芳百世的道德楷模;他們是建設祖國,復興中華的民族英雄。他們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通過不懈的努力換來祖國的今天,然而祖國美好的明天需要靠我們的智慧才幹點滴進取,為我們共同的明天打好穩固的基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今社會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拜金主義正在蔓延,人們抱怨道德的缺失和人性的淡漠。由於電視,網路等媒體報導負面訊息,惹來人們的唉聲嘆氣。例如:小悅悅事件,18個淡漠的路人悄然離開,甚至都未用正眼去看那個女孩,如此淡漠的人心使億萬人都在思考中華民族曾經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美德與素質並存的國家,一個受華人崇敬的國家,為何會造成嚴重的道德滑坡?難道中國已逐步邁向“深淵”,無藥可救了嗎?

但是,總有些人會向社會證明:熱心人常有,好人常在。在20xx年無數普通人為社會無私奉獻,這些普通人的舉動讓我們感到社會的溫暖。“最美司機”吳斌叔叔,他只是一位來自杭州的司機,一位默默無聞的工作者,一位平凡的父親,但是他卻有不平凡的舉動。就在他從無錫返回杭州的路途中,突然從擋風玻璃上飛來一塊鐵塊擊中他的腹部和手臂,導致他肝臟破裂及肋骨骨折,肺,腸挫傷,但是在危急時刻,他忍受巨大的疼痛將車輛靠邊停下,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完成安全停車措施,這個過程他僅用了76秒,這劇痛使他癱坐在座位上,就是因為他的盡職盡責使24位乘客安全疏散,吳斌叔叔成了24位乘客的守護神。吳斌叔叔作為一名專職司機,他就將手中的方向盤視為生命線,將旅客的安危放在首位,在他行駛100多萬公里內從未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旅客投訴為零,就是這樣一位以誠待客以心交心的視窗服務者,因受傷嚴重,搶救無效於20xx年6月1日去世,享年僅有48歲。“最美教師”張麗莉用柔弱的身軀譜寫了大愛之歌,這位老師的付出讓我們堅信師德尚在,愛之無私和偉大。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這些平凡人為社會奉獻了許多不平凡的愛,讓社會充滿溫暖與陽光。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中國能否振興奮強都取決於我們的行動與態度,讓我們學習道德楷模的奉獻精神,為了祖國的明天,學習中華美德,銳意進取,拼搏努力!

優秀話題作文:奉獻中的回報

“春蠶到死絲芳盡,蠟燭成灰淚始乾”是被人們歷來所廣為傳誦的名句。它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結晶——無私奉獻的美好品德。然而,在這悠悠的歷史長河之中,總會湧現出一批批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義勇士,他們總是為是否接受他人的回報而苦苦煩惱。

宇宙之浩瀚,浩然之氣之永存於世。在這飄渺乾坤之中,人們的思想卻是如出一轍,總會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會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還會有“不要人兮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無疑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崇高精神、品格的寫照,人們總是一味的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連那一絲絲痕跡都不曾留下。

的的確確,無私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是一種精神。但是,我認為生命的價值不能只停留在默默無聞的奉獻之中,應該要大膽的去接受別人給予的回報。世人眼中的“孔聖人”曾經都讚揚過他的弟子,因為他的弟子見義勇為而欣然接受了他人的回報,別人卻批評了另一位弟子因沒有接受贖了人而沒有到政府去報賬。接受他人的回報是為了更多的人能夠主動的去幫助別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在這茫茫宇宙之中,我們只是大海中一栗,微不足道,是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罷了。我們不是聖人,也不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更不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大羅金仙,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推脫,沒有任何的義務去犧牲自己而成全他人,所以我們應坦然的接受他人的回報。

在這漫漫人生路中,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並算不了什麼,只是舉手之勞罷了。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或許你就是那個消失在茫茫之中卻被他人苦苦尋找的恩人,他們總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他們始終堅信“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真是有那種“眾里尋你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了。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了卻他們的心愿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們應該更加發揚那種“投桃報李”的精神,為別人做好榜樣,做到問心無愧。那么,我們這個時候將會越來越和諧,人類將會跨入另一個美好的時空,享受那種美妙的樂趣。

人生在世須盡意,率性而為,要活得瀟瀟灑灑,不被世俗所羈絆,要敢做敢為,活出真實的自己。該幫助他人的時候盡力幫助,該受別人回報的坦然接受。在奉獻中獲得樂趣,在回報在享受快樂,活出精彩的人生。

高中優秀作文:奉獻是一首歌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泰戈爾

奉獻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無畏;奉獻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豁達;奉獻是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是一首無言的歌,無數人唱起過,裡面的故事感動過無數人!

我一直很喜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這句話,我覺得這句話不僅形容無私奉獻的老師,還象徵了很多人,並且每次讀這句話我都會想起赤腳醫生——李春燕!

李春燕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後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並且在自己家裡開設了一間衛生室。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只有李春燕一個鄉村衛生員,生活在那裡苗族村民,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藥,過去,村里沒有醫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了,誰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藥,有了初步的醫療保障。李春燕,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因為她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家的工資和其它待遇。由於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藥費,只能記賬賒欠。20xx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準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正好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么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家裡的米賣了,給補上。”李春燕於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唯一想放棄的一次。

我總是在想:到底是什麼來支撐李春燕一直紮根貧困地區行醫的決心呢,她那柔弱的身軀要擔起的是整個村鎮人民的健康需要怎樣的勇氣?!我想應該是一顆奉獻的心讓她勇敢地留了下來吧!

奉獻是開在寒風中的梅花,它可以讓寒冷的冬變得柔和;奉獻是躲在紅花下的綠葉,為花兒增添色彩;奉獻是飄在天空的雲彩,讓廣闊的天變得高遠,奉獻是一首歌,在黑夜中響徹雲霄。

讓我們向奉獻的人兒致敬,讓我們學會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