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包容的作文

包容是一種雅量,包容也是一種風度,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包容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包容的作文篇一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無論哪種可能的信念。

這就是寬容,你可能不曾想過,不會包容別人就不會得到別人的包容,總是指責別人也只能遭到別人的指責。活在世上,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心境,而獲得好心境的第一要素就是學會包容,說嚴重點,沒有包容就不會處事,不會溝通,不會交往,當然就更談不上將來事業有成了。

與人相處要懂得包容,無論是對同學、對朋友、對父母、對老師……總之,包容對方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你尊重了別人,保護了別人的自尊心,避免了難堪、尷尬,甚至可能把別人從窘迫中解脫出來,他自然也體會到你的用心良苦。

沒有包容,就不會有和諧、美好、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也不會有溫馨、融洽、親密的人際關係,而我們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才能學業有成,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沒有包容,無論你取得多大的成就,無論你有多美好的人生目標,無論你有多嬌艷的美貌……你永遠是孤獨的,永遠會感到內心的苦悶。

當然,學會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錯怪了你,老師誤會了你,同學不諒解你,甚至,朋友背叛了你……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樣去包容他們?能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嗎?仔細反省一下自己,也許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自己的觀點也並非完全正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這其中便包括了我們自己。包容自己過去、現在已經犯過的和將來可能犯的錯誤,同時也要原諒別人,寬容別人,包容別人。包容自己和別人,在今後的日子裡努力奮鬥,就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人並非是神,人必須從不完美走向完美,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有人說:“包容就是別人打你的左臉,你把右臉也送上去。”不,這是不對的。包容,不是放縱罪惡。

包容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是走向人群的第一步。從這裡出發,你就會同情別人,理解別人,幫助別人,你會把手伸向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你會把你的愛心給予每一個渴望你理解的人,你的心胸會變得無比博大,你會擁有一個高質量的人生!

關於包容的作文篇二

包容,是在別人傷害了你是,你抿嘴一笑,每一個微笑都代表著你的心靈的善良

包容,是在別人冒犯了你時,你釋然的原諒,每一聲“沒關係”都蘊含著理解的溫暖……

人,一生中最大的收穫是得到別人的愛和懂得如何去愛別人。當你試著去愛一個對你不好的人、一個曾經或一直傷害你的人時,你將會有一種比得到任何東西都強烈的感觸,這種感觸,我稱之為——“包容”。

涅莫夫的包容,在我們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裡,值得稱道。

連續的騰空抓槓,高難度的完美表現,僅僅是落地時的一個小錯誤,竟只得到了9。725分。涅莫夫似乎有足夠充足的理由義憤填膺地呼籲觀眾為他討回一個公道,討回一個令他滿意的分數……可他並沒有這么做。

9。762分迫於壓力,裁判重新打了分。可0。037分的微小分差怎能使觀眾滿意?於是場下的噓聲更響了……

面對觀眾一次比一次響的噓聲,涅莫夫完全可以利用觀眾,使自己得到一個更高的分數……可他並沒有那么做。

換了別人,大概會越發不可收拾了——這樣的機會為什麼要放棄記住,得饒人處且饒人。

得理不饒人,不是含著什麼多好的意思在裡面的,而人類有時就常常犯這樣的錯誤。為什麼要那么得寸進尺呢?為什麼非要一直做到令人厭惡才肯罷休呢?一切忍一忍就可以過去,笑一笑就能夠化解。

一笑泯千仇。

不是要你唯唯諾諾低聲下氣,是要讓你學會諒解別人的錯誤,不要要求別人什麼都完美。

忍,是要讓你對所有一切都有一顆平和、尊重、理解的心,這樣的忍就是包容。

包容似金,可以為你留下一個良好的口碑和令人稱讚的人品。

包容如藥,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怨恨,以及卑鄙的芥蒂。

為什麼要拒絕包容呢?白岩松說:包容能鬆弛別人,也能撫慰自己。包容會使你變得隨和,讓你把一些別人看的很重的東西看的很輕;包容還會使你不至於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衝突,都不會在包容的心靈里過夜。

關於包容的作文篇三

天空之大,所以包容了雲朵;海洋之深,所以包容了浪花;山巒之廣,所以包容了岩石。人的胸懷,就好比這天空,這海洋,這山巒,包容了萬物,才顯得偉大。

小時候情懷急烈,很喜歡打架,別人問“為什麼要打?”,我便昂頭回答:“因為不喜歡他。”有時哪怕別人做了一點不順我心的事,都會吃上我兩個拳頭或挨一頓臭罵。父母總是搖著頭說:“小孩子,容不得事......”我聽不懂,哪管那么多,接著“用武力打天下”。

稍稍長大了點,我似乎明白“容不下事”的含義了,突然間意識到別人不同於你,不會與你有一樣的思想,不可以強求於人。於是不再與人為了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甚至忍讓或逃避爭論原則問題。我以為這便是“包容”了,於是驕傲地對父母說:“你看,我容得人和事了吧!”然而,我沒有看到他們的笑容,相反,他們失望地看著我:“你正在失去自己的原則,你丟掉了你本性中最好的東西。”我又一次迷惑了,我究竟丟掉了什麼......

不久以前,我看到了一部寫魯迅先生生平的書,裡面這樣寫道:

“魯迅先生寫了很多批評那種柔軟而中性化的作家的文章,因為他認為在那種戰爭年代。文人的義務便是激勵和警醒那些愚昧、沉睡的民眾。在他批評的人中便包括郭沫若先生。而郭先生也並不示弱,同樣寫了文章來回擊魯迅。一時間,這文人的戰爭硝煙四起......”

文章又寫道:“......魯迅逝世時,上海灘雲集了大批的學生、工人,還有從各地趕來的文人學者。這些中國知識分子很多都受過魯迅文章的批評,然而他們無不表示了巨大的悲痛。其間尤數郭沫若最為突出,他一連寫出幾篇文章,說道:我與周先生吵了一輩子架,然而我們是一輩子的朋友。”

讀到這裡時,我忽然非常感動,這是兩位多么偉大的人啊!他們用最偉大的胸懷包容對方。這種包容使他們能夠求同存異,冷靜地看待對方,欣賞對方高尚的人格,在大方向一致下團結起來。

於是似乎了解了“丟掉”的含義:那是我過於片面地理解了“包容”。要知道與人友善相處並不等於妥協,強有力的見地才是包容的前提!

好像突然長大了一般,我以新的心態看待同學、朋友、親人,和他們交流點滴思想,懂得了什麼是與人為善,虛懷若谷,誠懇大方,懂得了包容的快樂。

是的,心胸開闊,能包容別人是一種思想境界,它大過群山,深過海洋,寬過天空。這種快樂猶如心靈的翅膀一般,輕輕振動使之飛向成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