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作文五篇

月是故鄉明作文

故鄉月兒明,故鄉月兒圓,故鄉的月兒伴我成長。我的家鄉德惠,雖然地方不大,但是人文景觀也不少,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格外熱情,如今的生活可稱得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小的時候起,我就聽爺爺奶奶講:“德惠呀,原名是張家灣,從天橋下來,走上100多米,就來到了這裡。當時,商店裡的物品十分單一,家家戶戶的擺設也都幾乎一摸一樣,生活整日裡平平淡淡。

到了我們這個年代,和以往可是大有不同。先別說家鄉鱗次櫛比的樓房,單就說說琳琅滿目的超市,當你一進超市,光是一樣物品就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紅的,綠的,真是應有盡有。年輕的母親在給孩子挑選著造型精緻的玩具,父親則在為孩子試新上市的款式新穎的衣服,到了過年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說說知心話,打會兒撲克,幸福的生活真是其樂融融!

節日的廣場上,更是熱鬧非凡。皓月當空,月光如水,廣場旁邊也是車水馬龍。只見一位十八、九歲的青年,正在參加射擊比賽,他先用手帕擦了擦手上的汗,再用手握住qiāng,接著瞄準了一頭移動的野豬,只聽見“啪”“嗚--”兩聲。“子彈”打中了,大家都在旁邊歡呼為這位“神槍手”喝彩!故鄉月兒圓,圓了家鄉人民幸福的夢;故鄉月兒圓,圓了家鄉人民對美好明天的憧憬!

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故鄉的月兒是那么的亮,那么的明,那么的充滿了神奇的夢幻……

月是故鄉明作文二

又至中秋月圓時。

中秋前夕,一家人像往年一樣喜聚在一起,品月餅談理想,良辰美景,共度佳節。這樣快樂熱鬧的節日,大家都是歡喜激動的,可是心裡卻牽掛著他——在大洋彼岸求學的大表哥。

“他在那個遙遠的國度還好嗎?他如果能回來給我講講那裡的故事該多好,他如果能回來陪我玩該多好。異國他鄉的飯再好吃,也比不上故鄉的味道呀……”我看著豐盛的飯菜,想念起了大表哥,想起了每次吃飯都會給我講好多故事的大表哥,想起了每次回家都會陪我玩的大表哥。

“這個味道超兒最愛吃了,如果他在一定要給他嘗嘗,”舅媽一邊吃月餅一邊念叨,美味的飯菜掩蓋不住她對兒子的思念,“也不知道他在那邊能不能吃到這么好吃月餅,那裡的月亮也像這裡一樣圓潤可愛嗎?他身邊有沒有朋友陪伴,會不會很孤獨呀!……”

舅媽正念叨著,電話鈴卻響起來。電話里傳來我們熟悉又期待的聲音:“媽,中秋節了,你們都還好嗎?”“好,大家都在呢!別擔心我們,好好學習呀!”“放心吧,媽媽,我們這裡有很多中國同學陪著一起過節,熱鬧著呢!”“喔,這就好。你從那邊看到的月亮也像中國的一樣嗎?”“好像有點暗。月是故鄉明嘛。”……

有了大表哥的電話,大家似乎得到了一個意外的驚喜,我的心情也明朗了許多。雖然沒有和他說話,但是知道他在那邊一切安好,我也為他

高興呢!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接到海外來電,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與歡悅呢?大表哥雖然身在他鄉,但是大家心連在一起,不也是一種團聚嗎?幸福,有時候可以很簡單……

夜,漸漸深了。大家的臉上也有了朦朧的醉意和困意,我卻毫無睡意。獨自走進屋裡,倚在窗前,抬頭看明亮夜空。乳白色的月亮,是那樣的皎潔又富有神秘色彩,上面斑斑駁駁落下了幾個黑點,那是大表哥寫給我們的思念嗎?我睜大眼睛去看,卻又似乎看到嫦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身影,柔美淒涼,似乎在訴說著多少婉約動人的故事,孤獨的身影不禁讓人黯然神傷。

漸漸的,我發現月亮的周圍升起了淡淡的煙雲,像絲帶一樣環繞在月亮周圍,將月亮籠罩,漸漸升騰……我突然覺著這瀰漫的細長的煙雲,好似一根長長的電話線,在月圓夜為我們傳遞了一份海外遊子對祖國的思念與祝福,它連線了我們與大洋彼岸的大表哥,讓我們手拉手抱成團,心心相印——心中有月亮緊緊抱成團,豈不是另一種團圓呢?心靈的完整,即使身在他鄉,只要有一顆熱愛故土的心,思念親人的心,豈不美好?

