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徵文5篇

五千年的蘊涵和積澱,七十年的揚棄和繼承,當今中國正以不卑不亢、不驚不躁的姿態,昂首闊步在新世紀的黎明。在祖國華誕7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徵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中國成立70周年話題作文

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的祖國母親歷經坎坷,終於贏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敬愛的祖國母親,我深深的祝福您。

以往,我們的經濟落後,文化教育落後,一窮二白。在舊中國,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被屈辱的扣上“東亞病夫”的帽子。中國人憑藉著艱苦奮鬥的信念,憑藉著自己的勞動,改變了曾經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有人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但總有一天他會甦醒。喔,不,他已經甦醒,正如千金巨石般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70年,我們風雨兼程;70年,我們建設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祖國;70年,祖國母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0年,讓祖國由“東亞病夫”邁進強國行列。

如今的中國,繁榮富強;如今的中國,幸福美滿;如今的中國,蒸蒸日上;如今的中國,國泰民安;如今的中國,國富民強……這些都是中國兒女們用智慧與汗水創造出來的。

祖國母親,飽經風霜,歷經滄桑,終於迎入了欣欣向榮的日子,終於舊貌換新顏,終於繁榮富強。這是那些逝去的英雄,是那些擁有次成的愛國之心,那些華夏子孫共同的心愿。今天,他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中華民族繁榮富強將在我們手上得以延續。祖國母親,請相信我們,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殷切希望,奮勇向前,努力創造更加美好更加輝煌未來。

喜迎祖國70華誕作文800字

新青年敢作為,共鑄中國夢

風雨砥礪,歲月如歌,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中國已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處在這個關鍵節點的我們,應不負前賢之努力,繼往開來,在新節點上敢於作為,共同鑄就偉大的中國夢!

七十年來,新中國以令世界驚嘆的速度從雨後初生,到如今的枝繁葉茂。在這一中國速度的背後,是幾代青年人的青春,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是他們的勇敢創新,是他們的棄小家以成大家的精神。所以,處在新時期節點上的我們,不應故步自封,而要將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相連,勇於作為,共鑄中國夢!

新時代青年,當求真務實,勇於反思,勇於改錯,彰顯復興決心。祖國的七十年歲月並非一帆風順,亦有過迷茫和徘徊,但終於在反思中開始了改革的陣痛。一九七八年開始的平反冤假錯案,吸取經驗教訓,便是體現大國風範;1979年改革開放開始了改變二十一世紀世界格局的偉大壯舉;新時期來臨前夕,開始了大規模的反貪反腐的行動,;“求真務實”是從那之後的座右銘,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這一切的一切都只為一個目標——中華復興!

處於新時期的我們更應繼承這種求真務實、勇敢反思的精神,在實現夢想途中不斷反思,不空談,要實幹。要堅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勇立潮頭,敢於創新;大國青年,應勇敢地站在時代的潮頭,樹立創新精神。“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站在祖國七十年華誕的節點上回望先前的奮鬥者,不難發現他們所共有的品質——創新。三峽工程,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全球關注;二十年青絲白髮的“天眼之父”南仁東,幾十年隱姓埋名的“兩彈元勛”“氫彈之父”于敏……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科技成就強國,創新鑄就未來。故,處於新節點的我們應該勇立潮頭,敢為人先,勇於創新。運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攻破夢想之路上,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腳踏大地,走好新一代的長征路。在泥濘之中,也要堅定求真務實、敢於創新的信念。這必將給我們帶來與眾不同的人生,而這樣的人生也必將與我們的時代交相輝映。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新青年,敢作為,共鑄中國夢!

七十周年華誕優秀作文

七十年前,中國是一個不僅腐敗,而且很貧窮的國家,七十年後的今天,簡直是天壤之別。

七十年前,各種軍閥混戰,老百姓們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每月都要交稅,重大的壓力,使老百姓們就算夜以繼日的工作,忙碌……也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老百姓仍然挨餓。

建國初期,農民仍未過上好日子,就因為土匪也開始興風作浪,他們在山裡死守,搶奪百姓財物,是黨為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是黨讓我們走上了致富路。

今天,中國每天日新月異,就算是在偏僻的地方,黨的扶持依然能到家。從泥瓦房變成水泥樓,又變成居民宿。七十年,是什麼讓我們進步神速呢?是什麼讓我們從被動變成主動呢?是什麼讓我們從落後變成令世界仰視的第二大經濟體呢?沒錯,就是黨。

在農村,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從用牛耕地到用翻地車,從坑坑哇哇的山道小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從髒亂的小屋變得高大寬敞的房子,從發出惡臭的爛泥塘變成了石頭砌起的水壩,從田中養魚變成了……這些都因為黨。

