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溝通為話題的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篇一】

這個世界的人孤獨得不得了,許多人蓄意保持距離,卻希望別人先行靠近;許多人預計是否能夠收穫,再酌量付出;許多人渴望被人理解,卻又將交流束之高閣;許多人想要被愛卻又不肯主動去愛,仿佛愛已經成了不合時代的事……你呢?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同朋友聯繫了?

反正我是,而且還總是習慣去羅列一些似是而非的藉口為自己的疏忽開脫。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其結果自然是“風蕭蕭兮易水寒,‘朋友’一去兮不復還”了。我曾寄希望於自己的人際關係永遠保持“牛勢”,如今看來,可能只能算是覬覦了。

我曾做過無數的夢,我夢見過層巒疊嶂中裊裊騰騰的烽火狼煙,我夢見過古城棧道外馨香醉眼的驛路梨花,我夢見過一個身影,借著昏暗的燭光,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封飄洋而來的瓶中信。當然,我也夢到過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在虛與委蛇的應酬下,在紙醉金迷的漩渦里,在口水與廣告紙的雜糅中,在燈紅酒綠的觥籌交錯間……也許是我落伍,跟不上時代,才感覺生活中孤獨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自由進出各種國際網際網路的速度遠要比中國加人世貿組織(WTO)的速度“奔騰”多了,據說其中不少人還成了線上的“獵情高手”。

然而問網上情為何物?真叫我渾身麻木。因為想要在那裡賺取一句真實性超過70%的話可能比減肥更讓人痛苦。於是面對爾虞我詐的網路天空,我也只好抱持一種“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態度了。

長期以來,我一直迷戀作水粉畫,究其原因,竟是因為涮筆,因為每每看到幾種單調的顏色在杯中與水調和幻化成另一種顏色,我都感到欣喜。同時這又讓我想到了我們人本身,其實也只是代表一種顏色罷了,然而通過交流與交融又可以創造出許多奇妙的組合,豐富我們生活中的色彩。

我讀過一篇名為《沙漠裡的愛情》的小說,講的是一個置身沙漠孤立無援的法國士兵,幾乎奄奄一息,昏倒在岩洞裡,待他醒來時卻發現一隻野獸躺在他的身邊,原來是一頭嘴上還沾著血跡的豹子。所幸花豹吃飽了,對他並無惡意。士兵原想用匕首殺死它,隨後又改變了主意,用溫柔多情的動作撫摸雌豹,他不僅同它友好相處,而且建立了感情,一同遊戲玩耍。然而,士兵還是害怕,趁豹子睡熟之際逃跑了,但走不多遠,豹子趕了上來,這時他已陷入流沙中,豹子咬住他的衣領,把他救了出來。文中最後,士兵殺死豹子也純粹出於偶然,豹子輕輕咬他的大腿,他以為是要吃他,使用匕首刺進了野獸的脖子,花豹掙扎時居然毫無惱怒地望著他。

文中主人公在講到這段經歷時講到“我看哪裡都比不上沙漠”,“那裡沒有人,只有上帝”。的確是這樣,他在人類社會感受不到的東西,在沙漠裡感受到了。多年來,我一直被這個故事感動著,它向人們轉述了交流的無限可能性,即使在人與獸之間,並且讓我們對於我們人類自身的交流更有信心。同時,它又影射了人類社會中一個公式化的現象——因為交流走到一起,再因猜忌彼此分離,又習慣將事件本身固於一種僵持的回憶狀態。

社會是一張網,個人只是網上的點,其實不管你做什麼,你都在以某種方式與別人發生關係。松下幸之助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也是他人際關係的成功,與人協作也就是認識別人的價值,借用別人的價值,哪怕是在最純粹的理論研究領域,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覺得人生更像拼圖,從生下來就在找尋所需要的那些部分,拼成家庭、鄰里、同事、朋友……每一片單獨的拼圖或許都是殘缺的,而它的每一次結合又都是令人歡愉的。並且,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拼合過程中,人們變得深刻,變得理智,變得成熟;同時,在這裡,人們心靈中的四季也永遠是綠色!

【篇二】

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溝通是一塊磁石,可以把兩顆心緊緊繫到一起;溝通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彼此的內心;溝通是一地甘霖,可以化解緊張的關係.。

有些人因為不善於溝通,導致了性格孤僻,不再願意與人交流。但是,與之相反的是善於溝通的人。無論是與家人或朋友與社會都會融洽相處,溝通與不會溝通會導致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

在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電腦.手機電話等許多高科技產品的被人類接受,並完全融入的人類社會當中。但是,不知您發現沒有,從始至終的交流過程之中,您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見過面,你面對的只是毫無表情的機器。

今天,這些機器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了,越來越顯得重要了,它不只是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了,我們也漸漸開始依賴它了,甚至離不開它。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之間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我們曾以日以先進的科學水平而驕傲時,我們也為這個年代缺少人情味.缺少親情而煩惱。科技化的世界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讓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了科技水平那冰冷無情的一面。如今人們寧願呆在家裡與一個遠在千里的陌生人在網上聊得熱火朝天,也不願意與近在咫尺的老鄰居問聲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發現,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似乎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吃完飯後的一聲聲震撼心靈的關門聲。很多時候,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就可以更好地完成事務;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是心與心的對話,有時它無需冗繁拖沓的語言只要你肯伸出你的雙手.敞開你的心扉,讓別人去擁抱你的熱情。也許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很簡短的話語就足以讓人感到一顆赤誠的心在他面前跳動。

