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的作文800字5篇

我想,端午節賽龍舟比賽比的不僅是輸贏,拼得不止是精神,更是展現民風民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賽龍舟的作文,歡迎閱讀。

端午的賽龍舟

我想,端午節賽龍舟比賽比的不僅是輸贏,拼得不止是精神,更是展現民風民俗。因為這樣,才使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才使得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被世人所忘卻!

也許,端午節對很多紹興人而言,只是單純的包包粽子,陪老人聊聊天,但這一點也體現不出端午節的風俗。唯獨那年的龍舟比賽,讓我真真切切地領略到了端午節的魅力所在!

記得那年端午,雖正值六月初,但酷署便提前來臨了。瓜渚湖畔,艷陽高照,柳枝隨風搖曳,岸邊黑壓壓的一片滿是人群,連個落腳歇息之地也沒了。

我走在岸邊,只見此刻的人們,一個個都踮起腳跟,伸長脖子,唯恐落看了什麼,頗像一隻只爭食的雛鳥。而我也學著他們,踮起腳來東張西望,可就是什麼也看不到!也罷,擠進人群的我搶占了“觀景台”,這才發現原來湖邊停泊著五艘龍舟,每艘龍舟前都有一個栩栩如生的龍頭,五彩的龍鱗,怒瞪的雙眼,都是那樣的惟妙惟肖。龍舟上的漿手們則穿著統一的服飾——上衣紅艷,帶有龍紋;下褲青藍,好似龍爪。

“加油,加油!”在一聲聲吶喊助威聲中,比賽終於拉開了帷幕。每位漿手都萬眾一心,很有節奏地拉開臂膀,向終點進發,比賽一時間竟難分勝負。

隨著比賽的進行,漿手們的體力消耗十分巨大,臉憋得通紅。可時間不等人,漸漸地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五條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此刻的漿手們顯得十分疲憊,已然沒有原先高漲的士氣,只見他們滿頭大汗,揮汗如雨,顯然他們已是強弩之末。儘管如此,他們為了比賽的勝利,顧不上擦汗,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奮力直追,卻一點兒也不為酷熱的天氣而放棄絲毫,最終,堅持到最後的“紅隊”一舉奪魁,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喝彩!

我想,端午節賽龍舟比賽比的不僅是輸贏,拼得不止是精神,更是展現了紹興的民風民俗。因為這樣,才使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才使得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被世人所忘卻!

端午賽龍舟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里。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這不,我們一家人帶著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經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岩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戶戶的陽台頂上都掛著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哇!看到龍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艷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跟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並且不同的龍舟上的人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請參賽選手入座!”裁判員用擴音器叫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1——2——3!出發!”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雲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後劃。

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後於其它龍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舟遙遙領先,藍色龍舟又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舟領先了。

最後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舟贏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後,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看完比賽,我念念不捨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我覺得

端午節去看賽龍舟

我一年裡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著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著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裡想著:“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著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眾都為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著。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著,比賽就要開始了。

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著。那條綠色的龍舟處於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著,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著,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持的龍舟加油。觀眾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龍舟奪冠。我吶喊著,為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仿佛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劃著名。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為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於第一名齊頭並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於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衝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著裁判員的宣布,全岸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家鄉的龍舟

對於家鄉的龍舟,我始終情有獨鍾。

在家鄉,要看龍舟,得要在端午時節。

為什麼要在端午時節,具體原因我是記不詳細了。聽大人們說,是因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人們為了救他,劃著名龍舟追了很遠,但後來還是沒法救回這位詩人。但划龍舟這習俗卻被保留了下來。每到端午時節,人們就會以賽龍舟的方式紀念屈原。

從此,家鄉的龍舟常用來在端午節比賽。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時節,我總會跟著大人們去看賽龍舟。

賽龍舟的時間一般會選在清晨開始。在正式比賽前,先要搶標。地點正在毗鄰西江的海邊。。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早早地起床,趕往海邊去看搶標。比賽還沒開始,岸上早已是人聲鼎沸。人們都擠上前,搶著觀賽的好位置。站得稍後的人,則利用各種地勢、工具來讓自己站得更高,好方便觀賽。大家都滿心期待地等著比賽的開始。時間一到,裁判一聲令下,選手們都爭先恐後地往自己隊的龍舟上趕。接著,比賽正式開始。

