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求名利和淡薄名利”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範文:古人云:要淡泊名利。“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人一直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

“名利”是人生活在世界上,無論貧窮富貴,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與名利打交道。《清代皇帝秘史》記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不禁興致大發,隨口問一個老和尚:“你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說:“我只看到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一語道破天機。

淡泊名利是一種境界,追逐名利是一種貪慾。當今社會真正淡泊名利的很少,追逐名利的很多。然而,也應當看到,今天的社會是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充溢著各種各樣炫人耳目的名利誘惑,要做到淡泊名利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淡泊名利者並非沒有。志遙教育在其博文中常常強調這一點,且身體力行,把榮譽給別人,快樂自然留心中。本人非常欽佩他的學識修養。

“名利”——人的一生又有誰不是在追逐,努力地工作就是為了使自己的事業有所建樹,可以說是求名;拼搏使自己的生活能夠富裕也能說是逐利。人活著,有誰敢說沒有追求過這兩個字呢?我認為“名利”主要是一個度的問題,只要不過,不貪,追逐一下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安於清貧的目的不是守貧,而是靜心。

淡泊名利是人生所為的一種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哲學。淡泊名利,就是要超脫世俗的誘惑與困擾,實實在在的對待一切事物,豁達客觀的看待一切生活。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做到信仰至上。人生總要有所追求,如果心中沒有遠大的志向,必然就會看重眼前的利益。要淡泊名利,需要的是充實思想,為之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追求名利主要還是為了滿足欲望。

其次要做到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才能更好地做到控制物慾。只有樹立遠大的樂於奉獻的精神,才可能經受住各種誘惑的考驗,始終不渝地堅守自己的道德標準和信念,不重名利,不計得失,以淡泊的情懷書寫出高貴的人生。範文:善待名利 名利是一種什麼“病”?是一種通“病”,從人類文明開始至今,從地球的最南端到最北端,每個人都與名利結下不解之緣,有的人一味地追名逐利,有的人則善待名利。名利不是罪惡,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價值。“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的確,許多人在名利場上失掉了理智的指南針,陷入了名利的漩渦,結果越陷越深,難以自拔。這樣的例子在歷不勝枚舉。但是,名利雖然做了一切惡事,而很多好事也是由名利而生的。武則天當政時的宮廷詩人宋之問雖媚附權貴,人品低下,為世人所鄙,但他所作的詩語言精練,氣勢流暢,為後世批評家所推崇。歐陽修、蘇東坡是歷代推崇的名士,但他們仕途不順之後寫下的名篇,不也是在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憤懣,為名利上的鬱郁不得志而寄情山水嗎?今天,當運動員在刷新一項項世界紀錄,科學家在攻克一道道世界難題時,他們難道沒有受到金牌、榮譽和金錢的誘惑嗎?當然有。正因為在名利的驅動下,人類才會不斷追求,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不斷探索與創新:我們生活在名利之中,名利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名利,就像沒有綠洲的沙漠,使旅人失去了心中的希望。沒有名利,就像沒有黑夜的白晝,在純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純粹的黑暗中一樣,什麼也看不見。沒有名利,就像味覺失去了苦的感覺,雖然品嘗得到甜的滋味,但失去了品嘗甜的欣喜。沒有名利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沒有名利的生活是不可想像的。老子“小國寡民”、沒有名利、遠離名利的構想是不現實的。世上沒有不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名利絕不是萬惡之源,關鍵在於你如何面對。如果你把名利看成一切,那么你將迷失自我,名利會成為切斷你幸福的利刃;如果你善待名利,將名利作為奮勇進取的動力,那么名利將成為你的風帆,伴你渡過征程,送你走向成功。每一杯過量的酒都是魔鬼釀成的毒汁,多一點的貪婪都是幸福的劊子手。善待名利,你將獲得彩虹般綺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