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等待成為一種遺憾

忙,一個字忙。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快的背後,卻深深的隱藏著一種危機感。這恐怕是每個人的感受,細細想來,卻是每個人心中的恐懼和對欲望的追求。

前面,有欲望不停的誘惑著我們。我們缺少了思想,思考和理性的思維,目中只有那些閃爍的利益;後面,恐懼不停的追趕著我們,我們唯恐喪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高科技的社會,我們反而成了奴隸,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收入增加了,生活條件提高了,幸福感情指數反而下降的原因。

前段時間,因為我們家老太太的牙疼,我和她一起到市里看病。在我的記憶中,她似乎沒有到過市里,也就是生病住院的時候偶爾來一下。過馬路的時候,她不停的左顧右盼,甚至小跑地追著上公車。她那種迷茫,彷徨和不安,仿佛就像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嬰兒似的。當聽到牙醫說這一口牙的治療費用高達13000的時候,她騰的一下子從躺椅上坐了起來。她當然不能理解為什麼費用這么高,滿臉的震驚和不可思議,自言自語道:13000?這我得種多少年地,賣多少斤糧食才能攢夠,我聽了後,心中非常辛酸,或許在她心裡,也只有莊稼和她那棺材本了吧!作兒女和子孫的,在這一時刻,我才發現只顧愛戀人,討好別人,卻忘了家裡,似乎以前也不曾真正同她談過心。

空巢老人這個現象,貧困的農村有,一線城市的中等家庭中也有,說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了央視的公益廣告“機車大軍”跨越了千里回家過年的景象。物質的富裕,糜爛了我們的精神寶庫,中國傳統的家庭化如今異化成了零零總總的鋼筋水泥。當“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從一個群體演變城一種文化時,實在是社會的悲哀。我們忙著奮鬥,為以後給父母一個安享的晚年,我們我們忙著改變,為以後的職位升遷鋪路!我們忙著工作為以後的生活提供一個保障,我們忙的是實在是太多了。家裡的老母卻很閒。隔三差五的給我們打電話,總是嘮嘮叨叨反反覆覆那幾句,他們小心翼翼地噓寒問暖,零零碎碎地說著家中的瑣事。我們總是心不在焉的回了句“嗯,知道了”“好了,好了,忙著呢!”留給父母的總是一陣嘟嘟聲。

我們需要錢,需要生活,而我們的父母最需要的也只有我們在我們漂泊他鄉的時候,老母親總是開著家門翹首祈盼,昏暗的堂屋,留給他們的,只是落寞和無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