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尋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小鳥曾追尋那蔚藍的天空;大樹曾追尋那嫩綠的樹葉。而我,將要去追尋那世間的一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追尋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孩提追尋

使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終身不忘的不是美食、不是漂亮衣服、不是故事書,而是那個擁有美食、漂亮衣服和故事書的童年時代,那個天真、無邪、美麗而精彩的孩提時代。

孩提時代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它不但沒有學習的壓力,也沒有煩惱的包袱。很輕鬆很輕鬆!

現在很多事情回憶起來是津津有味的!還有很多事情回憶起來就如身臨其境。使我樂在其中!

(一)夏日捕獵

夏天,就連聽到就會熱得滿身冒煙!而在這個滾燙的季節里,我儘管追獵追的揮汗如雨,我還是願意跟著爸爸去打獵。中午,就連野兔也熱得從洞裡蹦了出來。我想引蛇出洞,就把胡蘿蔔片放在了草地上,自己就蹲在洞口等著。不一會兒兔子出來了,我想一把抓住它,可沒有抓著。小兔子以為自己逃脫魔掌了,可被爸爸“嘭”的一槍打死了。我看著被爸爸抓起的兔子,眼睛濕潤了,好像像醫生一樣給它做手術,把子彈拔出來。可是已經太晚了。兔子的鮮血給我們走過的路做上了鮮紅的標記。哎!可憐的兔子……

(二)雪地追獵

下初雪了,爸爸又領著我去打獵。我有異乎尋常的興奮起來了。我跟著爸爸來到夏天打獵的地方。我仿佛看見了夏天那野兔的血被塵土覆蓋了,被大雪淹沒了。正當我發愣時爸爸就叫住了我,然後指了指,我順著那個方向看過去,據I看見業績的腳印。我們跟著腳印去追,正好看見一隻野雞覓食。我讓爸爸不要開槍,讓我捉活的。我跑了過去,可因為動靜太大,把野雞給驚嘍。我追著野雞跑,可東一腳,西一腳的老是摔。我不服,繼續追,爸爸也跟著追。爸爸畢竟是大人,抄近路跑到野雞前。野雞一看前面有人就往後跑,哈哈!被我逮個正著。在路上,我一邊抱著野雞,一邊問爸爸:“爸爸,你和媽媽不是常叫我傻孩子嗎為什麼這隻野雞比我還傻呢?”爸爸笑著對我說:野雞比你傻。”我接著:“那你們以後不許叫我傻孩子!”“嗯,聰明的小淘氣。”

在雪地里一大一小的身影越來越模糊,聲音也漸漸變小……

一個既有愛心,又有同情心的孩提時代就是這樣!

一個像男生一樣的女生的童年時代就是這樣!

一個僅僅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天真時代就是這樣!

一個轟轟烈烈、多姿多彩的無邪時代就是更是這樣!

追尋母愛

以前我總是認為,狼是一種血腥、殘暴而又冷酷的動物,對它有一種深深的厭惡感。我讀完《狼王夢》後,對狼有了新的詮釋。

紫嵐,是一匹漂亮的母狼,更是一位因奉獻而美麗的母親。她為了培養兒女,不惜放棄自己的幸福;她為了讓孩子們擁有強健的體魄,代替狼爸訓練他們捕獵、給予他們最好的食物;為了使她的狼兒們成為“狼王”,她創造一切機會讓他們成長,甚至獻出了自己的一條腿……

可惜命運多厄,紫嵐在培養黑仔的時候,光顧著提高它的捕獵技巧而忽視了天空中的危險,導致優秀的黑仔慘遭金雕毒手。紫嵐容不及多想,便馬上開始栽培藍魂兒。黑仔得寵時期,藍魂兒積壓了大量委屈。在憤怒、嫉妒和欲望的驅使以及母親的教唆下,他的野心不斷膨脹。很快,他就成了幼狼之中的“領頭狼”。藍魂兒忘乎所以、狂妄自大,沒有集體觀念。自負的藍魂兒經常貿然行動,終於死在獵人的捕獸夾下。無奈,紫嵐只好培養奴性十足的雙毛,可他狼的尊嚴早已蕩然無存,已經退化成了一條連狗都不如的動物。骨子裡浸滿了卑賤低下,最後因為懦弱死在了群狼口中。看著自己的孩子們前仆後繼的死去,紫嵐絕望了。就在這時,殺害兒子的兇手--“金雕”出現了。仇恨再度燃起了生命之火,她不顧一切的沖了上去,與仇人同歸於盡。用自己的死掃除障礙,填平了狼孫們通向狼王寶座的道路。

紫嵐的夢,是一個美好的夢,她用一生來譜寫夢想的樂章。從滿懷希冀到失望,從失望到徹底絕望,如此艱辛只撈得一個死亡的結局。怎不叫人心寒怎不叫人哀傷紫嵐死前留下的兩滴淚,是望子成龍又恨鐵不成鋼的淚;是包含絕望而又無限憧憬的淚;是剛毅果敢而又欣慰滿足的淚。這淚水,是母愛的凝結啊!

合上書,我明白了幾個道理:一、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成為精英,而孩子和母親的努力也會互相印證。二、不要只注重一點的培養,應該全身心發展,才能成為一個人才。三、你努力了,不代表你會成功。而你成功了,則你一定是努力了。四、你的父母永遠愛你,因為你是他們的重生!

我追尋著

翻動書頁,呼吸到古墨香的芬芳;品讀文章,眸子輕輕地掠過在紙上靈動的文字。將它捧在手心,指尖悄然無聲地划過紙張,我在書中追尋著,追尋著那一片知識的大海與藍天。

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個下午,坐在古樹下,陽光透過綠葉灑在我的髮絲上。手中捧著一本書,一本讓我終身受益的書,拋開所有的雜念,將自己聒噪的心平靜下來。靜靜的享受,享受輕柔的微風,享受聖潔的文字……

仰望藍天,凝視大海。我追尋著那一方方蔚藍,一縷縷陽光。

我看到了,看到了阿廖沙,那個善於觀察和非常敏感的孩子,那個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的孩子,那個在外祖父、外祖母、房客等的影響和現實生活的壓力下度過自己的童年,但仍然堅強的生活著不被命運所擊敗的孩子。

我看到了,看到了海倫·凱勒,那個自強不息的盲聾孩,那個在19個月就失去視覺與聽力,但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沒有放棄,而是對前方充滿希望的女孩,那個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的女孩。她什麼也看不見,但她的心靈是充滿光亮的!“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海倫曾這樣說。

我看到了,看到了安利柯,那個生活在愛里的義大利小男孩。想到了那本充滿溫暖的書。那本《愛的教育》。“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讓年幼的我得知了愛的含義。那種愛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出來的。漸漸的我長大了,再次翻開舊書,在感動中,我發現,這種愛中還包含著一種對生活的追求。是的,我看到了。那一方方蔚藍在人們最純真、最美好的心靈中綻放。那一縷縷陽光透過人們的心靈透射出最明媚的光……合上手中的書,微風拂過,掀起了我額頭上的髮絲。不由地,想起了高爾基那句深奧的話語,“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裡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紙頁摩挲間,我收穫到最寶貴的財富,那是心靈的收穫。

那些悽美的、純真的、感動的,猶如輕柔的春風;猶如醇香的咖啡;猶如聖潔的忠告。我將繼續追尋著,追尋著文字中那一許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