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職教育的徵文

親職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與基點。良好的親職教育有助於我們的健康成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寫親職教育的優秀徵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親職教育的徵文篇1

小的時候,孩子就像一個未成行的泥巴,而作父母的,就要把一灘泥巴,雕刻成一件藝術品。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這塊泥巴也漸漸有了形狀,漸漸的,便越來越堅實,而難以雕琢。甚至有時候,這塊泥,就不聽使喚了,即使再怎么捏,也無法捏出自己想要的,就是這么的冥頑不靈。如果這個時候,再進行那些早該進行的教育,已是為時已晚,根本就是過時了。

那些從小養成的惡習,當然也就很難糾正,甚至於一些十幾年前養成的壞習慣,早已深入骨髓,一時間真的很難改正,這自然就是個失敗的例子,必然也是可怕的。教育孩子除了在兒童期十分重要外,在過渡期那時更加重要。尤其是一個孩子向青春期過渡,不僅是生理上的變化,也更是心靈上的變化。

在這一時期,孩子便形成了人生觀和世界觀,更有了自己個人的主見,由於兩代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背景,自然就難以躲開代溝,就有心靈上的矛盾和衝突,為了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災難,就要教育。萬事德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規範。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則,讓自己去作為孩子的榜樣,去相信教育的真實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教育,說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么,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說實話,不撒謊,而父母自己卻常常說謊,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說慌。

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會很難過,會學著說謊,從此不信任父母,對父母懷著疑惑的態度。這種教育又怎么能成功。教育還要貼近實際,從現實出發,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渺茫的幻想。教育只要有效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冠冕堂皇,只要平平淡淡。而且貼近實際的教育更能使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接受。

每一次,孩子都能按父母說的去做,每一次爽朗地答應,沒有一個人會不高興,但如果太飄渺的教育,太華麗的教育,孩子可能無法一下子全部接受,甚至每一次都做不到,很可能,他會難過悲傷,誰願意呢?一個好的父母,沒有一天是不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可能要說的話很短,可能也只有一兩句,但著一兩句話就能說上三四天。雖然對孩子而言,可能心煩,可能羅嗦,可能聽厭了,但對與沒一位父母而言是苦口婆心,只要孩子能聽進去一句,哪怕再說上一個月又何妨。

教育對於孩子是每時每刻每地都需要的。父母應把每天要講的,都印在孩子心裡。即使孩子不接受,也要不知不覺地讓字字句句印入孩子腦海中,讓他們時時刻刻想起父母的忠告與不厭其煩的教育。也有時候,單靠口說的大道理已無法牽制住孩子頑固的心,就好像一頭髮了瘋,沖向懸崖的公牛。在這個時候,適當的懲罰,那也是同樣很有必要的。當然懲罰的同時還要孩子認錯,要心服口服。認了錯之後,當然就不能太過分,應該像朋友般的,與孩子好好地聊一聊,彼此相互溝通了解,父母應在這時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以後改正,以身作則,給孩子在這時候教育是很好的時機。

關於親職教育的徵文篇2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今天你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習慣會來養你;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習慣,最多只能擁有一份工作,而如果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他擁有的是一個系統、一個模式。工作只能親力親為,而模式則能自動工作。中國親職教育網L,XB(h| a6|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每個家長都使出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我的心得是:要從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生活由一點一滴的小事組成,那就從點滴小事做起,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

1、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要求女兒每天晚上8:30前必須睡覺,早上7:00前起床,從而保證充足的睡眠,這個習慣女兒從國小一年級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勤換衣,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

3、養成有計畫花錢的習慣。女兒每周可得零花錢10元,但必須在專用記帳本上記錄收支情況,比如每次花錢必須記錄清楚用途,金額,結餘額。

4、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現在的孩子偏食現象非常嚴重,女兒也不例外,通過不斷強化教育,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日三餐按時按量進餐,儘量不挑食,控制零食,不買不吃路邊攤上的三無食品,少吃垃圾食品。

5、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買醬油等。最近正在教女兒洗衣,洗碗,從洗襪子短褲開始學習。

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成績是一時的,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終身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的取得則是水到渠成的。

通過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反覆,以及與女兒的不斷溝通,從去年開始與女兒達成一致意見,制定出每周的學習計畫,計畫實施的前階段,女兒會經常忘記,而我經常督促,這個學習計畫,女兒一直堅持到現在,並已基本形成女兒每天放學回家首先必做之事,形成了習慣。

這個學習計畫是:

1、每天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練習1——2頁鋼筆字;聽讀英語20分鐘;寫日記一篇。

2、周六下午:練習毛筆字2——3張;練習素描一幅。

每周根據完成情況,給予獎勵或懲罰,完成好獎勵一本書,完成不好則扣零花錢5元。

正是因為逐步養成的學習習慣,五一帶女兒游景點,女兒帶著紙和筆,將沿途景點一一記錄,為她完成長假日記提供良好素材。

在學校老師、我們家長及女兒的共同努力下,女兒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這些良好習慣將會伴她一生,讓她受益匪淺。但女兒還有很多不好的習慣,需女兒去改變,家長去幫助,老師去指導。習慣成自然,改變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只想讓女兒知道並記住:

每天改變一點點,那就是成功的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那就是成功的象徵;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完善美好的人生。

