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家鄉的作文兩篇

篇一:描寫家鄉的作文

我的家鄉,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早晨,太陽像個羞羞答答的小姑娘,悄悄地升上樹梢,散發著柔和的紅光,周圍映紅了一片,只聽得細微的流水聲。漸漸地,紅光中慢慢透著橘紅色,然後是金黃色。這時,樹梢上的太陽眨眼間就跑到了山頭,小溪這時就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把它的美麗一覽無遺地展現出來。陽光輕輕撫摸著小溪,小溪不知疲倦地流淌著,偶爾遇到一塊大石頭,一股水流便分道揚轆了。小溪像一面鏡子,透過它看到水底一塊塊粗糙,稜角分明的石頭,有時遇到大一點的水流,把石頭翻了個滾,便露出大片滑溜溜的青苔。不巧濺起一點水花,一粒粒晶瑩透亮的水珠砸到小溪中,它的四周泛起一層一層的微波,慢慢擴散,越來越淡,最後一點痕跡也沒有了,溪水照樣唱著歌兒向前流去。

還有那山,遠看,是連綿起伏的輪廓上面輕輕罩著一層朦朦朧朧,虛無縹緲的霧。來到山腳,往上看,一片厚實的綠。不時還有一陣清風吹過,弄得樹冠搖來擺去,發出 沙沙 的聲音,這難道不是大樹吹的動人的樂曲嗎?綠中有時會帶點淡淡的其他鮮艷的顏色,是那美麗的花朵,如同一匹綠色的布點綴著各種各樣的顏色。移步上山,踏上雖說有些泥濘的山道,路邊儘是一叢叢綠中帶黃野草。

嘰嘰嘰 天空突然掠過一片密密麻麻的黑點兒,伴隨這嘈雜的鳥叫,向地面撲來。喔,原來是一群麻雀。它們有的輕盈地降落在樹枝上,高聲啼叫,有的落到菜地里,展開雙翅,伸伸小腿,滿足地晃著腦袋,有的也許還沒玩夠,還在半空中飛翔。那山上的樹呢,更是婀娜多姿,有的挺直了腰板,像一個個衛士,有的俯著身子,像一個個駝背的老爺爺。

忽然,聽見了淡淡的水聲,只見一條細細的,小小的溪流,好似瀑布一樣,傾瀉而下,像倒掛的織布機,源源不斷地織著布,在正午的陽光下泛著金黃色的光,像鍍上了一層金, 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篇二:描寫家鄉的作文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髒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里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髒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里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閒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裡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髒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髒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衝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膠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里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髒嗎?村里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髒,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