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紅旗渠的一滴水優秀作文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從小我就經常聽爺爺奶奶哼唱,他們說這是有關紅旗渠的歌,但是我對它的印象還是模糊不清,不就是一條渠嗎?有什麼值得唱呢!最近幾天一直聽老師講紅旗渠的故事,講我們紅旗渠的當代傳人的事跡,我才知道了那是一條“幸福之渠”,我才知道在美麗雄偉的紅旗渠背後,還有一段振奮人心的故事。

我昨晚又纏著爺爺給我講紅旗渠的故事,爺爺說,我們林縣山多地少,土薄石厚,鑿井無泉,引水無源,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然而就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下,我們林縣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造了雄偉壯觀的紅渠;爺爺說,修紅旗渠正好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由於工程大,施工環境差,技術裝備簡陋,資金和物資短缺,他們每天只有6兩糧食;爺爺還說他們每天在工地上幹完活後,都需要跑到十里之外的公社食堂去吃飯,每天中午和下午都是一碗野菜湯和一個野菜窩頭,晚上只有一碗清得像水一樣的湯;但是爺爺說,這些困難並沒有屈服他們,勤勞勇敢的十萬林縣人民苦戰了十個春秋,靠自己的雙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公里的紅旗渠,創造了歷史上偉大的奇蹟之一。我們林州人民終於結束了“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噩夢。 這就是偉大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助、無私奉獻”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通水四十多年來,我們祖輩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不僅改善了我們林州用水難的問題,還送走了艱苦的歲月,迎來了幸福的生活。最近我們學習了《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我知道了市委書記鄭中華要帶領我們林州人民搞三年大會戰,重修紅旗渠,我無比興奮,是啊!無論是傳奇人物李廣元,還是桃花嫂子申蘭英,無論是慈善家萬福生,還是石板溝支書郭變花,他們都是在執著地守望著自己的精神家園,書寫更為壯麗的當代傳奇。他們不就是當代紅旗渠精神-----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鬥不息的最好見證嗎?

對比一下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富裕的年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時,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我們小學生就像紅旗渠里的一滴水,我們要爭做紅旗渠精神的小傳人,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是林州的未來和希望,一定要接過紅旗渠的精神火炬,讓偉大的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用累累碩果去創造我們更加美好的林州,譜寫我們林州更加壯麗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