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鄉變化為話題作文900字

“客天下”還在不斷擴建中,那裡空氣清新,風景迷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鄉變化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欽州,她是一個美麗的濱海城市。如果你是在幾年前曾經來過,而現在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你會發現,她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生機勃勃了。

前幾年,欽州還有不少泥濘的小路,每每遇到下雨天,總是坑坑窪窪,積了一窩又一窩的泥水,很不好走。每當我走在路上,旁邊有汽車經過時,總難免被飛濺的泥水弄髒衣服,一不小心,還會踩入泥水窩裡。聽媽媽說,以前她們上班時,要經過一條長長的泥路,經常有積水,媽媽騎著腳踏車,沒到工作單位就很累了。而現在,那些又小又窄又泥濘的路已不見了蹤影,一條條水泥路筆直而開闊,碰到下雨天再也不用發愁了,路面很平滑,騎腳踏車再也不費勁了。

前幾年,我和我的很多同學一樣,住的是一間間小房子,房子最高也只有3、4層。房子的質量也不是很好,樓上樓下不時地會因為地板積水而出現滲漏,把屋子弄得髒兮兮的……但現在,嶄新的大樓像雨後春筍那樣,一棟棟建起,像巨人一樣站在市區里,不但質量好,而且還很美觀。

聽爺爺說,他五十年代末來欽州工作時,市區的面積還很小,街道很少也很狹窄,沒有什麼大的商場。而現在,欽州市區的面積已擴大了幾十倍,街道也由原來的幾條變成了幾百條,街邊商鋪林立,大商場一家連著一家,裡面的商品琳琅滿目,十分豐富,我想買什麼都可以買到,真是太方便了。街道還很乾淨整潔,隨意亂丟垃圾的現象沒有了,環衛工人在辛勤地做著保潔的工作……這不僅說明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更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欽州在變化,人們也在變化。

前幾年,大街上有很多腳踏車和機車,小轎車比較少。冬天外出,騎著機車很冷,很不方便。而近幾年,街上的小轎車多起來了,去哪裡都可以乘坐計程車,私人小轎車也多了,出行更方便了,每到假期還可以到更遠的地方旅遊。

前幾年,欽州幾乎沒有什麼景點,有外地的朋友來都沒有地方可以遊玩。但這幾年欽州加快發展,旅遊景點多起來了——如三娘灣、八寨溝、七十二涇……這些景點又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就說三娘灣吧,幾年前那裡還是一個荒涼的小漁村,但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它變成了一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外聞名的中華白海豚和海邊的紅樹林、沙灘、奇石吸引了大批的遊客。

我的家鄉在無時無刻地變化著,說也說不完……

家鄉的變化

在福建省泉州南部,有一個美麗的縣城:境內資源豐富,溪流縱橫,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夏長不酷熱,冬短無嚴寒,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之稱。是鑲嵌在泉州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永春!永春縣素有“中國蘆柑之鄉”,“中國紙織畫之鄉”稱號。是全國烏龍茶生產出口基地;永春的佛手三次去全國參加比賽,次次都獲得了冠軍。所以,人們讚譽:“永春佛手,全國第一”。

家鄉的蘆柑是永春特色的支柱產業。永春本無蘆柑, 在黨的政策感召下,經過多年的引進和發展,蘆柑的栽培規模大,科技規模大,品質優良,知名度高,市場占有率大。永春人聰明的把握住市場脈搏,將市場與當地的資源稟賦對接,在世界柑橘生產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永春蘆柑從無到有並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產業成功之路。亦使永春成為著名的“中國蘆柑之鄉”。

聽說家鄉以前農民生產的茶葉質量不高,中低檔茶比例大,加工和銷售企業規模小,而且茶葉的單位面積產量低。加入WTO,我們的茶葉消費方式也受到挑戰。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在發展茶葉產業的同時,注重生態茶園建設,依靠科技提高產品競爭力,大力推廣無公害茶葉生產技術,推行茶葉生產技術標準化,茶葉質量效益逐年提高,打響永春生態綠色品牌;開發出有永春佛手茶特色的茶文化,把茶葉的物質享受提高到修心養性的精神境界。

