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一片綠給家鄉

窗外,“玻璃大廈”拔地而起,密布眼前。陽光艱難的地穿過層層阻礙想要把一絲光芒投進我的書房,可是它的努力在高樓大廈的阻擋前顯得很是無助。父母為了讓我能在這裡讀書,不得不搶購了這最後的房子。唉,在故鄉,這樣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故鄉在記憶中總是神秘的,也許是因為那時年齡還小的關係吧,看什麼都覺得很神秘。在我的印象中,我家西面的那座小山,總是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

說它是山,是高看了它,它其實是身高不足50米的小丘。但就是這樣一座小丘,卻有著山的氣質。

還記得國小三年級時的一個春天,我懷著怎樣欣喜的心情,爬上小山,春風中,滿山的小草一會輕盈地捲曲浮動,一會又舒展開來,比畫的還要美。就這樣,每年的暑假那裡就成了我的“避暑勝地”。時間消逝的就是這么快,一轉眼,我的小學生涯結束了。在國小好友們不得不與我道別的那天晚上,我含淚來到這裡,把地上枯落的草葉拾起,放入我關於過去的記憶中。蕭瑟的風兒,讓我領略到冬天的腳步。我念著春天那片碧綠的草地,不禁擔憂:來年還會有那般美景興致嗎?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人生怎么不是這樣?每一個孩子都有挫折,也都將有希望,只要堅韌一時,就能欣喜長久。

一個冬日,我終於放不下這草地,久違的來了。我欣喜若狂,因為我看到了它們,從地下探出嫩綠的腦袋,陽光一照射,草葉碧綠,又恢復了從前的生機勃勃。一個傷感的冬日,被這些隨風搖曳著腦袋的小草輕輕抹去。

一片小草都能獲得重生,為什麼陽光就是無法戰勝並不可怕的高樓大廈呢?那是因為高樓大廈是人為的啊!它們是用鋼筋水泥築成的,是牢不可穿的。

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高樓大廈固然節約了土地,表現了科技的發達,可這些玻璃幕牆帶來的災難又該讓誰來承擔呢?

如果我的家鄉也成了這樣,我會把那些高樓大廈上的燈全都熄滅,我會把玻璃幕牆換成磚瓦石塊,我會在牆上種滿小草,我會還一片綠給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