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50字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著涼粽,一邊欣賞著精彩的龍船比賽,緬懷著古代的仁人志士愛國傳統,立志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學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50字,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50字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說的是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蝦蟹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的場面非常熱鬧,小朋友們也在一起喊著加油,唱著兒歌:五月五,是端陽……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50字篇2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曆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粽,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裡,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涼粽的習俗,是因為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眾劃著名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粽餵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拚搏的呼喊和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為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澳門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50字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的節日期——端午節。

相傳,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反抗壞人的殘酷迫害,於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便組織小船到江中尋找屈原的屍體,同時,為了不讓詩人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餵魚蝦,好讓魚蝦吃飽不去吃詩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五月初五這天叫做端午節。

又因為五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民間有許多跟“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的。人們用藍、白、黃、黑、紅五種線系在兒童的手腕和腳上,稱“長命縷”。小孩子繫上這種線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插菖蒲、艾草等東西,讓這些東西給人們帶來平安;在這一天,大人們為我們準備了水,在水裡放了些艾草,給我們淋浴,希望我們一年不生病。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的,灑下艾草水,把毒蟲殺死。

我的介紹,你喜歡聽嗎?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50字篇4

我的家鄉在海門,海門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每逢農曆五月初五,海門可就熱鬧了。家家戶戶包粽子,門口插艾條、香芪,並在小孩子們的胸前掛上灌了雄黃的香包,據說這樣可以驅邪。

有一年端午節,我看見奶奶在包粽子,便好奇地問:“為什麼要包粽子?”奶奶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傳說在楚國,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因為不願投敵背叛自己的國家,所以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殺。老百姓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掉屈原的屍體,紛紛向河裡投用蘆葉包裹著的糯米糰,漸漸演變成現在的粽子。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大家都要吃粽子。”“原來是這樣啊!”我不住地點頭,“我來幫你一起包吧!”“好啊,等會兒包完了粽子幫我一起打掃房子吧!”奶奶說。就這樣,我們把粽子包完開始打掃房子,然後我們一起去看賽龍舟……

那一年的端午節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