溝通可以很容易,一個微笑,一次擁抱,卻可以讓愛伴隨著我們,只要我們帶著一顆有愛的心面對,就可以接近完美。

【篇三】

明明就在面前,卻無言相對,彼此在窄小的走廊側著身子擦身而過,然後與各自的好友朝不同的方向遠去。

跟她稱不上什麼朋友,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雖然並沒有結下什麼愁,卻莫名的產生一種厭倦,一種抗拒。

不幸的事情總喜歡一股腦的向人襲來。在考場失意後,本想在學校組織的春遊好好得意一番,上帝卻把門關了,窗也關了。

上帝在抓弄我,把我與她安排坐在一起,一起共度在車上的時光。旁邊同學們的歡聲雀躍,猶如一種莫大的諷刺,我緊緊抱住胸前的包。漸漸的,車裡靜下來了。車顛顛簸簸好幾小時,許多同學都誰了,時而傳來幾聲呼嚕聲。

我閉上了眼睛,把頭靠在椅背上。突然肩膀像被擊了一下,我猛得被驚醒,再看看,不是什麼。正是她的頭。我像被蟎蟲爬滿全身似地,不停的扭曲著身子想擺脫那塊石頭。似乎她也覺察到了什麼,把頭轉了過去,身體挪了挪。

車進去了黑漆漆的隧道,我朝窗外看了看,窗上正印著她的臉,外面微弱的黃燈照透過窗戶照在她的臉上,她也沒睡,應該是因為剛剛我的行為導致的吧。我慢慢的把頭轉過去,低下頭望著地面。

我的身體突然往前,司機突然的緊急剎車,使我措手不及,雙手依然抱著書包。頭撞到前面了,並沒有想像中那么疼,許些同學被撞地怨聲四起。抬頭一看,她的一隻手直直地撐著前面的椅子,另一隻手卻在我前面椅子的扶手上,是我撞上的位置,我撞到的,是她的手心,看她強忍著痛,把五官擠在一起,她低著頭,把手縮回她另一隻手中。許久,才擠出一句“謝謝”。

她微笑著對我說:“也沒什麼。”她用手當住了那隻通紅的手心。

玩的時候,並沒有很盡情。可在遊樂園看到她開心的樣子,我終於可以放心地去玩了。

回途中,她太概累了,挨著窗邊睡了,霞光斜斜的照在她的臉上,我輕輕的把她放在我的肩膀上。

上帝雖然把門也關了,窗也關了,可是,我只需要溝通,就看見了頭頂的藍天,一個比門比窗更大更明亮的視野。

我和她之間的溝通就僅僅是幾舉簡單的話語,更多的是肢體的語言,但它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能打動我的心。溝通會使生活更和諧,它將築起友誼的橋樑,緊不可摧。那一次,我依然是我,但我心中的她已不再是從前的她。

【篇四】

在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電腦、傳真機、行動電話、網路等科技產品已廣泛地被人接受,並完全地融入到了人類社會中。當您有事兒要告訴另外一個人時,您可以打電話;甚至可以打開電腦,敲一通鍵盤,給他去個E-mall……如此之多的聯繫方式,真是讓人眼花繚亂,令人不知所措。但不知您發現沒有,從始至終的交流過程中,您沒有跟一個人見過面,跟一位真正的人說過話,您面對的只是毫無表情的機器。往往地,我們總能看見人們“抱著”電話機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叫、一會兒跳;或是在不斷變換畫面的電腦螢幕前大呼小叫,作痛苦狀,作失望狀,作興奮狀……

今天,這些機器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在我們快樂地抱著它們,並漸漸離不開它們的同時,我們面對面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了。

我們曾以我們日益先進的科技水平而驕傲,我們也為這個年代缺少人情味,缺少親情而苦惱;數位化世界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數字那冰冷無情的一面。

我小的時候住在湖北的一個小鎮裡,那時各家都還沒有裝電話,只是靠著串門、聊家常來傳播訊息。小夥伴們也都樂衷於打打鬧鬧嘻嘻哈哈的日子。那時的生活並不富裕,但很充實,很有人情味。

現在我來到了北京--一個繁華、擁擠的大水泥城中,卻時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迷失自己,感到孤獨、空虛……

如今的人們情願和千里之遙的陌生人在網上聊個熱火朝天,也不願對近在咫尺的老鄰居問聲你好。

在城市人之間越來越冷漠的時候,網上社區卻越做越火:想找親情嗎?去網上社區;想傾訴衷腸嗎?去網路社區聊天室;想找朋友嗎?去網上社區交友中心……

我們渴望溝通。但在現實中得不到溝通的他們無奈只好用一種虛幻的交流來慰藉自己那空虛寂寞的心靈。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在不遠的未來,人們的生活將是什麼樣子:人們不再需要開什麼會議,因為有了可視電話;人們不再上班,只要在家裡打開電腦上網進入公司的網站便可以了;人們不再上學,網路會教給學生一切;甚至,人們不必再去相親,因為,現在網路愛情就已經出現了……

也許從電話發明的那一刻起,它便注定要成我我們溝通的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