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奮鬥為話題的滿中考滿分作文

奮鬥之心,道古論今,奮鬥無界限,萬物皆奮鬥。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奮鬥為話題的滿中考滿分作文,歡迎閱讀。

以奮鬥為話題的滿中考滿分作文1:

今天是我這學期中最為重要的時刻——領成績單的日子。太陽公公似乎為了鼓勵我們,給予了我們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我慢悠悠走地到座位上,表面上一臉輕鬆,其實心頭有一隻小鹿在砰砰砰的亂撞!

慢慢的,教室里的人到齊了。不一會兒,休業式開始了。教室里原本吵鬧的像菜市場似的,一下子平息了下來。當“全優生”的名單出現在大螢幕上,大家都是一臉嚴峻、緊張的神情。我激動地尋找自己的名字,嘴裡一直嘀咕“菩薩保佑,菩薩保佑!”

突然,我的目光盯著三個黑字:童陽瀾!我頓時全身就像被電了一樣,僵住了。我有點懷疑起我的眼睛來,於是,我又看一遍,沒錯是我!我差點跳起來,小聲的尖叫了一下,喊道:“太棒啦!yes!yes!我是全優生誒!前幾天的努力果然沒白費!”

我不禁回想起那時的“嘔心瀝血”來。

我拿著語文書,一遍又一遍地讀著要考的重點內容。讀完後,我又拿出課堂作業本,很有力量地讀,因為我知道期末考試的準備可不能馬虎!

語文OK了,我接著做幾張數學試卷。“沙沙沙”我的筆尖在試卷上不停的抖動,草稿紙被我用了六七張。最後一道題啦!加油!我在心裡為自己打氣。“完工!”我興奮的叫道,媽媽循聲而來,幫我批改了作業。改完了,一張一百分,另一張九十八分。哈哈,我有些得意了。

漸漸地,我支持不住了。讀了幾個英語單詞就打哈欠,眼皮像是有千斤重!這時,媽媽說:“好了,你也複習得夠累了,早點睡吧.”我倔強地搖了搖頭。心想:再堅持一下,還有科學沒複習呢!y於是,我不顧媽媽的勸阻,繼續進行複習.

是啊,沒有奮鬥和努力,就不會有成就,又何談快樂呢?我們要記住: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不勞而獲,所以我們不能守株待兔,要奮勇前行,才能馬到成功。只有真正做到這樣,快樂才會與我們同行!

 以奮鬥為話題的滿中考滿分作文2:

下發零摸成績的那幾天是班裡同學最老實的時候,昔日裡在一同歡笑的同學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笑臉,出去一問其他班同學的分數更是目瞪口呆。而班主任也做出了一個決定——放學後前二十名留下。說實話,這三年我們已經訓練出來了,考試後的“會議”總會如期而至。面對老師那張熟悉的臉和那張久唱不衰的“唱片”,我呆呆地看著那扇和我的心一樣破碎著的窗戶,那扇我一抬頭便可以看到的窗戶,而心卻透過窗戶的裂縫飛到了3月15號的晚上。

那天晚自習回家後看著晚報上的《漫步雲端》,媽媽問我怎么心血來潮寫這樣一篇作文,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善於表達內心感情的人,但既然她已經知道,我也無須隱瞞。

“還記得大年初三那天要回家的時候我又跑回舅媽身邊嗎?”媽媽點點頭,我繼續道:“我當時特想告訴他讓高曼姐等我,等我去找他,但是……”

“你為什麼不說呢?”媽媽已經猜出了我當初的做法。

“我不知道”順嘴冒出了這樣的一句話,隨後便是嗓子莫名的堵,眼睛莫名的濕,直覺告訴我,那是淚。

忽然一下子屋裡安靜了許多,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出奇的靜。我不知道如何打破那異樣的氣氛,將書從書包里拿出來又放進去,也不知自己在做什麼,只是捫心自問:憑零摸這點兒分兒怎么去找她?那個夢想是否依然存在……

我依然重複著拿書、放書的動作,就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封信,一封升入初三時朋友阿恆寫的信:

曾經的我們,是追求理想的莽撞少年,而此時的我們,心上有了一塊石頭,請相信:我不會放棄,就讓我們在這最後一年再拼一把!——無論最後是輸還是贏……

剎那間,我似乎懂得了,明白了。腦海中突然想起了一個名字——李曉夢,這是小時候自己起的。而現在,再16歲這個容易做夢的季節,我也會插上夢想的翅膀,再拼一把,因為總會有一個聲音在耳邊迴響——

再拼一把,無論最後是輸還是贏!