關於親職教育的徵文篇3

從我呱呱落地、牙牙學語那一刻到現在這20xx年間,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給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時時激勵著我、鞭策著我。如果說國小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么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使我飛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遊在廣闊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無邊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級時,我還不是現在這樣。那時,我不懂得謙讓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寬容他人。在學校,我是老師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卻是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愛的夥伴,就連我這個十足的女漢子也對它由衷喜愛。記得有一次,我就是為了洋娃娃和我的好夥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來到朋友家玩耍,見她家有一個特大號泰迪熊公仔,喜歡得不得了,就執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誰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氣,畢竟從小到大他們都依著我,沒有人會反對我,而她卻敢跟我說不,心裡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氣跟她借了一次,卻又吃到了閉門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氣之下說要跟她絕交,又含著眼淚跑回了家。

回到家,媽媽見我滿臉都是淚,就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我,溫和地問道:“你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剛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講給她聽。本想媽媽會和我一樣,誰知她卻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個問題:“你聽過《牛皋、岳飛問路》的故事嗎?”“聽過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媽媽微笑著說:“既然你聽過,那你不覺得你和牛皋一樣蠻不講理嗎?你覺得你的行為讓人討厭嗎?你覺得應該去道歉嗎?”面對媽媽這么多的問題,我一時語塞了,心中仔細一想,發現自己確實做得不太對,就決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出去一下。”媽媽大概已經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麼了,呵呵地笑了起來。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長的路程,在這一路上,爸爸媽媽是我的指路人,指引著我正確的方向,啟迪著我純真的想像,承載著我最初的夢想……

關於親職教育的徵文篇4

在我5歲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讓我背,其中有兩句話我牢記在心,因為它講的就是親職教育的事,這兩句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和“養不教,父之過”。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很重視親職教育。對我來說,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從小給我講“幼不學,老何為”、“幼兒學,壯而行”的道理;他們是我的啟蒙老師,把我從愚昧無知,一步一步領進知識的殿堂……

我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還有舅舅都是大學文化程度,外婆是退休的國小高級教師,外公雖然沒進過大學的校門,文化程度同樣很高。在我三歲時,他們就開始教我識圖認字,四歲時就讓我描紅練字,並安排我開始學習音樂。可以說我們這個家庭文化氛圍很好,我有著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和健康成長的環境。我現在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學習成績比較優秀。這些除了學校老師的教育外,還得益於我有著良好的親職教育,仔細想想,我有下面幾點體會:

一、我雖然是獨生女,是目前我們家中唯一的小孩,但他們從不寵我,嬌慣我,從我懂事起,他們就每天給我講故事,讓我看圖識字,做一些腦筋急轉彎的遊戲,背誦唐詩等等,從小開啟我的智力,激發我的學習興趣。由於大人們善於引導,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在上幼稚園時,已經能背誦三十多首唐詩,認識二、三百個漢字,就已經能寫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畫畫,記得在姥爺的指導下,我曾畫了一幅《鬧社火》,描繪了正月十五玩社火的熱鬧場面,裡面形態各異的人物就有一百多個,這幅畫獲得了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的金獎;後面我畫的《家鄉美》、《飛上太空》和書法作品《草》都刊登在《西海都市報》上,這些成績使我嘗到了成功的甜頭,很有一點成就感,因此渴望知識的欲望更高了,學習的興趣更大了。我覺得我的家人很會調動我求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這是我特別愛學習的最大動力。

二、我的家人從不給我買零食和玩具,但對我學習有益的東西從不吝嗇。等我長大了一些,基本上能認識漢字時,他們就鼓勵我多讀書,並針對我的愛好,給我買各種少兒讀物。在購買學習用品上毫不猶豫,比如給我買鋼琴、電子琴,給我買筆墨紙硯,給我買其他開發智力的用品等等。他們多次給我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只一次的告訴我多讀書能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水平。通過看書,我認識了豐富多彩的世界,了解了許多科學知識。我體會最深的一點是:通過閱讀大量涉及各個方面的書籍後,在寫小練筆和作文時從不感到費勁。現在,讀課外書籍已經成為了我學習以外的最大愛好,一有時間,就會捧著書看,都達到了“如痴如醉”、“廢寢忘食”的程度,家人說我是一個“小書蟲”。我也覺得如果有一段時間不看書,就覺得缺點兒什麼似的。到現在,我已經閱讀了少兒版的中國四大名著及世界著名的童話、科幻等大量圖書,一些書我甚至看了7、8遍之多。我每天都暢遊在書的海洋中,如饑似渴的汲取著知識的養分。

三、我從小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除了社會的關愛,老師細心的教育外,親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監督,對我的學習和表現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說不定早已耽誤了我的學習。我的家長平時對我的學習和其他方面抓得很緊。每天督促檢查我的作業,給我輔導難題,給我批改作業,督促我預習新課等,使我進一步吸收、消化所學的功課,並對此加深理解,因此在學習中不覺得吃力。雖然我每天玩耍的時間很少,但由於家長合理安排了我的時間,比如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練字、彈琴。形成習慣後,不覺得忙亂,而且覺得充實、輕鬆。現在我除了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以外,還利用業餘時間堅持學習書法、鋼琴和英語,到現在我的書法已多次獲得省內和國內外的獎勵,電子琴已經通過中央音樂學院四級考試,鋼琴已過四級,樂理知識已過二級。在英語比賽中多次獲獎,曾到北京大學參加了全國英語童話劇表演大賽,並獲得一等獎。現在能流利的用英語表演多個童話故事。另外,我的家人還支持我參與校外的其他比賽,有意識的鍛鍊自己的膽識和口才。並在文明禮儀、尊老愛幼、幫助同學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教導。

總之,我認識到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我好,期望我能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我不會辜負家人的教育,我一定要做一名聽話懂事、學習優秀的好孩子。我為有這樣的家庭而自豪,我感謝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