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是故鄉明為話題的國中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會有個小月亮,每個人都喜愛自己故鄉的月亮。

月是故鄉明作文1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想不到,此時的我,也竟要與月、影為伴。我抬頭一望,白露依舊是如此之純淨,而月也是如此之嬌美。然而,一個固執的聲音卻穿過了我的耳畔: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是啊,儘管有康橋明媚的柔波,儘管有夏威夷熱情的沙灘,儘管有加利福利亞明媚的陽光,但,這些都遠遠抵不上家鄉的那一輪明月。不是因為什麼,只因只有它才能撥動遊子心頭上的那一根弦,而這一根弦,名曰思鄉。

思鄉?是的,正因它,才使得文人騷客們心存餘悸,才使得那原本虛渺的景象在他們的筆下“柔情似水”,才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小調,才有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驚世之作!

月,自古以來,便是家的代名詞。月升月落,時間的流逝,有如白駒過隙,然而,流逝的時光,帶走的是年少的稚氣,揮之不去的,還是心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而今晚,月色正濃,身處異地的遊子們,不知你們是否和我一樣感慨萬千呢?

離家已有些時日了,不知我那年邁的老母親身體是否安好?不知她是否還時常佇立在家鄉的那一座小橋前,等待著她的兒女?

想到這,我的心中一片酸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那能千里共嬋娟的明月,能把我的思念,深深地寄給我的母親。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人用它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而我想說得是“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生苦短,又有多少個月明的日子?人在世,莫在於珍惜每一個有月相陪的日子……

月是故鄉明作文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會有個小月亮,每個人都喜愛自己故鄉的月亮。 ——題記。

月亮這一東西一般會和其他的東西陪存,兒時,我什麼也不懂,也不知道月亮到底是什麼?

喔!月亮是圓圓的,著名作家季羨林曾是這樣形容的:“最多的是與山和水,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我們這裡湧現出了許多有名領導的人物,有王瑛、劉伯堅等,我還清楚地記得

那次,班會講的是:要向王瑛學習,做一個樸實的巴中人!,這一學期考試過後,我們學校還組織五年級的同學在劉伯堅紀念杯那裡掃墓。從小,我就想自己長大後一定要成為一名國際記者,夢想離我越來越近,就好象在我的面前,我堅信,世上沒有可以把人難到的,只要自己去努力。

我喜歡,獨自在故鄉里望著月亮,我也想過,月亮和山有聯繫嗎?原來,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月亮從來不同山聯繫。這正像蘇東坡說的:“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這種,我是沒法想像的。 我還記得,我離開我的故鄉時,我還是象往常一樣看月亮,在我不斷與故鄉的月亮對比下,讓我感到萬分失望,世界是那樣的廣闊,月亮也是千變萬化,但異鄉的月亮永遠比不上自己家鄉心愛的小月亮,雖說,這裡只離故鄉20多千米,但它讓我覺得遠離了故鄉多少“萬里”,我的心頓時飛了起來,我的小月亮,我管走在那裡,我永遠忘不掉你!沒過幾天,我便回到了故鄉。

月亮給我印象之深,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河水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數頃,我的故鄉可算是賞月之地呀!看見這一景象,我便高興地笑了,難道這不能讓人不顧而樂之嗎?後來,我給自己取了個好聽的筆名,叫月亮小孩,意思是說,不管在那裡,都要記住家鄉的小月亮;也還要記住王瑛、劉伯堅等的黨領導人和以前的革命先輩。

月是故鄉明作文3

讀著李白的靜夜思,品著余光中的鄉愁,不經意間,又是中秋,又見月兒圓。人生彈指一揮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永恆的是天上的月,變幻的總是那月下的芸芸眾生。真是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悲嘆今年的中秋,已不見了那汶川大地震,印度洋海嘯中喪生的幾十萬生命。明年的此時,也許又有人因釣魚島戰爭而再也見不到明年的中秋月!

月本無情,有情的是我們。月本無心,有心的是我們。古往今來,騷人墨客,無不揮毫潑墨,痴情吟詠。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雄豪。一尊還酹江月,人生如夢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無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博大……月亮,是國人不死的詩魂,少男少女們戀愛時的紅娘。

世上本沒有故鄉的,只因為有了他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又是最相思的節日。身在他鄉時,那故鄉的美,故鄉的情,竟然像被發酵了一般,魂牽夢繞,難捨難分。故鄉的那些點點滴滴,便也如發酵池的酒一般,咕嚕咕嚕,活躍起來,不安份起來,散發出醉人的芳香。這便是鄉愁。

鄉愁是什麼?不過是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責罵,爺爺的冰糖葫蘆,奶奶的爆米花,還有那外婆橋……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濃濃的鄉愁。刻骨銘心,揮之不去。有網友在部落格里說:只有辣椒,才能解胃的鄉愁。說這話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貴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們的鄉愁大多是大米飯。北方人到了南方,他們的鄉愁也許就是麵條和饃饃。

