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節的來歷250字

尊師重道是中華傳統美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教師節的來歷250字,歡迎借鑑參考。

關於教師節的來歷250字一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

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東昌部長和方明共同簽發的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送中央宣傳部。

1984年10月,萬里、習仲勛等中央領導對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的請示圈閱。

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

1985年1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中國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關於教師節的來歷250字二

說起關於"教師節"的倡議,樸實坦誠的王梓坤教授實在說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來,就仿佛一件很平常的事兒自自然然就發生了一樣。但是,這位從井岡山革命老區的一戶貧農家庭走出來的院士內心深深的教師情結,卻讓一切變得清晰了:王梓坤教授從國小一直到大學都受到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愛,當一名教師是他從小的心愿。當他23歲從武漢大學畢業後,義無返顧地選擇到南開大學當上了夢寐以求的教師。教師也就成為他一生的事業,他曾經有當選天津副市長的機會,卻辭而不就,在1984年5月來到全國最高師範學府——北京師範大學擔任校長。

那天是1984年12月9日,王梓坤校長一早起來,“突然”有了給教師設立節日的念頭。

關於教師節的來歷250字三

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當時,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雖然,這個教師節的誕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但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鑒於“六·六”教師節是教師自發組織設立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1939年決定另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也作為教師節。由於各種原因,教師節實際上逐漸銷聲匿跡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師應該有自己的節日。"教師節的最早創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這樣說。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當天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關於教師節的來歷250字四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 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後又將教師節改為8月27日(農曆孔子生日)。

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 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1951年全國教育工會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確認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 日,教育部長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發表書面談話,宣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動員全社會尊重教師,提高教師的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特別是各地教師的多次提議,以及各地開展尊師活動的經驗,國務院於1985年1月11日,向全國人 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關於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的議案。同年1月21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同意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

關於教師節的來歷250字五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曾宣布“五一勞動節”也是“教師節”,但實際上並未如願。

中,教師被貶為“臭老九”,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階級鬥爭對象,社會缺乏尊師重教的氛圍,一些“白卷英雄”反而受到追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但尊師重教仍未很快形成風氣,毆打教師的事件時有發生。

1981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在接見參加全國中國小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與時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方明和教育部副部長張承先交流設立教師節之事,他聽取兩人建議,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起來,寫報告請示黨中央。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建議以馬克思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1984年4月,萬里、習仲勛等中央領導對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另一份“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圈閱。

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中央和國務院原則上同意建立“教師節”,建議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批准頒布。

1985年1月,時任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會也通過了這一議案。1985年9月10日,成了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師節,至今已經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