只見寬闊的江面上排滿了龍舟,所有的選手都大聲吶喊,喊著整齊的口號,用力地划動著雙槳,好讓龍舟加速前進。每隻龍舟上都會有一個鼓手,他們激情澎湃地打著鼓,用富有節奏的鼓聲給隊友們加油打氣。比賽時,大家都互不相讓,爭先恐後,決心一決高下。

賽龍舟分好些站,選手們劃著名龍舟離開海邊後,便沿著線路劃向其他的比賽站點,向終點奮進。觀看的人們也沿著選手們的比賽路線一直追著看。一路上,大家都興奮地追著龍舟,也忘記了勞累。

而最難經過的站莫非是東南站了。東南站的河道狹窄,技術稍微不好,就會翻船。記得有一年比賽,某隊就因此而無緣比賽。所以,各隊的龍舟在進此段賽道時,都會格外小心。各隊的龍舟在進東南比賽站後,在河岸兩旁早已等待多時的各隊親友團會給龍舟上的選手們遞上一杯杯特製的茶。選手們接過後,大都會喝掉,也有些選手會把茶淋在自己身上。接著,坐在龍舟最後的選手們會向龍舟上的選手們潑水,以鼓動士氣。而岸上的人們則用放鞭炮的方式來為各隊選手們打氣。爾後,各隊的選手又重新鼓起士氣,紛紛站起來,整齊劃一地滑動著雙槳。鼓手們也重新揮動著木棒,敲起鼓,鼓勵著選手們前進。岸上的人們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比賽的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過了東南站,不久後,各隊龍舟紛紛劃向了終點。人們紛紛慶祝著,而比賽也落下了帷幕。

家鄉的龍舟,反映了人民的團結,正是這獨特的魅力,始終令我情有獨鍾。

家鄉的龍舟賽

回了老家,村里熱熱鬧鬧的辦起了賽龍舟,好不快活,聽說我們村和鄰村也做了艘新船,船沒有看出有啥不同,衣服倒是滿拉風的,村上小伙子一個個樂呵呵的,神氣活現的上了船。

每有一條新船下水,總會放炮外帶兩條煙,我媽說新船下水很難得,難道是我造化太好?早上炮聲連綿不絕。每條船下水還兜兩圈,好象是比賽前給對手的心理壓力。

呦,還真激烈,兩條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我壓著你,你頂著我,還沒比賽,就聞出濃烈的火藥味,那兩條船就象拚命一般,河裡激出陣陣波浪,天有不策風雲,船忽然“嘩”的一下全翻了,這時候救援隊就上了,開個拖拉機版小船,冒著陣陣黑煙,沒想到那些健兒真是好樣的,白隊救上來後又自發的幫助紅隊,這真體現出了我們中華傳統禮儀,小伙子,我看好你們呦。

我媽這時候又說,翻一回船也是不容易的,可這紅隊救上來才五分鐘,還沒找到狀態,船又沉了!這可苦了向外潑水的人了,必須以每秒一次的速度去救這條不爭氣的龍舟,這時候他們應該會想“哥劃的不是船是無語。”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將我們的龍舟盼出來了,藍衣小伙一個個精神抖擻,有的興高采烈,有的怒目圓睜,有的渾身哆嗦。但大家都是為了贏這一個目的而去的。

“刷。”終於開始了,鑼也不敲了,敲鼓人將一切力氣注入鼓中,要知道劃的頻率就是根據鼓手來得,這可擔負了龍舟的精神支柱的位子,鼓手必須一心只為那鼓而舞動,不管有多大的動靜都不可以亂了一絲一毫,為成功而拼搏,這就是龍舟上所有人的精神。小伙子們借著年輕氣盛,開頭占了不少優勢,可是耐力不足,怎敵的過老奸巨滑的紅隊,紅隊始終劃的一致,速度平穩,專等我們一瀉力就抓住空當。路過半成,優勢全無,可小伙子們拼的是精神,我知道他們已經有人累的夠嗆了,但是依然全力以拼,紅隊則趁勝追擊,越戰越勇,這一群老年人爆發出了一種無法可想的力量,是對生活不滿的發泄,還是對命運的抗爭。

不管怎么說,我們輸的光彩,讓我知道了農村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