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話題的作文

唯有創造才是快樂。只有創造的生靈才是生靈。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創造話題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創造話題作文篇1

去年,我去朋友家玩,住了幾天,我便與那裡的茶杯狗成了好朋友。

那天,我一見到這隻茶杯狗,就嚇得跑到別處,多了起來。沒想到這隻茶杯狗不知是好客還是好玩,竟然跟著我跑了過來,我從衣櫃縫裡看見,這是只茶杯狗,不怎么咬人。於是,我跟茶杯狗對視了一眼,它竟然嚇得躲了起來。唉——它把我當成茶杯狗了。

朋友說,這隻狗很怕人,有時它會藏到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自娛自樂。唉——好想跟他玩啊。

有一天,我看見一條小尾巴在掃動,我驚喜萬分!便嘗試用食物誘惑它。我在它的小碗裡倒了些狗糧,躲在門後頭,通過門縫往裡瞧。只見那條小尾巴一轉,露出一個圓圓的小腦袋和兩顆黑豆似的小眼睛。它探出頭來,左瞅瞅,右瞅瞅。看見屋裡沒人,便快步往小碗邊跑。我見它吃得津津有味,便悄悄靠近它,想摸一下它那柔軟的絨毛。近了……更近了……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朋友打碎了一個杯子。茶杯狗趕緊回頭,這一回頭不要緊,正好看見了我那“如來神掌”,嚇得又跑回去了。我瞬間石化了,像被重擊而碎掉了,心已被白蟻吃得千瘡百孔,要不是礙於他媽媽,我早抓狂了!

這幾天,我三十六計就差“走為上”沒用了,可是……啊,我要抓狂了,早知道它認生只有幾天,我至於那樣狼狽嗎?哎呀!先不跟你們說了,它去折騰我的褲子了,等一下再說。

現在,它跟我處得很好,我走時,它還自己送了我一段路。不只是很好,簡直是太好了。我好不容易找見被它藏了的鋼筆,終於可以記我的《西安遊記》了,它竟然跑到我的日記本上,把我要寫的地方占住,一使勁,竟然站起來了。我天哪!這是什麼舞呀,扭秧歌?不是,看,它估計電視看多了,自己的“小手”忽悠忽悠的,小腳一蹭一蹭,逗得我開懷大笑。可惜,這種場面只堅持了不到三分鐘。唉!轉變也太大了吧!要不是它去吃飯了,估計它已經趴在我頭上了。

信賴,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創造話題作文篇2

生命是個奇蹟,因為這個世界上有愛,每個奇蹟都有都需要我們去創造,用愛創造奇蹟!

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我一大早就起床,為媽媽的生日計畫著。我要為媽媽的生日準備一個派對,但派對的名字還沒想好,以往的那些派對名都太沒新意,我這一次決定想個好的。還是想不到,只好先去買禮物。

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所有的禮物都不符合我所想的。但我經過溫哥華街時,我無意中看見了街頭那有七隻鴨子在散步,六隻小鴨,一隻母鴨,鴨媽媽在小鴨前面,昂首挺胸;幾隻小鴨緊跟在鴨媽媽的後面。突然,幾隻小鴨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中,下水道傳來了小鴨們的求救聲,路過的人們都想去幫助它們,可每一個敢去。危急時刻,鴨媽媽繼續走它的路,只是速度加快了。我以為它要放棄那幾隻小鴨子了,就決定走過去幫助那幾隻小鴨,頓時,我放棄了這念頭。我看見了那隻鴨媽媽朝著一位警察跑去,用嘴巴咬他的警服,想把他咬過去。但警察不懂鴨媽媽用意,回頭一看,才看見水井蓋被打開了,正當他想過去把水井蓋蓋上時,下水道中用傳出了小鴨們的求救聲,警察這時恍然大悟,往裡頭一看,看見幾隻小鴨就快被沖走了。他想方設法想救出小鴨子們,可都失敗了。沒希望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小鴨子們被水流極快的水沖走,心裡真的十分不好受!可鴨媽媽它沒有放棄希望,它跳進水中,不顧自己安危的游到小鴨子們的身旁,用自己的翅膀把小鴨子們圍住,大概一時左右,鴨子一家才從這危險處境中掙脫出來……事後,我突然有了靈感,一切問題瞬間有了解答。

在派對上,大家都很開心。我還給媽媽準備了一個神秘的禮物——那就是我,我就是一個禮物,上天送給媽媽的禮物,不,是這個家庭的禮物。而這個派對的名字就叫做—— 愛,創造奇蹟!

鴨媽媽救小鴨子的事不是童話,這是愛,出自鴨媽媽對小鴨子們的愛;是奇蹟,是愛創造奇蹟。我們每個人雖然都不可能去完成一件大事,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時做起,也會創造出奇蹟。

創造話題作文篇3

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崙·希爾說:“自信,是人類運用和駕馭宇宙無窮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蹟’的根基,是所有科學法則無法分析的玄妙神跡的發源地。”奧里森·馬登也說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自信的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一個人的成功,從不少人的創業史上我們都可見一斑。自信可以從困境中把人解救出來,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賦予人奮鬥的動力。或許可以這么說:“擁有自信,就擁有了成功的一半。”

同樣兩個努力工作的人,自信的人在工作時總會以一種更輕鬆的方式度過:當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時,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有實力,當遇到實在無法完成的任務時,則認為也許任務本身實在太難。而缺少自信的人則會把成功歸功於好的運氣,把失敗看成是自己本領不到家。只是由於這小小的心理差異,雖然二人花的時間,精力都差不多,但往往較為自信的那一方的收穫要大得多。

國內外多少科學家,尤其是發明家,哪一位不是對自己所攻克的項目充滿信心呢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只會一次又一次地激發起他們的鬥志——他們認為:失敗越多,距離成功也就越近了。但自信不是平白無故地就會附著在人身上的,首先人要有真才實學,接著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信,並把它作為一種極其有用的動力。空有滿腹自信,那隻說得上是自以為是罷了。這種所謂的“自信”,不但不能推動人前進,反而害人不淺。

網路評論人王小山說過:“沒有真東西,只有信心的話,前途只有一條——死,而且死得很難看。”這句話聽起來有些過火,但事實上如果僅有自信的話確實是十分危險的。

同樣,在我們的學習中,僅有自信也是不夠的,自信應該與努力有機地結合起來。時常見到有部分同學在考試之際,沒有一絲緊張,滿懷自信地步入考場。但考試過後,這部分同學中有的分數挺高,有的分數卻是羞於見人的。這看似不可理喻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這部分同學中有一種是既自信,又刻苦認真學習的;而另一種是單有自信,卻未付出努力的。這兩類同學看上去都是充滿著信心去應試,但由於平時知識的積累不一樣,後果就截然不同。

所以說,我們做人,就應當先做一個滿腹經書,然後才充滿自信的人。因為自信只是一種虛無的力量,想要成功,就得讓自信附著於“實幹”這一燃燒自信的機械上,以使自信發揮出它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