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的高中作文800字

人生好比一條奇特荒唐的曲線,生活中的苦與樂,淚與笑就在這筆尖之中悄然留下,成為人生中不可缺失的橋樑。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關於人生的高中作文,僅供閱讀!

人生滄海

有人說,一本書是一片葉,一葉知秋;有人說,一本書是一場戲,一戲人生;有人說,一本書是一杯水,一杯滄海。

古人云:知書而達理。書不是一部交響樂,而只是一個音符,你看到了滄海桑田,風雲變幻,你看到了落英繽紛,艷陽遍地。讀書的人讀的不是書,是人生:豆蔻年華,讀到的是多姿多彩;耄耋之年,讀出的是豁然自足。看了無數本書,就有了無數種人生體驗,就如同喝下了那杯水,才明白何為滄海。

時過境遷,如今的書似乎已經“埋沒隨百草”,淡出人們的視野了。沒有人會繼續把“讀書破萬卷”當作自己的座右銘。這是個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的世界,一本好書猶如一碗清茶,似不值得再細細品味。但一本書,就是一種人生。人們習慣了都市的喧囂,卻不得而知郊野的靜謐;人們習慣了整日的奔忙,卻無人嚮往片刻的閒適。只有偷得片刻清閒的人們,才能有心情去領略一本書的芬芳,咀嚼那一杯水中暗藏的滄海。

書從來就不只是文人墨客的天地。讀一本書,有人讀的是文字,有人讀的是情緒,有人讀的是境界。無論讀到什麼,也算讀了,就如同那囫圇吞棗,也終是吞了下去。而未曾經歷的人,又如何得知那“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的燦爛,和那“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恬淡呢?一本書,即一種人生。杯中是水,但更是人生的滄海。

呱呱墜地時的童話,青春正值時的小說,風華正茂時的勵志故事,老當益壯時的一報半刊……誰的一生不是在書的陪伴下愈走愈充實,愈走愈美麗?拒絕讀書的人也許至今還在漂泊,還在尋找。因為一本書,是一種人生。人總要開始長大,開始長大的人總要學會讀書。讀書,讀的是生活,是人生的滄海。窮盡一生的時間尚且無法到達的彼岸,誰能不為之奮鬥呢?所以即使科技發達到所有的書都變成電子的,網路的,讀書的人依然存在,因為生活還要繼續,因為學會了讀書才能學會生活。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么讀書便是耕耘,想收穫生活的人,要學會讀書;若人生是一片天空,那么讀書便是翅膀,想飛越生活的人,要學會讀書;若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讀書便是舟楫,想到達生活的人,要學會讀書。因為一本書,是一種人生,人生,即滄海。

人生的角色

沒有人會知道在下一秒將迎來什麼,所以,請在每一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題記

下一秒,會是怎樣?也許是悲歡離合,也許是覓及摯友,也許是夢想的破碎,也許是希望的重拾,也許是歡笑,也許是眼淚,當然,也有可能虛度而過。

在失敗的那一秒,你需要扮演的是一位慈祥的母親,你所需要的工具是柔和的目光,語重心長的教導,以及一碗心靈雞湯。你要學會一個人去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失落的孩子,一個是母親。用柔和的目光溶解孩子心中的冰塊,讓這個孩子尋找到陽光,擦乾眼角泛起的淚花,在母親的等待中選擇微笑。接著,母親要告訴孩子,眼淚代表脆弱,不可以如此輕易地留下眼淚,不經過風雨怎能看到絢麗的彩虹,雛鷹不經歷磨練怎能有搏擊長空的勇氣,要學會自己去找到突破口,讓困難迎刃而解,最後,這個母親可以離開,默默看著孩子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最美麗的海灘。在飾演角色的過程中,你懂得了開導他人,也學會了面對坎坷。

在成功的那一秒,你需要扮演一位老者,你所需要的工具是一本書一個飽經風霜的眼神,以及一塊石頭。這時,你依然要變成兩個角色,一個是歡呼雀躍的成功的人,一個是老人。告訴成功之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讓他在虛榮心面前果斷的轉身,選擇繼續踏踏實實地向更高的一層而奮發努力,讓他知道,必須擁有十年磨一劍的毅力,才可再創奇蹟。接著,給予他一個飽經風霜的眼神,讓他看到光輝歲月背後失落的迷惘,還有每一滴辛酸的淚,用這來澆滅他心中傲然的盛火,回首凝望自己的風雨,在歲月的長河中鐫刻下一道痕。最後,老者將注視著這個一時成功之人一生的成功。這一秒,你有了更穩的人生鋪路石。

而假使,下一秒你虛度了,並沒有去扮演應該扮演的角色,那么,下一秒的下一秒,你是否依舊沉浸在呆滯的目光,空洞的眼神,麻木的神情里?沒有各種角色的人生,將黯淡,甚至渾濁。所以,請在每一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使沒有去扮演,那也必將微笑著,而不是愁眉苦臉,微笑,讓你成為了一個樂觀的角色,不是嗎?

人生的角色,就是這些細微的小角色匯成的,每一秒,你都在扮演什麼呢?

人生的意義

人生,一個古老而又沉重的話題,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傾儘自己的一生去領悟它的真諦。作為無名小卒的我,本不該在這個血氣方剛的青春年華大談特談人生。倒不是因為無名小卒的話平平淡淡,而是因為人生這個話題向來就是成年人的東西,我自認自己還是一個乳氣未乾的小小男生,不過既然已經對它產生了一點關於它的不太正確的想法,也就不得不一吐為快,算是給我這個特定的年齡留下點什麼吧。

人生就像一條正弦曲線,有希望的巔峰,也有失落的深谷,而且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道,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生活中只有歡樂與愉悅,沒有痛苦與彷徨;也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生活道路是康莊大道,只有平坦,沒有坎坷;更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一生只有鮮花與掌聲相伴,沒有荊棘與陷阱相隨。於是明白了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完美的矛盾統一體。

理想總是完美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所以有了王勃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更有了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因此,不妨將人生想像得痛苦些。我不否認現實中也有美好的事物出現在我們面前,也不否認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所以產生了不同的對人生的看法,但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覺得我有必要將覆蓋在生活表層那不堪一擊的美好面紗撕掉,赤裸裸地直面人生,直面自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加珍惜所有出現在我面前的美好事物。承認人生的痛苦性的同時,也是為了使自己在困難與挫折的打擊下不致於一下子就消沉下去。突然想起一個外國名人的話:“難道痛苦是白忍受的嗎?不,它應當使我們偉大起來!”

既然人生是痛苦的,我也就沒必要對自己抱太多的的希望,對生活懷太多的夢想,但我又會盡我所能地去追求屬於我的東西,這是不是很矛盾?現實的殘酷逼迫我變得對自己殘酷,而這種殘酷又是一種對人生的高度負責。我想,我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所以我必須對我的人生使命負責任。我不願意我以一堆爛肉的形式存活於人世間,那樣無異於行屍走肉。

沒有意義的生活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對人生的浪費,我不喜歡浪費,所以我選擇有意義,選擇充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