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變與不變為話題的作文6篇

人生中,變化的是世事無常,不變的是每個人心中的進取之心。請你以變與不變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吧。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變與不變”的話題作文吧。

以變與不變為話題的作文1:你可以是鑽石,也可以是沙礫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人從小發奮練武,並發誓要打敗世上所有的高手,於是他從最基礎的目標開始訓練,而每當他打敗了一個人,他便給自己改變目標,定下更高的要求……終有一天,他打敗了世間所有高手,然而就當他挫敗群雄,屹立於山頭俯視天下時,突然覺得他已無法再定更高的目標,大叫“誰與我爭峰?”,並無人回答,於是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已失去意義,縱身跳下山崖。

故事是悲哀的,然而就真的無人與之爭峰了嗎?他從前能夠以逐漸升高的目標來要求自己,但當他成功之後覺得無法再繼續前進了,那他便錯了。其實他可以把自己作為目標,自己同自己較量,繼續修煉,每天都將自己提高一個層次,難道不可以嗎?其實能夠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目標,人對“成功”概念的理解不同樣可以改變嗎?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改變看待自身價值的方式。

人生便是處在無數的變與不變中,而對於我們自身的價值,決定者不是別人,而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往往給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標,而對於這些目標,我們或是很難實現,或是實現之後便讓自己無所適從,以至迷失了自己,故事中的那個練武之人便是如此。

當然,人本來就應當有追求,有理想,但我們又如何在成功與失敗之間改變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一個企業家曾這樣說:“一張鈔票,嶄新時它是那么多錢,它的價值是不隨它的外觀而改變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常常被一些成功與失敗的表象所迷惑,而看不清自己的價值所在。然而,比爾·蓋茨在賺得他一生也花不完的錢之後又為何能繼續進取奮鬥?卻又有多少無名的人在一些普通甚至被人嫌棄的職業中默默奉獻自己的人生?

陶淵明不能在官場上有所建樹,那么他便可以歸隱山林,“不為五斗米折腰”;王安石能在自己政治地位極高時來發展自己的詩文。你我為何不能在成功與失敗中處理好自己對自己的價值看待呢?

所以,成功時,我們可以繼續前進;失敗時,我們可以另闢蹊徑,我們亦能在成功與失敗之間發現自己永恆不變的價值。

人生中,變化的是世事無常,不變的是每個人心中的進取之心。當我們在成功與失敗之間翻滾得暈頭轉向時,請記住,你是一張外表迷離但價值不變的舊鈔票;請記住,你的價值應當明確在自己心裡;請記住,你可以是鑽石,也可以是沙礫,但,你的人生價值在你自己心裡是永恆不變的。

以變與不變為話題的作文2:明珠永不褪色

歷史長河滾滾前進,新生了無數的新事物,淘汰了無盡的舊物。世界每一刻都是新的,都在不斷變化著。蘇子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但蘇子又說:“自其不變者而觀之,物與我皆無盡也。”就像明珠永不褪色一樣,人世間的真、善、美永遠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它們是永恆的,永遠在歷史長河中閃現它們燦爛的光華。

真,永不會消逝。自人世之初人們便在求真,探索自然的真理,感悟人生的真諦。不管遭遇何種阻力,人們用不會因此而放棄去真理的追求與渴望。亞里士多德的謬誤阻擋不了伽利略對於自然規律的探求;外敵的入侵停止不了阿基米德的思考;教會的火刑場嚇不住人們追尋真理的腳步。陶行知先生曾經要求我們學做“真”人。這一點,古人已經給了我們榜樣。每個朝代都有臣子因為進諫而掉頭掉官。但每個朝代又都會有無數的大臣不畏危險冒死進諫。因為他們要說真話,要做“真”人。即使被貶,寫在作品中的依然是真話,流露的依然是真性情。

善,永不會磨滅。孔融讓梨,是善;許仙救白蛇,是善;杜甫心憂天下,是善。不管在現實,不管在民間傳說中,不管在文學作品中,我們都會找到善的痕跡。善,可以驅走滿天的陰雲,可以袪除冬日的寒冷,可以阻止惡魔的侵襲。善,讓我們學會了互助,學會了關心,學會了呵護,學會了給予。善,讓陽光普照整個大地。不管世事如何變幻,即使現在步入了二十一世紀,步入了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不管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如何變化,善總還是存在的。盲人過馬路,總會有人去扶;嬰兒失去雙親,總會由好心人收養;印度洋海嘯,世界各地都有幫助。

美,絕不會消失。儘管森林越來越少,草地越來越小,湖泊越來越濁。但是環保的呼籲越來越響,志願者越來越多,環保法越來越多。自然界的美不會消失,社會、人類的美更不會消失。一對盲人夫妻相攜著逛公園,用心去看花草,去感受眼光,這不美嗎?一個小女孩跟在哥哥後面,突然“撲鼕”摔了一跤,滿身是泥,哭喊著叫哥哥,這難道是醜嗎?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人們追求美好的人生,追求美麗的愛情,追求美好的親情、友情……“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愛美,都追求美。那么,美還會消失嗎?