中秋月,故鄉明。明月是同一輪明月,中秋也是同一個中秋,並沒有什麼差別。有分別的是我們自己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當我們背起行囊,頭也不回地走向遠方,經歷千辛萬苦,去尋找心中的樂土,去尋找理想的天堂。有一天驀然回首,卻發現“踏破鐵鞋無覓處,那人原在燈火闌珊處”!天堂就在心中,樂土就是故鄉。我們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來如此。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人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慨嘆,人人都有思鄉情結。

“那故鄉的山,那故鄉的水。那故鄉的風,那故鄉的雲。”那故鄉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費翔深情的歌唱,在耳邊迴響了20年,仍然新鮮,沒有褪去半點顏色。故鄉的親人,老人們要落葉歸根,少年們急著要走向遠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標。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故鄉的美,美在明月。曾見過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見過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鄉低矮的小石頭山上升起的明月來的有韻味。“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明月,煙渚,瀟湘。小橋,流水,人家。岸沚汀蘭,茂林修竹,月夜風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動,月色清淺,人約黃昏後。故鄉的美,美在詩情畫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過柳宗元永州八記的人都知道,那種美,是攝魂蝕骨,見過一次,一輩子都無法走出的。不信,親自來看一看,被勾掉魂兒可別後悔喔。

在城裡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沒有見過月亮了。只有很少幾日,看見聊聊可數幾顆星,還有一個有圓盤盤,在摩天大樓的夾縫裡。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沒有什麼亮光。閃爍的霓虹燈,明亮的的路燈,還有那萬家燈火,悄悄掩蓋了明月的光輝,把月兒藏了起來,好讓我們迷戀她們。記得小時候,在鄉下,住瓦房。那時沒有電燈,點的是煤油燈或茶油燈。燈光暗黃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燈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燈光太小了,且並不能長點,點久了媽媽要罵的。於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螢火蟲放在瓶子裡,讓它們發出美麗的光來照明。因為沒有燈光,晴朗的天氣里,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時的星星也仿佛分外的多,月亮也分外的明。月光清澈,明淨。月夜也常常朗照,猶如白晝。我便常常在月下讀書寫字,那種幸福感,是沒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月下看書,甚至連最小號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纖毫畢現。如今,竟然連月亮都看不見了。真是貧時快樂無窮,富了反而失去快樂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燈。只有在四周的光熄滅時,它才會亮。

又是中秋,又見月圓。中秋是一個浪漫,溫馨,祝福,思念,團圓的日子。世上最遠,莫過於心。世上最大者,莫過於心。世上最近者,亦莫過於心。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願天下所有芸芸眾生,都團團圓圓,快快樂樂。

今年,我卻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經很老了,想想還能陪他們過多少箇中秋節,已屈指可數。不禁心裡悽然。還是打個電話,問候一聲吧。父母,卻滿不在乎。好像還有幾百年似的,仍早出晚歸,勞作不息。想那年少時,在那青瓦紅牆的小院裡,與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餅,賞明月。那時的月餅,一人只一個,餡也只有白糖的,外殼粗糙得很。吃在嘴裡,窸窣作響,卻感覺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時光,溫馨、美好。現在已經是在夢裡了,可望而不可及。說句孩子氣的話:再也沒有那么好吃的月餅了,再也沒有那么純淨的明月了。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最美的中秋永遠只是在夢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記憶里,成了我今生最珍貴的財富。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是故鄉明作文4

一直覺得那些描寫相愁的作品過於嬌情,什麼“月是故鄉明”之類的過於虛假,等到自己真正離開了那個生活了二十年的城市,漂洋過海來到海南後才懂得原來明月不過是一種寄託,而真正縈繞於心,讓人刻骨思念的卻是那裡的人和溫馨。

“家是什麼?就是有個人點著燈在等你”,如今再讀高曉松的這句話,竟有熱淚盈眶的感覺,仿佛眼前浮現了熱熱的飯菜,耳邊響起了絮絮的嘮叨。那些溫暖是一個人住校生活無法感受的,無論室友多好,環境多美都驅除不了那種內心深處的寂寞。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那是怎樣的場景?枯藤老樹昏鴉的形單影隻,小橋流水人家的屬於別人的溫暖,一個人寂寞著,一個人懷念著。

說不清自己懷念的是什麼?是和朋友在KTV的肆意還是在山頂喝醉後的眼淚;是在電影院十指緊扣的溫馨還是生日抱著他哭的信賴;是一群人圍著火鍋時的快意還是一個人在家環抱自己時一個電話的寬慰……只知道自己的心中都被一種名為懷念的情緒充盈著。

記憶中那座美麗的城市承載了太多歡聲與笑語:結伴穿梭大街小巷尋覓好吃的,奶茶吧坐著安靜的聊天,酒吧了真心話大冒險的刺激還有那些年一起奔跑一起闖禍的歲月……

夜闌人靜時的思念,一個人時的寂寞,是否每一個在異地的人都會有一些奇特的思緒呢?

夜靜了,抬頭看著那輪明月,又想起了那句“月是故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