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聆聽的作文精選4篇

聆聽是一種怡情忘機的人生態度,充滿著瀟灑的生活意趣。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聆聽的作文精選,歡迎閱讀。

關於聆聽的作文精選一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種孕育嗎?

時序更迭,四季循環,像極一個人生命的歷程,由明媚清純的春進入熱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後自盛放的夏轉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進入沉思的冬季。於凜冽的冬季,像極走完了人生另一個歷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開另一種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個生命春天的來臨。生命就是需要不斷超越,也需要不斷地突破,才不致枯滯的。

冬季真是屬於沉思而非凋零的季節,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沒有稻穗搖曳,更無從聽群蛙齊鳴,往昔有著青春絢麗,如今倒像進入禪境。這時農人正忙著堆肥,成車成車的堆肥正肥沃著貧瘠的土地;在這冬季,泥土正吸收著新的養分,當明春來臨,牛犁翻鬆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無限的生機。我們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動物正在冬眠,冬眠並非死亡,而是一種新的蛻化;有些樹木花草也棄絕了紅花綠葉,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綠的新芽,將開展一個新的絢麗的夢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裡正孕育著什麼?正想做何種的突破?

我們生命所以貧瘠,原因往往不是放棄了工作,而是因工作而放棄沉思;要不斷地工作,也要不斷地沉思。生命原是一個不知來自何處去之何方的奇蹟,存在也是一個時空的偶然,我們需要不停地奮鬥,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來印證我們生命真正的存在,這樣我們便需活躍我們的思維,點燃靈台的明燈,照亮我們該走的路,以便我們繼續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斷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績,不管昨日你靈園裡開了多少花朵,那是屬於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悅,就難享今日更清純的歡欣。今日,一個新的開始,更需要我們前進,更需要我們去孕育,人生是一條永遠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淚盡……

在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節,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詩人意味深長地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冬季,讓沉思豐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憊或已充滿創傷的心靈,來孕育一個突破超越而新的春天。冬季原是沉思的孕育的季節啊!

別放棄,別嘆氣,別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節。

關於聆聽的作文精選二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聆聽。聆聽之中,可以感受到那源於內心的真摯情感,動人鏇律。我最感動的,是聆聽四川小朋友們的歌聲。國小五年級的“六一”兒童節,學校組織了四川災區小朋友觀看我們的文藝演出。我是迎賓團的一員,當我牽著他們的手走進會場時,我感受到了他們的迷茫,他們的眼中還帶著地震後的恐懼與不安。當演出開始,主持人甜美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讓我們一起聆聽四川小朋友自發齊唱的《感恩的心》。”我心中為之一震。在我看來,他們要表演,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一個個離開座位,走上舞台,轉身敬禮,深呼吸……我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心中不禁想:他們會成功么?當那婉轉悠揚的音樂響起,四川小朋友們的身體開始整齊地擺動,目光凝視著前方,紅撲撲的臉蛋上一幅幅嚴肅的表情。“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當他們唱出第一句時,我震驚了,多么質樸的的歌聲啊!沒有專門的排練,沒有指揮,舞蹈,服裝的渲染。他們的歌聲發自內心,源於真實的情感。我的心中為之一顫:有多少次,在家中練習唱歌,為在獨唱中取得好名次,但我們著實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用心歌唱!我仔細聆聽這歌聲。唱高音時,有人走調了,有人已泣不成聲。是啊!他們還未從地震的陰影中走出來,但卻沒有忘記感謝幫助他們的人,這是一種多么高尚的品質啊!他們互相摟在一起,彼此鼓勵,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獻給這些堅強,懂得感恩的孩子們。一曲終了,他們走下台,人人的臉上都掛著淚痕,我的鼻尖也酸溜溜的……《感恩的心》聽過許多遍,然而這次的聆聽,真正打動了我,當我聆聽這些孩子的心聲時,感受到了他們鑽石般清澈透明,純樸的心。同時,我也祝願所有在地震中受災的人們儘快重建家園,開始美好的新生活!

