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的中考作文1200字

在生活中學會感恩,懂得奉獻,才能將天地間美的真諦詮釋得淋漓盡致。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奉獻的國中作文,僅供閱讀!

甘於奉獻,點燃烈火青春

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划過天邊,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我非常欣賞《烈火青春》裡面的這段話,並一直用它激勵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認為,青春就應該燃燒,發出亮光才有價值!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既然這樣,我不願腐朽,也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在座的朋友們!你們願意嗎?

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著早春的生機,展現著盛夏的熱烈,暗藏著金秋的碩實,昭示著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著奮鬥的艱辛。當一個人的青春融匯到一個時代、一份事業中,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而這份事業也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那么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當然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答案只有兩個字,奉獻!我們可以構想一下,不付出、不創造、不追求,這樣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華中漸漸老去,回首過往,沒有痕跡,沒有追憶,人生四處瀰漫著嘆息。我想,這絕對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古往今來,有無數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華就已經成就了不朽的人生,在這裡我來不及一一列舉。可是,有一個人的名字我卻不能不提,他是我們永遠的學習榜樣,一個最平凡最無私也是最偉大的人。大家知道他是誰嗎?這個傳奇人物就是雷鋒,他告誡我們說:“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那些永遠力爭上遊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說實話,三年前,我剛來工作的時候也有過失落和茫然,感覺現實不盡如人意,感覺離曾經的夢想總是有一些距離,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可是,青春的我是一把剛鑄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遲疑。我決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鏽蝕、風化,最後成為一塊廢鐵。我告訴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鬥志昂揚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你就會有所獲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鬥的歲月,不要停止我們前進的步伐,因為青春的路正長。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好好看看書,回頭想想自己走過的路,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個規劃,把自己的理想銘刻在心中,做一個甘於寂寞,敢於創新、幹勁十足的年青人。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期,而是心靈的一種狀況。如果你的心靈很年青,你就會常常保持許多夢想,在濃雲密布的日子裡,依然會抓住瞬間閃過的金色陽光。我們雖出生於不同的年代,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但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在這裡,我們信守同樣的企業精神,寫下同樣的奉獻承諾,擁有同樣的壯美青春。這是一次演講,更是一次告白。當我滿帶著青春的氣息,懷揣著沉甸甸的夢想與信念站在這裡的那刻,我的內心是如此的坦蕩與激昂,那種難以形容的興奮與緊張,我真誠的邀請你們一同分享。

孝親敬老,真情奉獻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倫理觀念。生活中點點滴滴中也體現了父母長輩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想掌握這種傳統美德,就要對所有長輩懷有一顆孝敬之心。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能體現出來,比如:出門時和長輩說再見,放學回來和長輩打招呼,吃飯要等大人都坐下來再吃……記得國小5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外出工作,只有我和爺爺奶奶在家生活。奶奶每天做可口的飯菜給我,讓我得到溫飽;爺爺每天送我上下學,風雨不誤……這一系列的行為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使我對他們產生了尊敬之情,不得不覺得孝敬爺爺奶奶是應該的。奶奶有糖尿病,腿腳不靈便,我每次放學就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爺爺雖身體強壯,但這個家只靠他一個人是撐不起來的,所以我按時幫爺爺乾一些體力活,雖很累,但我認為值得,所以我快樂。當然這只是我的做法。要想做一個真人,就必須懂得孝順,這可以說是做人的基礎。不僅我孝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是他們的孝子。

一次假期旅行讓我親眼目睹了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那份孝心。雖然爸爸媽媽在外奔波壓力很大,但從不在爺爺奶奶面前提起,可能是不然他們擔心吧。一大早我們就踏上了旅途,去了老年人喜愛的地方

