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成功的基石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題記

自然之理

天空高遠深邃,是因為它寬容每一朵雲彩,無論其濃淡。

高山直插雲霄,是因為它寬容每一塊石子,無論其大小。

海洋浩瀚無涯,是因為它寬容每一滴水珠,無論其清濁。

花園萬紫千紅,是因為它寬容每一朵花朵,無論其美醜。

大千世界,千姿百態,世間美景,寬容造就,自然之理。

先賢聖哲

“退一步海闊天空”。人們都常說這一句話。但很少有人能領會出它的真諦。可是古聖先賢卻告訴我們成功的基石——寬容。

倘若藺相如沒有寬容之心。與廉頗斤斤計較、毫釐必究,趙國怎會屹立於七國之林?正是因為藺相如的寬容,才創造《將相和》的佳話。

假如唐太宗沒有寬容之心,與魏徵計較前嫌、以上壓下。唐朝怎會崛起於世界的東方?正是因為唐太宗的寬容,才造就貞觀之治的神話。

前車之鑑

“二虎相鬥,沒有真正贏家”,人們都知道這一句話,但很少有人能體會它的害處。可是前車之鑑卻告訴我們失敗的原因——苛求。

“力拔山兮”的項羽。他缺乏寬容,苛求他人,包括自己曾經最尊敬的亞父范增,剛愎自用,先後氣走他的部下。最後落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局。可見,項羽的失敗緣自於他苛求。

清朝爆發的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和興亡得失,儘管可以任人評說。但其前期興盛源於天王與其他諸王之間的寬容團結。後期失敗則源於天王與諸王之間互相苛求排擠內訌。這是不爭的事實。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慘痛教訓。永遠值得後人警醒,引以為鑑。

今意更濃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人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如是說:“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你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進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寬容,這寬容如硎。磨礪意志,磨亮生命的鋒芒。

林秀貞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農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種困難。像女兒;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這位樸實的農村人寬容老人孤僻的性格,寬容家人的不解責備,寬容了他人的誤解譏諷……她的寬容感動了中國。

自然之理啟示人們:人間仙境由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萬物彼此寬容造就。

古聖先賢告訴我們:寬容小則利己。大則興邦,寬容是成功的基石。

前車之鑑警示我們:苛求小則亡,大則亡國,苛求是失敗的原因。

今意更濃昭示我們:寬容乃智者之舉,仁者風度,寬容有度,其樂“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