這些年來,因為黨,我們的祖國創造了許許多多的不可能: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除此之外,我的祖國還湧現出了源源不斷的人才,還造就出了一名名矯健的運動員。

自從“一帶一路”的建設實行,我們的學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一座廟變成了一座樓。從一棟棟樓房又變成了許許多多我們從沒見過的,也從沒有用過的,更沒有享受過的很多東西……

中國,我愛你,相信您在今後的歲月里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新中國70周年主題徵文

改革開放新時代,心懷夢想向未來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老師抱著一摞新書走進教室。發到同學們手中的是一本薄薄的《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新篇》,老師說,“同學們,別看這本書薄,這可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滄桑巨變。大家要認真閱讀,仔細思考。下節班會課,我要請大家回答兩個問題:一、什麼是改革開放?二、我們大家能為改革開放做些什麼?”

什麼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書本里抽象的概念,還是課堂上生硬的說教?改革開放是一個個跳動的數字,還是一項項達到的指標?啊,我想起來了,改革開放一定就是大人們常說的“想當年和現如今”!

外公說,想當年,他在家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因為家裡窮,他十一歲便到劇團當了學員,一來吃喝不用愁,二來還有微薄的薪水可以貼補家用。他連去學校上學都成為一種奢望,只能利用空餘時間自學。現如今,我已經十三歲了,不僅可以在學校里享受學習的樂趣,還可以在課餘學習自己喜歡的鋼琴、書法等,是個眾星捧月的小公主。

外婆說,想當年,家裡沒有自來水,食用水都要一擔擔挑回來放在水缸里,寒冬臘月也得到河裡洗衣服。那時都是燒煤爐,一不小心弄滅了,還得劈柴生火,弄得炊煙四起。他們那時物資匱乏,都是計畫供應:買糧食要糧票,肉類要肉票,做衣服要布票,連買豆腐都要豆腐票……現如今,家裡水龍頭一擰,清水嘩嘩來;煤氣灶一打,火苗噌噌旺。商場裡各式各樣的服裝應有盡有;超市里食物新鮮、貨品齊全,想買啥就買啥。

媽媽說,想當年,剛搬到滁州時,她們住的是防震棚,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她和姨媽就一個拿水缸,一個拿瓷盆,往外舀水。現如今,我不僅有自己的臥室,還有書房、鋼琴房,寬敞明亮,設施齊全。

爸爸說,想當年,家裡沒有電視,每到晚飯後,就搬個板凳到有電視的鄰居家排隊,被蚊子叮得渾身是包也捨不得回家。他一直到上國中,家裡才有了固定電話,還激動得把電話號碼抄在小紙條上,每個同學發一張,恨不得昭告天下。現如今,寬頻入戶、家庭影院,連我都有了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電話手錶、點讀機、電子書。

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砥礪前行,四十年滄海桑田,四十年神州巨變。這就是改革開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是先輩們的不懈奮鬥鑄就了今日的輝煌前景。“神十”飛天、“蛟龍”入海、“天眼”探空、航母遠航……一項項榮譽,一次次飛躍,讓中國越發耀眼,讓世界為之震驚。從四十年前的追趕世界、融入世界,到四十年後的影響世界、改變世界。方今之時,美國挑起貿易戰,我們毫不退縮,直面挑戰——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錚錚鐵骨,傲立世間,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四十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我輕輕合上書本,挺直腰桿,深吸一口氣,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改革開放,還看今朝。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這就需要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好好學習是我們現在能為改革開放所盡的最大一份力。同學們,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用實際行動去愛校、愛家、愛國。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美好燦爛的明天,譜一曲酣暢淋漓的曲調、寫一首激昂讚頌的詩篇,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吧!

慶祝祖國70華誕有感

國歌響起,紅旗升揚的瞬間,我的思緒卻已被帶到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當那冰冷的子彈穿透中國英雄兒女的胸膛,飛濺的鮮血就凝固在了這象徵中華民族的偉大標誌上。倒下去的是威武不屈身軀,屹立不倒的是那用意志支撐的國旗。鳴聲聲,多少啼哭響徹那個動盪代,誰能保證,他們不是未來那個在林彈雨中無畏的勇士!

1949年的此情此景,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那句:“新中國成立” !在人們心中一遍又一遍迴蕩。揚眉吐氣,創造了老百姓自己的新中國。但人們沒有忘記那為了這燦爛一天而倒下的人,在天安門廣場前肅立起敬,那感人的一幕幕又湧現在眼前。國慶,一個洋溢著濃郁喜慶和歡樂的日子,在這紅旗升揚的一瞬間,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又湧現在眼前。炮聲隆隆,他們永遠沖在前鋒;鳴不止,永遠打不掉革命者鋼鐵般的意志和抗戰到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