 以奮鬥為話題的滿中考滿分作文3:

《極限人生》是爸爸在暑假中推薦給我的一本自傳體小說。這本書曾讓我幾次熱淚盈眶,我從來沒有想到,我們人類忍耐的能力、求生的能力、求知的欲望竟然可以達到如此極限!

小說主人公“石痴”的原型就是作者朱彥夫本人。他1933年出生於沂蒙山區的沂源縣山村,因家貧如洗,一天學都沒有上過。1947年,“石痴”參軍,先後參加過100多次戰鬥,身上負了10多處傷,立過3次功,先是在淮海戰役中傷了腿,既而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成了“肉軲轆”、“冬瓜段”的朱彥夫仍然覺得自己是戰士,不能讓國家和人民就這樣養著。他開始拚命地鍛鍊生活自理能力,在無數次失敗之後,終於學會了吃飯、學會了穿衣、學會了裝卸假肢等,還學會了認字寫字。在民眾的推舉下當上了村支書,一乾就是25年,帶領村民很好地改變了小山村的面貌。我的第一點感受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應該像朱彥夫一樣,想著為社會奉獻些什麼,而不是索取些什麼。主人公“石痴”是在保家衛國的戰鬥中致殘的,是國家的功臣,完全可以理所應當地讓國家養著。但他覺得如果那樣,還不如死了的好。

我的第二點感受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像朱彥夫一樣,自強不息,做到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石痴” 作戰勇敢,在戰鬥中失去了雙手、雙腿,從部隊復員後一度生活不能自理,後來,通過刻苦訓練學會了自理。寫這本小說時,作者先用嘴咬著筆寫字,口水順著筆桿往下流,因為沒有手擦,稿紙全被口水弄濕了,字都看不清了……經過無數字的反覆練習,掌握了用兩隻斷胳膊夾著筆合力寫字的本領,並寫出了這部長篇小說,被稱為“中國的保爾”。“石痴”是人不是神,他的身上既有人性的優點,也有人性的弱點,他也曾在痛苦中徘徊過,也在失意中彷徨過,但最終還是戰勝了自己,挑戰了人體的極限,挑戰了人生的極限。

以奮鬥為話題的滿中考滿分作文4:

小和尚覺得逆水而游的魚很傻,而老和尚卻指著水中的枯葉說:“只有死去的東西才會享受隨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適。”老和尚的話多么有哲理啊!我們的人生就像那些魚,如果不努力奮鬥,逆水而游,生命便如一潭死水,終會發臭,乾涸。只有一刻不停地奮鬥,我們的生命才會有意義,才能讓生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愚公移山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講的是愚公憑藉自己頑強不息,堅持奮鬥的精神,感動了上天,移開了門前的兩座大山。有人認為愚公很傻,一大把老骨頭了,還去幹這不著邊際的事。我卻覺得他的行為非常值得肯定,他起初並不知道上天會幫助他,他只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奮鬥,用殘餘的生命為子孫後代做點事。為什麼愚公能如此堅決?因為他相信,只有奮鬥,才會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才能讓後代過上好日子。

古今中外,有許多名人也具有這種奮鬥精神,他們一生拼搏,到生命終結也不願放手。著名的雕刻家米開朗琪羅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兢兢業業,除了一點吃飯和休息時間外,他都在工作。他一生雕刻的作品不計其數,個個栩栩如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他不停地奮鬥,去世時手裡還握著刻刀。他的精神何其可貴,一生努力拚搏,進取向上的他堅信:奮鬥,讓生命開花。

若無愛迪生的不怕困難,勇於實驗,怎會有今天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電燈;若無伽利略的努力奮鬥,鑽研真理,怎會有後來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若無王羲之的刻苦練字,專心致志,怎會有入木三分的名家真跡存在?

奮鬥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有的人吃不了這個苦,萎靡不振,不願向前,寧願像那枯黃的落葉一般,隨波逐流,享受死的安逸和舒適。而有的人卻能勇敢地面對前方的種種困難,堅定的向前,向前,再向前。他們不服輸,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奮鬥創造奇蹟,用自己的雙手去實現願望。

我們都是新一代的祖國棟樑,應該以頑強拼搏的精神去迎接未來的挑戰。努力奮鬥吧!讓我們的生命開出美麗的花朵,讓我們的祖國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