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作文三

農曆八月十五,一輪圓月緩緩地爬上山頭。昔日蒼白的月影更加蒼白了,望著那歸途的路,月亮似乎也在等待遠方的遊子回家,只留下幾抹殘輝照耀大地,慢慢地移動。

在台北郊外的一座富麗堂皇的別墅里,寬闊的陽台上,坐著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將軍,他滿頭銀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裡含著淚水,他那顫抖的手中拿著一塊未咬一口的月餅,它似乎很重、很沉,同月亮一般重、一般沉。他望著月亮,嘴裡念念有詞,心靈的雨花好像在飄灑,飄過前面的小山坡,飄過金門列島,飄過海峽,飄到了那塊他魂牽夢縈的土地——大陸,那是他出生的地方。故鄉的親人在乾什麼呢?他們一定在燒菜,燒很多很多的菜。堂前的供桌上,放著祖先的靈牌。每年家鄉的父老鄉親都要進行一次祭祀,讓這些祖先“回家”與親人團圓。他們可知道,海峽的另一端還有一個他,正等著回家。

望著故鄉的方向,心靈的時間在逆轉。記得兒時,做了祭祀後,一家人圍坐在桌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弟妹歡聚團圓,享受著天倫之樂。那燈光也是這么相疊著,卻是那么溫暖、那么和諧。桌上放著一隻土製的炭爐,爐上坐著一口鍋,把菜放進去熱熱,吃一口,肚裡就暖和和的。飯後,一家人坐在涼台上,每人手中都拿著一隻和月亮一樣大小的月餅。他把玩著,雖然沒這么好吃,但得到的是蜜一般的甜,怎么也捨不得吃掉。至今,他還記得當時的夜景,朋亮是那么的圓,就像初升的太陽光芒四射,金黃的月光像媽媽那略帶紅暈的臉。月光毫不保留地灑向大地,撫摸著他,那么柔,那么順。年少的他幼稚地說了句:“這月真美!”

“是的,故鄉的月最美,最明!”從思念中拔出來的老將軍不由輕嘆了一句,緩緩捧起月餅猶如捧起故鄉的月,輕輕地咬一口,慢慢地咀嚼著,好像享受著故鄉月的那份柔情。

月是故鄉明作文四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常理,讓我不敢有絲毫苟同。或許是作者那日精神抖擻、壯志滿懷,才吟下這豁達的詩句吧!自古秋就是一位幽怨深深的姑娘——悲而涼!

故鄉那扇熟悉的門,不知道被緊閉了多少春秋。門口黃葉簌簌飄落,在地上積了厚厚一層。那棵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桿,任風所左右,發出吱吱的聲音。於是,我將這所有的一切都珍藏記憶,不敢有絲毫的差池,以致使“故鄉的面貌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因為今朝此去又不知幾時能歸,只恐“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八月十五應是花好月圓,而今卻只能“千里共嬋娟”。遙望明月,思念故鄉,為那頭的母親送去我輕輕的祝福。或許她也在做同樣的動作吧!思念故鄉成了我們的共同的主題。於是,故鄉之家就成了我們之間的情感結點。

月是故鄉明作文五

每一夜,當我仰天望那一輪明月,便會想到在別的地方看到的月,回憶著,卻怎么也不如眼前的這故鄉的明月。偶那個是一輪明月,卻給我截然不同的感受。

在中秋月圓一家人的團聚是一種幸福,在人團圓的時候有月亮的陪襯是一種樂趣。不論怎樣,那一天人的笑容也是是最甜美的,同樣那一天的月亮最美,最亮。在月光的照耀下,回家的路很亮,使我不會迷茫。故鄉的月,總給我一種安心的感覺。這種感覺正是是我所熟悉的。在熟悉的小路上走著,感受著帶著故鄉的熟悉的月光,浸透著故鄉的一草一木,浸透著故鄉的人們的心,這實質是一種溫柔的舒緩。在這樣的月光下,總有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東西湧上心頭,似冰般的水透徹了我的心。

這故鄉的明月,在它的洗禮下,我明白,故鄉的月有著故鄉的愛,是別的地方所給予不了的,我想:“月,還是故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