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銅陵的作文

【第1篇】

我的家鄉在銅陵,它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是一座新興的工貿港口城市。

銅陵是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地方,這裡有各式各樣的風味小吃和土特產。我最喜歡的就是太平街的燒餅了。太平街的燒餅,是銅陵傳統名點之一,在銅陵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因產於銅陵縣的太平街而得名,20xx年已成功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銅陵具有典型的民間傳統風味及地方特色小吃。

太平燒餅可與一般的燒餅可不一樣喔!它只有茶杯口一樣大小,黃橙橙的就像燒熟了的螃蟹殼一樣,亮光光的就像剛從油鍋里撈出來差不多。里外共有十八層,層層酥透,外表黃中微帶些焦色,聞一聞香氣撲鼻,咬上一口,又酥又脆的,無論色、香、味都堪稱上品。既是飲茶待客的理想食品,更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太平燒餅的製作方法既原始又獨特,配料精良,工藝講究。選用上等的白面為主料,以菜油、豬油、大蔥、八角、芝麻等配料,經過和面、推酥、包心、壓片等多道工序後,再放入燒餅爐中,貼在爐膛壁上,選用優質的木炭火烘烤。要經過大火和文火燒烤工序,兩次燒烤才行。二次文火燒烤特別講究,火力當“文”則“文”,當“武”則“武”,不可大也不可小,燒烤時間不能長也不能短;燒烤出來後還要放在爐台的四周“捂火”不可讓其一下子冷卻,經過這些特殊的工藝出來的燒餅才能酥鬆香脆,美味可口。出爐後完全冷卻的燒餅,放在嚴密的容器罐里儲存,可以放置三個月不變味。

這就是太平街的燒餅,怎么樣?是不是都要流口水了呢?快來這裡買些嘗嘗吧!

【第2篇】

“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看到這兩句詩句,你大概能猜到我的家鄉了吧,沒錯,她就是美艷動人、與時俱進的古銅都——銅陵。

天井湖公園是我家鄉的代表性景點,同時也是國家4A級景區。它因天井湖得名,湖內有一口天井,井水總是比湖面高,因此也稱之為奇井。

天井湖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美,就像一位妙齡少女慢慢成長。瞧,春姑娘戴著花環,穿著五彩繽紛的蕾絲裙向我們走來。這時的天井湖清晨總是籠罩著薄霧,婉如一位待嫁的新娘,水面波光粼粼,波浪柔和地拍打著岸邊,唱著歡快的嫁曲。小草偷偷冒出頭來,左顧右盼,向波濤問好。垂柳剛吐露新芽,柳枝隨著歌聲扭動,跳起舞來。我不禁想起一句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天這位小伙手捧鮮花,熱情似火地追著春姑娘而來。湖面在炙熱的陽光下像鑽石一樣晃眼,一個個大圓盤襯著荷花躍出水面,夜晚,青蛙在圓盤上開起了演唱會,蜻蜓快樂地停在圓盤上聆聽,岸邊的綠絲絛隨風輕舞為青蛙鼓掌,好一個夏日的演唱會。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陣細雨落到湖面,我感到了陣陣涼爽,原來是秋奶奶給我們送豐收的果實來了。岸邊一片金黃,風兒一吹,柳枝枯黃的樹葉就像蝴蝶一樣在空中舞動,落入地面,給大地鋪上了金毯。湖面好像鋪滿了黃金,激昂地拍打著岸邊,唱起進行曲。“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說的可不就是這樣一番景象。秋奶奶的老伴冬爺爺笑嘻嘻地向我們走來,他的鬍子可白了,白得都染白了大地、染白了樹木、染白了屋頂。這時的湖面猶如一面明鏡、水天一色,就像是一壺“桃花醉”,那樣讓人沉迷、陶醉。岸邊的柳樹脫下了綠衣只剩下樹幹,任憑風雪欺壓,但它們仍傲立風雪中,像衛士一樣守護著天井湖。此時最應景的非“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莫屬了。

天井湖如詩如歌,宛如天上的仙子給家鄉帶來靈氣和生機。我愛天井湖,更愛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