關於聆聽的作文精選三

窗外,雨打芭蕉:簾內,一燈如豆。掬一杯淡淡的清茶,握一本宋詞,獨守一場靜謐淡定的夜。

曾幾何時,我是不喜歡雨的,總認為那雨景那雨聲那雨情皆是矯情的產物,過於嫵媚,過於纏綿。如今,當我已脫去稚氣,看問題不再那么片面時,我發現雨其實妙不可言,獨有韻味。漫步細雨之中,柔情萬千的雨絲兒撫摸著臉頰,像是媽媽輕柔的手指,那是愛之韻:聆聽暴雨之聲,讓心中惱人的不快隨著傾瀉的大雨遠去,煙消雲散,那是暢之韻;品味雨後之景,窗外一片清新怡人,乾淨柔和,嗅著純淨的泥土香,思忖著心中最單純的一簾雨夢,那是純之韻。難怪古人言: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聆雨聽淅,聆雨聽淅……

雨中最妙的便是聆雨聽淅。古人觀雨風情萬種,卻不知聽雨也獨有一番韻味。撐一把小傘,靜穆在雨中。閉上雙眼,只聽大雨嘩嘩,仿佛一首雄壯磅礴的交響樂,使人內心跌盪起伏;只聽小雨淅瀝,驀然想起白居易筆下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不禁心頭為之一震;睡前聽雨聲,隱隱約約的淅瀝,朦朦朧朧的滴嗒,仿佛一曲輕柔緩慢的催眠曲,不一會兒便進入了溫柔而冗長的一簾雨夢;醒來聽雨聲,不免低頭嘆息昨夜夢裡花落知多少……雨聲切切,雨聲幽幽,雨聲如溪流,雨聲如瀑布,雨聲嘩啦嘩啦,雨聲滴嗒滴嗒,雨聲淅淅瀝瀝,雨聲纏纏綿綿,聆雨聽淅,一切妙在不言中……

低頭品一口清茶,茶已微涼,看一眼宋詞,書頁已被風吹亂,我起身去關窗,呵,雨下得更大了。我索性立在窗前聆雨聽淅……

聆雨聽淅,看盡雨中煙雨朦朦;

聆雨聽淅,聽盡雨中淅瀝雨聲;

聆雨聽淅,思忖著雨中一簾雨夢……

聆雨聽淅,聆雨聽淅……

關於聆聽的作文精選四

雨停以後,可以聽到“滴答滴答”的,雨水滴落到地面上的響聲,清脆的可愛。細細傾聽,會不由得聽出一種水滴石穿的毅力;靜下心來,會聽到心臟的跳動,抑揚頓挫,仿佛在展示著一種生命力,“撲通撲通”,一刻不停地,於是,傾聽中對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其實上帝從小就賦予了我們一雙耳朵去傾聽瞬息萬變的世界。剛出生的嬰兒,不會用語言,用靈巧的雙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卻懂得靜靜的聽,用他們那雙好奇的小耳朵感知世界、認識世界。而我們在漸漸的長大,卻開始冷落自己的耳朵,開始以自我的聲音覆蓋雙耳所能聽到的別的聲音,於是忽略了生活,忽略了許多美好。

以前讀到過一篇文章——《睡蓮花開的聲音》。6個十三四歲的失聰少年中,只有一個叫丹的男孩,在幾次接受治療後仍沒有恢復聽力。然而,負責照顧他們的露西卻交給了他醫生不能給予他的東西。在一個美麗的清晨,他們來到了美麗的茵夢湖邊,湖邊上有大片大片的睡蓮,還未綻放。太陽漸漸升了起來,他們照露西的吩咐,安靜地合上了眼撫摸著花蕾。太陽升起的那一瞬間,每個男孩——包括丹,都清楚地感到花瓣輕微的振動和爆開時輕微的“叭叭”聲。原來,花開也有聲音,但如果不仔細傾聽,誰都會將這美麗的響聲忽略掉。那次傾聽,給男孩帶來了信心——對生活永不消退的信心。

或許,生活中最需要的就是一次靜心的傾聽。剛搬到現在的小區時,最聽不慣夏夜的蛙鳴聲,很吵,常常讓人徹夜睡不著覺。於是聽到這些聲音便捂上耳朵。一到夏夜,就會把窗關的死死地。可在那個月夜,月光似銀紗,輕輕地灑在屋裡。夏夜很寧靜,心情也像如水的月色。忽然聽見一聲蛙鳴,不由地皺了皺眉。可不久,整個夜晚變熱鬧起來了。耳畔充盈著蛙鳴聲。其實細聽,也不是很煩人,或許還有些動聽呢!節奏很明快,也許是青蛙家族在開露天音樂會呢!不知不覺間聽入迷了,突然發現,這原始的音樂中夾雜著大自然的清新。

其實,我們生活的世界一直很美好,只不過沒有被發現罷了。或許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傾聽,就會聽到生活在慢慢豁達起來。

傾聽,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保持一個最美的姿勢——傾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