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讓為話題的600字作文

謙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在處處講求競爭的現代社會,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下面是小編為對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謙讓

謙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在處處講求競爭的現代社會,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主張謙讓的人說“謙虛忍讓不僅是修養好更是大智慧。”反對謙讓的人說“謙讓早就過時了。弱肉強食,競爭就該當仁不讓。”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類似謙讓的事情在你我身邊似乎已很難發生了。無論是乘車、購物、排隊、買票,還是與人合作、相處,優先考慮個人利益不僅是人性使然,也是現實生活所激發出的人生存的本能。梁實秋曾在一文中寫道:“小時候讀到孔融讓梨的故事,覺得實在難能可貴,自愧弗如。有人猜想,孔融那幾天也許肚皮不好,怕吃生冷,樂得謙讓一番。我不敢這樣妄加揣測。不過我們要承認,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謙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讓梨的故事,發揚光大起來,確有教育價值,可惜並未發生多少實際的效果:今之孔融,並不多見。”難道謙讓真的過時了嗎?當然沒有。謙讓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我們需要謙讓精神,這個時代也呼喚謙讓精神,今天,謙讓不過時。

清朝時,有一大戶人家想壘一道院牆把自己與鄰居家隔開。為牆基的位置,兩家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大戶人家雖財大氣粗卻因不如鄰家子孫繁盛而吃了眼前虧,深感面子不保,馬上給在京城做大官的兒子寫家書一封,細述了家中煩惱,要求兒子快返鄉想辦法整治鄰居一下,為家族撈回面子。這位在京高官見信後迅速給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語重心長地說明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並在信尾文采飛揚地寫了四句話:“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大戶人家見信後深受教育,迅速與鄰家修好,並決定兩家之間不再壘牆,永不隔心!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謙讓不是吃虧,是給自己留有餘地。

有一則公益廣告,除了人們擁擠在公共汽車門前,始終是畫外音,一男一女為了自己能先擠上公共汽車而與對方大吵起來,一位老者則平心靜氣地勸告兩位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了”。

這兩個故事都體現了謙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一位為人極其樂觀豁達的朋友討論謙讓的問題。她說謙讓實際上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哲學,因為謙讓有時不僅可以化解矛盾,還體現了為人的一種風度與涵養。“不爭”就是心境方面的一種修養。現代社會要求人必須積極進取,沒有人願意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給別人。謙讓並不是說不去面對真正殘酷的競爭,這與個人能力無關,而是因為謙讓尋求一種內心的平和,內心平和才會靜,心靜才能生出大智慧。拋開斤斤計較的睚眥必報,謙讓展現出的氣度與修養、個人魅力會增加自己的人緣,獲得更多信任與好感,誰說不會給自己留有更多發展的空間與機會。

讓是一種美德

在我的印象中,道德是拾金不昧,是讓座,是幫助他人,是在別人受到挫折時安慰他,是遵守公共紀律······

今天媽媽帶我去參加一個夏令營的模擬活動,笑笑老師教我做了許多遊戲:看看你的本領有多大、少力多次數、數字太極拳、力量傳送帶等。每個遊戲都會給我一個深刻的啟示。《看看你的本領有多大》告訴我:只要你善於鑽研、前進,就能發現你自己還沒有發揮出來的潛能。

在做《少力多次數》時,我明白了道德是什麼。笑笑老師和我的手握在一起,然後拉,把對方的手拉到自己的胯哪兒,誰的次數多,就誰贏。開始了,我們倆互不相讓,你拉我拽,一分鐘到了,我們倆筋疲力盡,笑笑老師問我:“你想想看,有沒有辦法用很少的力,但拉的次數卻很多?”我一下有了疑惑:應該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拉的次數多。用很少的力量,拉得次數多,這怎么可能?笑笑老師望著我疑惑的臉,說:“不信?咱們試試?”“行。”我將信將疑。“你放鬆,不要使勁。”笑笑老師對我說。我照做了。笑笑老師往她那兒拉,又往我這兒推。我茅塞頓開,猶如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這就是用最小的力量,而拉的次數多,也就是——謙讓啊!笑笑老師告訴我:道德有時不一定是遵守紀律、拾金不昧、幫助他人,有時也是一種謙讓。給別人生路,就是給自己生路!

謙讓原來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

鄰里之間需要謙讓

五年前單位分給我一套房子,這套平房位於市中心,位置不錯,遺憾的是沒有水。原來,當初安裝自來水管道時,原住戶與鄰居鬧矛盾,拒絕讓自來水管道從自己家裡經過,兩旁的鄰居繞過那套平房鋪了管道,結果十幾年來原住戶只得四處討水吃,因為水,與鄰居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如今這個老大難問題終於又擺在了我面前。

拿鑰匙前,便有人對我說:兩邊的鄰居是“刺頭”,不好處……但我想:遠親不如近鄰,再難處的鄰居,也該跟人家處理好關係,況且,要解決水的問題,就必須實現與鄰居的“對話”。

西邊的鄰居是位年近八十的老大媽,聽到要與我做鄰居,表達了謹慎的歡迎,而我一提到要接水,老大媽便顧左右而言他。在老人躲躲閃閃的言談中,我發現了癥結所在:原住戶蓋的小房太高,極大地影響了老人房子的採光,兩家為這打過吵過鬧過,“結”越結越死,問題更得不到處理。於是,我當時就告訴老人,我搬來後,要拆掉小房,以實現“和平共處”。

聽了我的承諾,老人答應了接水問題,但提出了條件:須支付當年施工時的費用120元。我也滿口答應了。

水管終於接過來了,鄰居大媽有些為難地徵詢我,可否幫她在院裡接個龍頭。我滿口答應,很快接好了水龍頭,老人一定要給10元錢的材料費,我說什麼也不接受。老人感動之餘,說:“你對大娘這么好,我怎么再好意思要你的錢。”結果,本來準備要的120元錢也被大娘免掉了。

搬入新房的次年,我便履行了承諾,拆掉了小房,並準備將小房蓋得低一些。這時恰好東邊鄰居也要蓋小房,但由於他家的院子太小,便協商可否占我家一牆之地。當時,包括蓋房的師傅在內都反對我的讓步:在這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咱憑什麼給他讓?但我還是作了讓步。

就這樣,僅僅短短一年間,我便與東西隔壁鄰居相處得其樂融融,宛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