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的作文4篇

有關<茶>的作文4篇

我愛喝茶

吉林省洮南市三小五年四班 陳奕宇

就在上上上個星期一,我早早的就寫完了作業。

這時,爸爸從柜子里的一個鐵盒子裡把一堆奇形怪狀的東西倒在了手裡,然後又放到了一個裝滿開水的水杯里,泡了一會又把水倒掉,倒進了新的開水,又泡了一會,就倒進小的杯子裡開始喝。於是我這個“好奇寶寶”也學著爸爸的樣子倒了一杯喝。我一口把一杯都喝了。“啊,啊,啊,燙,燙,燙死我了!”這也太熱了,都把我的舌頭燙麻了。爸爸看了這一幕哈哈大笑:“這個傻孩子,這可是開水,不能直接喝,我還沒喝呢,也不能涼了再喝,因為泡的茶水涼了就會很苦很苦。”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爸爸剛才拿的奇形怪狀的東西是茶葉。於是我又重新倒了一杯茶水慢慢喝。邊喝茶邊看電視,還能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真是太有趣了!一杯茶水喝完後又倒了一杯開水,倒了好幾次才把茶葉扔掉。我扔茶葉的時候又發現剛才拿出來的小糰子變成了一個一個的長葉子,真神奇!

從那天以後,我喜歡上了喝茶。

教師評語:本文從生活中出發,寫出了喝茶的一個小片段,對爸爸倒茶,品茶的過程描寫的非常用心細緻。全文中心突出,語言樸實。

說茶……

吉林省洮南市實驗國小六年二班  劉子微

中國是茶的祖國,傳說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農氏上山採藥,他邊采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嘗了近72種中草藥。草藥中的毒性令他口乾舌燥,生命垂危,水晶一般透明的肚子都變黑了,為了活命,他掙扎著撿起幾片樹葉放入口中嚼了嚼並咽進肚子,奇怪的是這幾片樹葉到了肚子後,那些黑色的汁液竟然,竟然慢慢地變了顏色。哈!這是什麼葉子呀?為神農氏解了毒。神農氏從此變把這種樹葉稱之為“查”,這就是現在的“茶葉”,一直傳到今天。

為了嘗嘗這么神奇的茶,我找來一個杯子,輕輕捏起幾片茶葉投入杯底,倒入剛剛燒好的白開水後,躺在杯底的茶葉就慢慢地浮到了上面,一團團緊緊“抱著”的小小的軀體,也開始慢慢伸展開了,並散發出一絲絲淡黃的色彩,慢慢的,整個水杯里就都被這幾片神奇的茶染上了顏色。一群綠色的小精靈就在這祥和的茶水中嬉耍著,直到它累了,就沉入杯底……

我把剛泡好的茶拿給爺爺喝,爺爺喝了一小口,就開始緊閉著眼睛說:“茶葉釋放全部的生命之美……”可沒等爺爺說完,我就打岔說:“爺爺,您說的話,對我這么個小學生來說,是不是太深奧了?”

爺爺說:“簡單來說,品茗講究的心靜,當它剛剛進入口中時,味道雖然苦澀,但是當它緩緩滲入喉嚨的時候十分甜美,慢慢的,你就會融入其中。這下可聽明白了?”我隨口說了一句“嗯。”然後就匆忙拿出筆,將爺爺說的話記錄了下來。

“泡茶一定要開水泡,茶會擁有濃郁的香味,而用溫水溫出來的茶只夾雜著股淡淡的清香,並不精彩,人也是這樣。只要經歷過大挫折的人生才會精彩。”平常就愛嘮叨的爺爺,這會又開始碎碎念。

回家之後,我又泡了一杯菊花茶,仔細品讀著茶的芳香,我想起了一句好久之前在手機上看到的一句話‘‘茶中人生,哲理悠悠。’’

茶中人生,哲理悠悠。朋友,不知道你以為是否!

教師評語:文章語言優美,蘊含哲理,通過爺爺和孫女的對話,講述了茶的歷史和內涵。這樣的文章給人啟示,是一篇很不錯的文章。

“冰”紅茶

吉林省洮南市實驗國小三年一班  王忠瑩

晚上吃飯時,奶奶問我要喝什麼,我隨意答道:“就冰紅茶吧。”奶奶爽快地答應了,我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要是在平時,奶奶是死也不會讓我喝冰紅茶的。  

吃飯了,我跑到飯桌旁邊坐下來,不一會兒,奶奶端著一個茶杯走過來,奶奶把茶杯放到我的面前,我一看,“天哪!這哪裡是什麼冰紅茶呀!明明就是一杯帶凍的涼紅茶嗎?”我大叫一聲,奶奶問我:“這不就是你要的“冰”紅茶嗎?”我望著奶奶那種眼神,只好把這杯“冰”紅茶喝了一口。就立刻大叫:“我就是喝湯藥也不喝這杯“冰”紅茶。”奶奶問我:“不好喝嗎?”我大叫一聲“我不要喝。”

奶奶只好不再讓我喝了。呸呸呸,真難喝。我想喝的可是飲料冰紅茶,可不是冰過的茶水啊!

教師評語:本文的作者善於從生活中取材,把生活中的小趣事寫的妙趣橫生,描寫上也比較生動,有兒童的特點。

喝茶·觀茶·悟茶

吉林省洮南市 快樂作文班 周彤彤

飯後,我泡了杯茶。

我盯著杯子看,一片片茶葉在水裡飛舞,一刻起,一刻又落。一刻起,一刻又落……

我看到一片茶在跳舞,提著裙子來了個360。大鏇轉,可不久,又體力不支落進茶海……

它落了。一片茶葉掙扎著要起來,堅持不懈,我就“幫”它一下,拿支筷子,攪動著,杯里的茶葉漫天飛舞,水也從純淨的白色變成渾濁的褐色,我端起茶杯,聞道了茶的香味兒。我喝了一口,頓時,一股苦澀,感覺是在喝咖啡。但之後,我細細品味,發現苦中還帶著一絲甜味!

我驚喜的望著這杯茶,茶葉還是一起一落,一起一落……

我陷入了沉思:茶的味道不就像人生嗎?

對呀!茶的味道不就像人生嗎?沒有苦就沒有甜,沒有甜就沒有苦。怎么會有好人生呢!

這次喝茶,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啟發!

教師評語:文章的語言蘊含了一定的哲理,小作者善於思考和發現,懂得體會生活,語言運用多種修辭,為文章增加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