真、善、美——多么美妙的字眼,多么值得人們為此努力,企求。漫漫歷史長河仍在流淌,仍在前進,仍在不斷地蝕舊生新。但是,真、善、美這三顆奪目的明珠永會照亮著歷史長河,璀璨生輝,永不褪色。

以變與不變為話題的作文3:五千年不變的心

秋荻瑟瑟,風捲殘雲。汨羅江邊亂草飛,一代軍俊才投江底。江水侵沒了他的軀體,但無法吞沒他的一顆愛國愛民的心。

黃河水急,沙場雪飛,松樹林中夜風寒。一代武將墜夜中。權貴掠奪了他的生命,但無法掠奪他的一顆精忠報國的心。

屈原,岳飛,他們是古代中華傑出兒女的典型代表。一個在政治上與惡纏鬥,最後迫於無奈投身入江,一個在沙場上與敵奮戰,最終被誣致死。他們的命運都是悲慘的,但他們身上都體現出一種特有的品質,他們都有一顆永遠愛國而不變的心。世易時移,屈原、岳飛的魂魄不知在哪裡的地下了,但他們的民族情、中國心卻隨著時代和社會的推移和進步而更加璀璨奪目!

他們的的那顆純正的赤子之心不僅讓自己流芳百世,也使後人為了國家的命運而孜孜不倦地奮鬥。

五千年的歲月,五千年的情。雖然,朝代換了一個又一個,都城遷了一座又一座,但華夏兒女的那顆赤膽忠心卻始終沒有改變。

建國初,百廢待興,經濟蕭條,人民生活貧困。遠在異國他鄉的錢學森、鄧稼先等有志之士卻毅然拋棄國外的優厚待遇不辭辛苦地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來。

是什麼,是什麼促使他們這樣做?功名還是利祿?兩者都不可能是,是那顆永遠不變的中國心,試想要是他們變了心,現在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可能核子彈還要等我們去引爆,衛星要等我們去發射,飛天夢要我們去實現,更有可能國土已被別人踐踏得不成樣了。

是那無數顆赤誠不變的心讓我們偉大的祖國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的偉大民族屹立於世界優秀民族之林。

未來我們將是主人,祖國的命運將由我們來主宰。雖然現在不是那兵荒馬亂的年代,不是那百廢待興的時期,但那顆永不改變的愛國之心,仍然是凝聚人心、富強祖國的必要條件和巨大精神力量。有了它,祖國這棵大樹才能永保綠色;失去了它,祖國這棵大樹就會枝枯葉落。

青年學子們,拿出你心中那顆永恆不變的赤心去面向挑戰,面向未來,他的存在會使你的生命之光更加耀眼,讓我們中華民族更加光芒四射!

以變與不變為話題的作文4:通於變,堅守於不變

在面臨生死考驗時,

在身處山雨欲來時,

變與不變,

人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變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聖人不是凝滯於物的,他看到天下君王皆不願以仁義治國,他沒有爭辯,他選擇了閉門著書;莊子一路高歌而來,一路高歌而去,他冷眼看著這世界,他寧願曳尾於塗亦不願為相,他知道他的理想不可能實現,所以他獨守著大智慧,他沒有抗掙,他選擇了修身養性;陶淵明看著管場黑暗,他無力改變,於是他掛印而去,樂得自在。門前五柳柳絮飛舞,籬邊黃菊傲骨猶存,比起官場的勾心鬥角,在田野鄉村,他很快樂逍遙,他沒有憤怒,他選擇了歸願田居。

的確,死可以明志,生卻可以踐志,在昏君聵臣當道,奸佞小人橫行時,與其作無謂的犧牲,不如留著生命,看著他們滅亡。

不變篇

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上官大夫令尹子蘭進獻讒言,怎么辦?屈原挺身而出,上治國九策,然而楚王不理不睬,反將其流放遠方。舉世混濁為何獨清?世人皆醉為何獨醒?為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屈原一語道破:“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楚國滅亡,他選擇了不變,他選擇了死,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詩人;面對多爾滾許下的高官厚祿,金銀美女,方孝孺的回答是不,他知道說不意味著死,但他更知道自己是學界領袖,他的一舉一動關乎漢學者是否歸順,他選擇死,滅十族的死;譚嗣同無力殺賊,但撒下自己的鮮血,他沒有偷生,他要為中華兒女作出表率,他的死喚醒了無數人,他死得其所。

生與死的選擇,原來也可以選擇死,死得偉大,死得激昂!

