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追夢初三記敘文800字

夢,是沙漠裡的一滴甘露;夢,是悲傷失望中的一句安慰。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描寫追夢的作文吧!

追夢800字記敘文篇一:

追夢是個漫長的過程,而其間為了實現夢想,必然要付出許多。而我的夢想,要實現也許很艱難,但是,追夢路上,有她的陪伴,我將不再孤單。

認識小璃,大約是一年前的事。

是她主動找到了我,想和我認識,我見她與我同齡,便和她聊了幾句,然而,令我們都感到驚異的是,原來我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後,又發現,我們同樣都學過笛子和古箏,甚至連性格都極其相似。

大約這就是緣份吧,我和小璃很聊得來,後來,就開始了長達半年多的通信。雖然我在上海,她在山東,可這完全無法阻擋我們的友誼。在一次的信中,我提到了將來的夢想是考上復旦,但立刻我又否定了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畢竟那太不可能了。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的來信熱情而歡快,用一抹亮色將我的內心照亮。她說,這也是她的夢想,她與我相約,四年後,在復旦的校園中相見。

而彼時母親卻嘆息道:“她可要比你多考很多分呢!依我看,復旦畢竟太難考了,其實,考上華師大也很不錯……”

我有些彷徨了,我明白,母親是對的,別說是復旦,就算是她建議的目標,也需要莫大的努力。

可是,我卻不想放棄!

追夢的路這樣漫長,這樣艱難,可是卻像是有魔力一般,叫人不捨放棄。小璃的追夢之路比我艱難得多,她都未曾輕言放棄,我又如何能夠!

回想與她相識的這一年,我們都在成長,從一開始連郵編都寫錯,郵票都不會貼,到現在自己寫信封,自己去郵局寄信。起初我收到信總要拖好久才回,後來在小璃的催促下逐漸能自覺立即回信,進而在其他方面也不再拖拉。我們在信中互相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然後互相提建議,分享學習的方法,寫的信也逐漸篇幅變長,越發有條理。就這樣慢慢各方面都不斷進步著,每進步一點,是否就離夢想更近一點呢?

我想,我們的四年之約,我們的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吧。

在考場上寫下這段文字時,我忽然在想,小璃,現在的你,也許在中國另一頭的教室中奮筆疾書吧,也……在追夢之路上努力著吧。

加油!對小璃,也對我。感謝你,讓我在追夢的路上不再孤單,不再躊躇。願四年後的我們,在夢想的學府相見!

追夢800字記敘文篇二:

一張金色的樹葉緩緩飄落,我才突然發現秋風為我翻開了人生中新的一頁,踏著秋風的腳步,我走進箇舊二中的大門,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涯。

萬事開頭難,一點不錯,開學的第一天,等待我們的就是軍訓。很奇怪的天氣,暑假兩個月來,箇舊的雨似乎沒停過,可就在這軍訓的第一天,天居然放睛了,讓我們看到了久違的太陽。乍見陽光的驚喜很快就讓汗水沖的一乾二淨,在強烈的陽光下,我們與太陽搏擊著,汗水順著臉頰一滴滴流下,背部濕了一大片。一不留神,調皮的汗水溜進了乾澀的嘴裡,鹹鹹的卻又帶著一絲甜味,一如我們軍訓的味道。

在汗水與淚水的交織中,白天很快過去了。夜,是那樣的寧靜,勞累之後,我們在璀燦的星空下沉沉睡去。夢裡是家中暖寬敞的衛生間,是飯桌上香噴噴的油炸雞腿,是伏在媽媽身上撒嬌……突然,一陣清脆或者說是尖利的哨聲在劃破了夜空的寧靜,然後這聲音久久在天空迴旋,緊接著就只聽到一陣陣匆忙的腳步聲,隨後又是一片寂靜,原來同學們已經站好了隊。月光淡淡地散落大地,我看到每個人臉上都是濃濃的睡意,可是“軍令如山”啊,我們只好揉揉眼睛,跟上教官的腳步,踏上了夜的遠征。抬頭看看,藍幕似的天空中,星星更亮了,也許是我們的英姿讓它們笑開了懷!

