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墳頭是故鄉作文

大半生漂流浪蕩,雖然我在故鄉沒有一文錢的資產,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故鄉在我心頭的分量卻越來越重。剛才,又一次去騰訊空間看了回《我的童年我的家》,突然明白,我魂牽夢縈的故鄉,原來就在伏龍山腳,在武陵深處山清水秀的那片原野,在我母親安息的地方。

不然,我怎么會每年,才入冬,離春節好遠好遠,就思想著去看我母親,就盼望著除夕之夜去母親墳前,向她訴說,向她訴說一年的過往和艱辛。

其實,在兒子心中,母親墳頭,就是自己一片心靈的安詳之地。可以寄託我遙遠的思念,可以撫慰我無助的遊子情懷,可以讓我思考人生提升自己的生存質量,甚至還可以如教堂一樣,接納我的反思和懺悔。

我明知道母親早已經一無所知,從我放下她冰冷的手的那刻起。可我依然一天勝似一天地熱切嚮往著,嚮往著一年一回的除夕跪拜。今天我終於明白,自私的我,其實就是以這樣的虔誠,來為自己曾經的不孝求得一點心安,為自己在武陵深處尋一塊私密的可以寄託情感的淨境。

如果說,是我這自欺欺人的專注與執著褻瀆了母親的墳塋,那么,這三百六十日的掛念與嚮往又該作何解釋?

一如母親生前我離她而去一樣的執著,今天,浪跡天涯的我卻更加執著地把母親墳作為自己對故土對親情甚至對人生的熱切依戀。也許,從我痴醉地放縱情感的角度上說,致齡仍然是不孝之子!

——關山萬里情萬里,母親墳頭是故鄉!

渝懷鐵路幾年前就穿過龍潭大壩,從母親墳前經過。母親墳,比鐵路高出約50米,直線距離也不過200米。每天,重慶至廣州方向的列車十多分鐘一趟,可以說是車水馬龍。兒子無論走到哪裡,只一看到鐵路,就會想到,這兩條冰冷的金屬線,可以一直延伸到母親面前,延伸到我夢中的故鄉。——是鐵路,帶給我更迫切的思念,也給我慰藉。而母親,想必每天看著腳下飛快的車來車往,在數十趟望穿雙眼的失望中,一定如生前一樣的寬恕我,“沒來就沒來罷,定是兒子太忙”。

——母親如生前一樣的寬厚,滋長了兒子的懈怠。

除夕的傍晚,輕煙繚繞中,龍潭壩田壟間的農家有閃爍的燈火,遠遠近近的莊戶已經有鞭炮炸響,巍巍的伏龍山下,三三兩兩上墳的後生在留下閃閃的燭火後,也都次第回家團圓。這時,便是我最幸福的時候。——只有在這樣靜謐而熱鬧的除夕之夜,我才可以回到母親身邊,跪在母親前面,就我們倆,常常還有兒子,我們仨,我們在自己心靈最深切的地方,享受著這份凝重無比的幸福,一種以四海為家的遊子的幸福。像我的生命一樣,這樣的幸福,仍然是媽媽給的!

——陰陽兩隔親情依舊,歸期遲遲母愛如昨!

母親墳頭,我最最親切的故鄉情節,她就像一塊磁石,無論我走到哪裡,都在她的引力之中;她更似遊子心中的太陽,無論漂泊千萬里,總以她為圓心。

再有兩月,又是除夕,20xx的除夕。今年的冬似乎比往年更寒,可我已經熱切地期盼,期盼著第九次與母親在一起的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