總篇

不同的人選擇不同,變與不變間,他們都寫下了歷史上最壯麗的一筆。

以變與不變為話題的作文5:守護心靈的月亮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唯有空中之嫦娥,遺照千年。

境遇變了。李白從貴妃捧墨、力士脫靴的光耀中降到人世的饑寒苦樂中。不變的是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魄力和“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豪放。

世事變了。杜甫在太平盛世中穿行,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飽受苦寒,不變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民情思和“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的憂國情懷。

時空變了。蘇軾從京城輾轉到黃州、惠州再到海南,從年少博學到飽經滄桑。不變的是“一衰菸草任平生”的曠達和“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的氣節。

朝代變了。李清照從舊都南渡,迎來了一個名曰“南宋”的朝代,從一個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變為一個“人比黃花瘦”的嫠婦。不變的是她對丈夫的深切思念和“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鬥志。

戰場廢了。陸游從真正的戰場回到家中,且在夢中回到了戰場。時光流逝,不變的是他“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豪情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心愿。

什麼都變了,不變的是這一個個鮮活的靈魂守護著一輪心靈的月亮。

月光皎潔,照我行萬里。

守住青春。不讓青春在時光里荒廢,不讓青春在歲月中虛度。讓青春在奮鬥中飛揚,在淚和汗的洗禮中升華。

守住善心。任世人麻木,旁人冷漠,我自友一顆溫熱的心,給貧困兒童送去自己的關懷,給無助者帶來心靈的慰藉。

守住情操。物慾橫流,要有“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氣魄,不再金錢堆里滾打,不再網路虛幻中沉溺,只求活得實在,活得高尚,活得瀟灑。

守住……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輪月亮,月亮的名字多種多樣,但願我們能以前人為榜樣,守住自己心靈的月亮,但願我們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願我們留下的每一滴淚,都讓人感動;但願我們心中每一輪月,不是水中月。

以變與不變為話題的作文6:衣變,心不變

悔”,迷煞千古風花雪月之人,為之盡折腰,眾生皆嘆:“妙哉,妙哉!”

此言確為抒真愛性靈之佳句,但我卻以為妙不在愛情之執著,而在於“衣變,心不變”。立不變於變之中,這一種聖人的情懷,妙獨在此生。

太陽每日都是新的,可又有誰忘卻今日之朝陽恰為昨昔之落日?人們不在乎太陽天天變一圈,因為溫暖這一主題亘古不變。

世界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生活像萬花筒一樣,每天鏇轉,五彩繽紛。“與時俱進”的大旗卷遍中華民族的每一寸土地,可你是否聆聽過那一聲聲微弱的呼喚:“有些東西是不能變的。”誠然,在這個紛雜的世界之中,有些東西是無法改變的,說話的人們不是流行兒們眼中的遺老,恰恰相反,他們是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裡敏銳的哲人!

我們衣著美國米奇休閒服,腳踏德國愛迪達,脖上掛著MP3,甚至嘴裡吐出的儘是:“oh,我心愛的西班牙女神!”用柏楊的一句經典話便是:“你們懂個屁!”確實,時代在進步,思想在變,世風在變。是誰造出了“人心不古”這個詞?他說得太好,道盡這城市燈紅酒綠的泡沫下遮住的無知與迷茫。是的,我們無知,我們忘卻了“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靈動之美,我們忘卻了《十面埋伏》中激揚的琵琶聲中流淌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我們忘卻了沙漠中那些壁畫曾有過“飛天”的夢!韓流席捲之時,我們只會在寬大的褲腳中晃蕩富國的使命,更新著MP3里的歌曲,高談“與時俱進”!我們變的東西太多,卻忽視了中華民族精神源泉這些文化是不可變的,它們過去支撐過古朝的興盛,今朝它們仍不應變化,因為它們提醒並蘊養了今人!因而立不變於變的人是聖人,他把握了時代的脈搏,不跟風,卻從未停止向前的使命。

譬如人性。兩次謫貶黃州,流放嶺南,一路坎坷,蘇軾變了嗎?沒有。他留下了“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留下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他心靈的寫照,我認為此句是可以概括他這風雨一生的征程的,而且恰到好處。世間陰晴在變,能此曠達的心留守心空的人確實是可以稱之賢人、聖人了。東坡正在這樣拈花一笑,立不變的清潔靈魂於變世之中,誠可敬矣!官場在變,陶淵明的桃花源沒有變;朝代再變,李香君染紅桃花扇的熱血沒有變;世風在變,詩人們留守的心中的執著不變,他們是真的“衣帶漸寬終不悔。”

立不變於變之中,這是一種聖人處世的態度,更硬實我們每個現代人所應遵守的準則。

堅守一個富強的夢,亘古不變。衣變,心不變,變的是形式與生活方式,不變的是我們純淨的心空。

為此,“衣帶漸寬終不悔”又有何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