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

成熟最基本的含義是自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歡迎借鑑參考。

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1):

成熟的姿態

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說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成熟的成功者,以謙和之姿站在人生的巔峰,將自我看得低於塵土。

成熟不是世故與圓滑,不是庸俗與市儈,成熟的人能客觀認識自我,尊重他人。成熟的姿態不是傲視眾人的惟我獨尊,而是如麥穗般低頭,傾一腔之於土地的感激。

初涉網壇的李娜,曾是那個怒批網壇制度、大吼觀眾的狂放者,不羈、高調。但當她經歷一次又一次成功與失敗的鍛鍊洗禮,當她真正站上大滿貫的領獎台,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法網賽場上升起時,我卻看見那雙堅毅黑眼睛中閃動的淚光,聽見她那聲謙和而篤定的“感謝祖國”。日漸成熟的李娜不再是那個叫囂著“我來了”的丫頭,而是成長為能微笑著低語“多謝大家”的世界名將。

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患有眼疾,在嶺南大學上課時著夏布長衫,精心備課,傾心講學,從不因選課學生多少影響教學。正是陳寅恪的成熟之姿,讓他始終在校內享譽美名。那身夏布長衫,那聲聲教誨,承載著他高尚人格與長者氣度,他以謙和成熟的姿態,永遠佇立學子心中。

真正成熟的成功者,早已將他們內心的那份高傲與張揚埋藏於探索追求的艱辛中,那份將自我托舉於高峰的驕然已流入汗水,剩下的卻是謙和之姿。回眸成功路上的人們,他們如成熟的麥穗般將自我的輝煌歸功於腳下的土壤。而這天,又有多少人能許以自我成熟的姿態。留學美國獲取哈佛三大博士學位卻無法放低自我而精神分裂的鄧琳,目空一切自詡大師卻滿口偽科學的李一,無不昭示著自我的淺薄……

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我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值愈小。只有將自我放低,心懷感激,才能成長為成熟的成功者,擁有自我人生的繁花似錦。

別忘記巴金“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里”,別忘記狄更斯“我的國家,我的社會成就了我”,成熟者永遠向著世人展現無須聲張的微笑,留給世界一個伏案的背影,一尊成熟的姿態。

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2):

成熟

成熟,是一個美麗的字眼。對於處在青春期的我們.對成熟的渴望之情就跟農民對豐收的渴望之情一模一樣。然而,對於成熟,我們又能領悟多少呢?

作家池莉曾寫道:“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如果我們真正地對生活、對人生的本質領悟到了第三重境界,那我們才能算得上成熟。但事實上,在我們這些青年人中間,大多數認為自我很成熟的人,卻處在第二重境界。對人生、對社會有了一些看法,便認為自我成熟了,其實這與成熟還差得很遠。成熟就像品茶,喝第一口是那的苦且澀,等喝到第二口、第三口時,就有一種沁人心脾的芳香從苦澀的後面生出,這就是成熟。

成熟最基本的含義是自立。一個飯不會做,衣不會洗,自我的起居都照顧不了的人,整天將成熟掛在嘴邊,那就像井底之蛙大侃天鵝肉有多鮮美一樣。自我的事情都做不了,卻整天說自我很成熟,這真是讓人無法恭維。成熟還務必擁有一種寬闊的胸懷,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對人對事不斤斤計較,以博大的胸襟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這就是成熟。成熟的人所務必具有的另外一個條件,那就是負職責。成熟者就應具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確的做人原則。那么他就務必對家人、對朋友、對社會負責,對自我所做的每一件事,說過的每一句話負責。成熟就是做自我的主人。

做一個成熟的人,還務必具有對事業、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英國作家柯蒂斯曾說:“擁護一項非凡的事業並為之奮鬥終生,這就是我對那些追求不朽之名的年輕人的忠告。”人生的成敗,關鍵是事業的成敗。挪威有句諺語:“人的靈魂在他的事業上。”我們正處於人生最完美的時光,為自我的偉大事業轟轟烈烈地拼搏一次,你會發現自我成熟了許多。但如果在這大好光陰下,整天大呼“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那你只會變得更加幼稚。

成熟不是學成年人的模樣,吞雲吐霧,猜拳行令,帶著世故和圓滑,整天作沉思狀。也不是偶遇一兩次挫折,就大徹大悟,看透了一切。更不是以凝重的口吻向別人介紹自我的人生經驗,哀嘆人生的艱難,路途的坎坷。在成熟者眼中,這些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病呻吟。這種成熟下方掩蓋的是幼稚,是空虛。真正的成熟是自然的瀟灑。

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3):

