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家鄉不夠好

著名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的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自古以來,關於家鄉的詩文歌曲有千千萬萬,家鄉永遠是人們心中最美好的記憶。

對於美麗的廈門島,我心裡懷著無限的喜愛。我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她的絢爛和綺麗之中。當我仰躺在廈門的這片大地上,仰望天空,我似乎感受到了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熱情。在如詩如畫的里,我時常回憶起在這片土地上的一切。我想起紫紅的三角梅,翠綠的大樹,金色的海灘,廣闊的天空……它們像一條條溪流,在我心裡流淌,他們彼此呼喚著,最終匯合在一起,永存於我的心底。

說起在這片土地上的美景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個素有“海上花園”美稱的“鼓浪嶼”了。那兒也被成為音樂家的搖籃。小時候大人們帶著我漫步在各條小路上,不時地就會聽到悠揚的樂曲傳出,還有海浪有節奏的打著節拍伴奏。一道道音符,構成了那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那優美動人的鋼琴聲、吉他聲、小提琴聲、歌聲,我至今都無法忘卻,耳畔還常常迴蕩著那悅耳的鏇律……

我愛這片土地,這裡有我的歡笑,有我的淚水,有我成長的足跡。我的心永遠屬於我的家鄉,她陪伴著我成長,走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我早已習慣了她的存在。她哺育、滋養著我成長。她早已與我的靈魂融合。我的家鄉,你是多么美麗,多么豐饒。我愛我的家鄉,愛這片土地,愛這裡的陽光雨露,和這片土地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