-石老人。奶奶暈車,媽媽早就把暈車藥準備好了,給奶奶服上。經過了1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到達了風景區。一望海邊,百米處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這就是“石老人”,他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著潮起潮落,歷盡滄桑,不知度過了多少歲月。參觀完了風景區,到了大約12點。“午飯時間到了!”我大聲喊道,飢餓已經“控制”我了,爸爸應聲答應。我們來到了一個酒店做下,吃完了豐盛的午飯,我摸著鼓出的肚子打著嗝。奶奶好像正在找著什麼。“遭了,忘記帶藥了!”奶奶是貧血患者,靠吃補血藥維持,爸爸一聽,二話不說,就開車找藥店買。過了一陣子,爸爸帶著一盒補血藥回來了,親自給奶奶倒水,讓奶奶服上。雖然這件事不是太大,但深深地感觸到了我。。在爸爸媽媽行為的潛移默化下,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孝敬長輩是多么光榮的事。

我們不但要在家裡做一個孝順好孩子,還要在學校做一個懂奉獻的好學生。老師是一隻辛勤的黃牛,勤懇的工種農田;老師是人類的工程師,是藍圖的繪畫者。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這是他們最真實的寫照,“桃李滿天下,弟子勝三千”這是他們最大的欣慰。所以我們要懂得奉獻老師,不能讓他們辛勤的汗水白白流淌。那些總是上課睡覺,不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的學生,即使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在社會上也不會受到人們的尊敬。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尊師。尊師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因為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和傳遞者,我們豈能讓他們為我們操心?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中華民族的這種美德,懂的父母的良心用苦,做一個懂得“孝親敬老真情奉獻”的好孩子。

無私的奉獻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道德楷模。這個城市有了他們才更加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諦。

在現如今茫茫冷漠的人潮中,卻又那么一個堅定執著的背影。他傳承著雷鋒精神,他為別人著想,不求回報,無私奉獻。他的存在,讓這個“冷血”的社會多了人情的溫暖,讓我們看到了原來這個自私的世界還有真愛,還有那么一個人在默默燃燒著自己……

這個人就是郭明義同志。郭明義,是正氣,是熱血;郭明義,是無怨無悔,是無私奉獻;郭明義,是責任感,是信心力。

“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身為采場公路管理員的郭明義,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傳奇。20xx年獻工1。5萬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五年的工作。20xx年無償獻血累計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總量的十倍。1994年以來,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民眾捐款12萬多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這些點點滴滴的事情不正體現出人間大愛嗎?這就是郭明義。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郭明義就把他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使他有限的生命熠熠生輝。

其實,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位老人。

這位老人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蒼老粗糙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飽含著生活的艱辛。他就是我們小區的送奶工——張爺爺。

平日裡,我總能見到年輕的叔叔阿姨騎著腳踏車輕裝上路。他們年輕力盛,一會兒的功夫就可以送完一棟樓,而張爺爺呢,跨著年邁的步子,一步步爬上那遙不可及的樓層。他雖有些力不從心,但是,腳步中卻總透著堅定。老人的精神使我敬佩。

無論風霜雨雪,烈日炎炎,他總能準時將物品送到每戶人家。對於這點,我也是深有體會的。

那天,我正在睡夢中,便被一陣雷聲給驚醒。起床一看,啊,多么大的風雨啊!這對於整個小區似乎都是一個考驗,樹木都在搖擺了。我不禁發起愁來,如此恐怖的天氣,我該怎么去上學呢?吃飯的時候,媽媽說:“這下,張大爺終於可以歇歇了。”“可不,誰會在這時來送那微不足道的奶呢?”我正附和道。門鈴就響了,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張爺爺。他全身都濕透了,雨水一行行、一滴滴的順著頭髮留下來。見了我,他說:“送奶來,天氣冷,別忘了熱熱在喝。”媽媽請他進來坐,他卻一句“不用了”,連傘也顧不得打,一頭扎進雨霧裡,看著他單薄、微小的身影與天氣抗爭,我不禁鼻頭一酸。

我對這位老人,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他是一個普通人,可內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高尚;他不懂索取,卻用行動為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相信,我一定會將這一份對人民的愛融入到社會中去,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好、和諧。

讓我們將無私的大愛傳遞到各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