十六歲,我多了一分成熟

要搬家了,自我一人呆在這個屬於我的小房間裡,十六年的相處,還是十分鐘就要說Bye——Bye了。收拾一下悲傷的情緒,開始整理東西。

柜子里真亂,而且什麼都有,書包、計算器、筆記本……

礙?這個書包和計算器,這不是……

小時候的我,除了練鋼琴之外,都有很大的自由,基本上是只要練鋼琴練好了,想要什麼都行。

記得是臨上國小的前兩天,由於能夠中午回家,不用再聽幼稚園老師的嘮叨,能夠背新書等“優厚”的條件,高興了半夜沒睡著。

第二天,就要求媽媽給我買書包,媽媽答應了。晚上媽媽回家,帶來一個新書包,大紅大紅的,難看死了。媽媽連氣也沒喘一口,就說:“來來,試一試,我好給你調背帶。”“不要啊!難看死了,我要純黑的,你給我買個紅的乾什麼?我不要!”

媽媽像做錯事的小孩,拿著書包就出去了,此時屋裡,留下的只是爸爸的嘆息。看看天,陰沉沉的。

第三天上學,門口多了一個新書包,純黑的,正是我要的那一種,而媽媽,卻躺在床上咳嗽,一天沒有上班。

轉眼已上初四了,原先那個幼稚十足的小孩已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國中生。

於是和幾個同學玩,不留意使我的計算器“墜樓身亡”了,沒辦法,只有叫老媽再買一個了。天一向下著毛毛小雨,我一路飛奔回家,將事情由來告訴了老媽。老媽二話沒說就出去了。寫了一會作業,不時看了看外面,毛毛小雨已變成了陣陣大雨。

“鈴!”門響了,老媽回來了,手中拿著計算器,雨水從老媽頭髮上滴下,“來,看看,是不是這一種?”老媽一再催問。

它是一件土土的計算器,沒有好看的顏色,也沒有小巧的外形——十分難看。

但從我口中說出的是:“對,就是它,多謝媽媽!”

“快,快去學習吧!”

幾年前,也許我幼稚過,也許做出了許多錯事,但十六歲的我,幼稚一向我告別,成熟正向我靠近。

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4):

成熟

題記:每個孩子都有一顆童心,只可是社會把它給忽略了,或者它已經隨著時代的壓力而漸漸消失了。常常聽見鄰家小孩的談話,資料大都是這樣的:

“喂,你作業做完了沒,我還有一點。對了,你語文多少分?”“我才92分,被我爸媽混合雙打了,為什麼我一上學應對的就是作業、上課和考試,我們以前的快樂生活去哪兒了,哎,……”接下來便是一段沉默。

我實在不相信這是一個7、8歲孩子說出來的話,我想,這大慨就是家長口中的“遺憾的成熟”吧,為什麼從我們口中說出來的話已少了份快樂,少了份真誠,卻多了份成熟,多了份遺憾。能夠說,此刻的孩子都是聰明的,因為他們早就學會了察顏觀色,會用大人的眼光去看世界,會一向努力迎合大人們的心思……此刻的世界,小小年紀,就會唱《老鼠愛大米》、《死了都要愛》、《菊花台》、《千里之外》等歌曲,而且早已唱得出神入化,但你是否聽出,這些歌曲從他們的口中唱出來已沒有了快樂,而是苦澀的,無奈的,甚至帶著深厚的感傷……

我們不想學大人說話,也並想用一個成人的眼光去看世界。我們只想找回自我的那份純真的童心!!

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5):

做人不必太成熟

莊家成熟了才能收割,果實成熟了才好食用,人亦如此。

成熟的人,說話、辦事有板有眼。穩穩噹噹;不像那些毛毛腳腳的“愣頭青”,冒冒失失。

可是,太成熟了,未必是件好事。譬如瓜果,熟過了,味道就變了。做人太成熟,會心計太重,城府太深,老於世故,老謀深算,叫人琢磨不透,難以相處。不像那些心直口快的人,坦誠率真,心裡怎樣想,嘴上就怎樣說,叫人一眼看到底。

太成熟的人,煩惱就多,歡樂就少,活的就累。不像那些大大咧咧的人,遇憂不愁,遇煩不惱,縱有天大的事,該吃的吃,該喝的喝,整天快快樂樂。

太成熟的人,膽子小,顧慮就多,,辦起事來總是慢慢騰騰,四平八穩。不像那些出生牛犢,敢想敢幹,前不怕狼,後不怕虎,說乾就乾,來歷風行。

太成熟的人,就不再天真,不再單純。不像那些迎風開放的蓓蕾,純真質樸,可親可愛。

太成熟的人,思想負擔就重,這樣那樣的毛病就多,身體素質每況愈下,不像那些有嘴無心的人,有事不往心裡去,吃的香,睡得甜,身心俱佳,笑口常開。

人真是一個矛盾體。未成熟時嚮往成熟,渴求成熟,一旦成熟了,又後悔不已,懷念過去,夢想回歸,感嘆那人生最完美的時期,恰同學少年,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