在家鄉西北群山疊嶂,幽壑高岩,泉清樹綠;東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間,猶如一串串明珠。南宋理學家朱熹曾經贊道“千潯瀑布如飛練,一簇人煙似畫圖”。牛姆林,又稱姆林山,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近年來,政府劃為森林禁伐區、煤炭禁採區,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生態旅遊區。現有生態科普館、野生動物園、休閒度假村、滑草場、空中溜索等設施,正以迷人的風光吸引著中外遊客慕名而來,讓客人流連忘返。牛姆林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是國家4 A級生態旅遊區。是人們認識自然、陶冶性情的綠色樂園。

此時,我仿佛聽到了家鄉經濟建設發展跳動著的脈博,仿佛聽到了祖國建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前進的步伐,仿佛看到了全國人民正在建設小康生活,仿佛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這條巨龍在騰飛!讓我們繼續發揚拼搏進取的精神,用我們勤勞的雙手托起祖國燦爛的明天!

家鄉的變化

“光陰似箭,日星移,日月如梭”眼間就過了20xx年了。從我一出生的時候,我們全家人都去了城市住,很少回來家鄉住,只有過年過節才回來一次甚至有時突然有事不回呢,所以對家鄉的情況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在這次寒假裡借著這次機會回來看看家鄉有什麼變化?--我的家鄉是在金利。

它只是一個破落的小城鎮,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馬大道,沒有絢爛的霓虹燈,也沒有洶湧的人潮等等。現在,隨著國家經濟發達後,開始建起了高樓(那高樓高至7,8層低至4,5層),修起了大道,現在的大道已不是當年那條羊腸小道,而是康莊大道。

雖然遠在家鄉千里之外求學,我卻時刻牽掛著她(奶奶)。然而,近期的一次回鄉,卻給了我意外的驚喜。剛從學校回到了家裡,突然爸爸說:“今天,我們回奶奶家一次。”那么久沒有回到奶奶家住的我,突然聽到這個訊息,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坐了幾個小時的車,終於來到了家鄉的收費站,開始興奮地觀察車窗外的一切。我急於從眼前流動的街景中找到那份久違的親切感,可是卻隱隱感到,雖然城市的布局沒變,但在某些細節上讓我產生了些微的陌生感。正疑惑時,爸爸將車開入了家鄉的道路上,我意外地發現,這條羊腸小道被修過--現在已經是康莊大道,這意外地發現,讓我更加喜歡我的家鄉,前往奶奶家還有一段路,這時我又望著窗外的事物,但又被我發現,這條道路上的水溝全被填平了,增添了許多樹(有榕樹,芒果樹等等)和花(玫瑰花,杜鵑花等等),還鋪了許多草地呢。我在車內大聲感慨這條路的變化,爸爸卻只是平靜地專心開車。一會兒就到了奶奶家,奶奶一見到我,就忙著給我倒水呢,在家和奶奶聊了聊天(在學校的生活習不習慣),接著我就和奶奶出去走走散散步,認識一下家鄉的新變化,在散步的時候,我常會發現一些原來破落不堪的房屋得以整修或拆除,街道兩側的店面都經過了裝修,路面乾淨了許多,我把我發現的告訴了奶奶,奶奶告訴我說:“政府經過會議,決定進行了道路整修與店面修整,投資了許多錢。”到了晚上,夜景比以前更為絢麗多姿。

家鄉通過修整,天空變藍了,空氣清新了,風更加地清了,從衛生最差空氣污染最重變成了衛生最好,空氣最清新,的確,家鄉通過修整,人民的修養和素質也提高了很多。原來我對這個城市留下的只是自豪感——你看,我的家鄉這么美麗,在這裡生活也可以如此的好。

這就是我家鄉的城市化,我愛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