站軍姿、走齊步、擒敵拳和拉軍歌,軍訓的這六天,點點滴滴,不僅是苦,更是樂。烈日下,我們鬥志昂揚;風雨中,我們抬頭挺胸;拉歌時,我們壯志豪情。我們的付出換來了方方面面的肯定和自己的讚許。

看著和我們一樣站在雨中的,如嚴父般的教官和慈母般的老師,再看看已被雨水打濕卻巋然不動的同學,我突然明白了:生命的價值不在於站在哪個位置上,而是要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創造出價值,是啊,成功不在於你選擇怎樣的人生方向,而是在這個方向上你是否努力過,是否真心的追趕過自己的夢。

別了,軍訓,這六天,在烈日和暴雨下,我的青春如此的多彩。此刻的我,回到校園,又將向著我的大學夢奮力追逐,追逐,永不言棄!

追夢800字記敘文篇三:

捷運上的人們面無表情,冷漠的看著窗外繁雜的海報。空調放出的冷氣讓我不由得打戰,周圍沒有我所認識的人。

忽然,我聽到了她的聲音,那是一個女孩,唱著一首未知的歌。

她的聲音是甜美的,充滿著一種溫柔的味道。

她的聲音是美麗的,沒有修飾,卻非凡脫俗。

我陶醉在其中。事實上,在場的所有人都陶醉了,只覺得走進了山林幽草,潺潺流水,鶯歌燕舞,陽光清幽,叢林深處,小鹿的碎贏斑朔迷離,歌聲是她的腳步。溪邊幽谷,野花生機,歌聲是她風中的低語……

這一定是某位明星唱的。我如是想。可是,誰又能唱的這樣純真?

她過來了,確切的說是坐在輪椅里被推這來的——她不是明星,不是著名藝人,她,只是一位輪椅的殘疾藝人。

擁擠喧噪的人群中突然不由得騰出了一條小道,正好容得下輪椅通過,人群中突然寂靜了,看著她,看著她的輪椅,看著推著她走的另一位殘疾人。一位阿姨拿出一點錢,給她,她不住的說“謝謝”。緊接著,一位,又一位,幾乎所有的人都獻出了他的愛心。她的“謝謝”連成了片,帶著她的哽咽,連成了一首歌,不過,這首歌比所有的歌都更為美麗,更為持久……

推著她的,是一位大概四十歲的中年男人(應該是這個女孩的父親),個子很低,頂著一頭蓬髮,布滿溝壑的臉上寫滿了生活的艱辛。一身素衣廉價也並不十分乾淨。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腿,細弱的仿佛撐不起自己的身體,顫巍巍的呈X狀,一步一步的挪動著,仿佛每動一步都要用盡全身的力量。

一父一女,一老一少,都是殘疾人,卻同樣承受了生活的艱辛。後面的旅客看著他們,眼裡的滿是尊敬。

我沒有看清那個女孩的臉,卻記得她一頭清爽的短髮和嘴角永恆的微笑,記得她的歌聲,她的“謝謝”以及她的美麗……也許是她的殘疾、擋住了她成才的道路。也許是她成功的一瞬偶然失去了她行走的能力。可她,能否行進在藝術的道路呢?我想會的,這次到達北京,也許就是要用行動,織布她的成才夢……

一站到了,他們的背影也越行越遠,我看著他們,直到他們的身影迷失在人群深處,那支歌卻還在我心頭曼舞……

追夢800字記敘文篇四:

曾經駐足在操場邊上,痴迷地看著籃球在那群玩伴手裡跳躍飛舞,活力四射,我卻不能走近;曾經在月朗星稀的晚上,聽著室友鼾甜的夢語,伴著他們幸福的睡相,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夢。

我的夢在哪裡?我很迷惘。

父母寄予我太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兒子出類拔萃、卓然不群。我也曾有這樣的心志,刻苦學習、心無旁騖;修煉品行,處處用心。可是當我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微小失誤連父母都不寬容,我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苦悶的對象時,生活的色彩便在我面前一點一點地消失了。每天一樣的飯菜,每天一樣的課堂,每天走同一條路,每天都是灰色的心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平淡無味,我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是個孤獨的行者!

考試以後,別的同學都如釋重負,狂奔到球場釋放青春的活力,我卻一人獨坐在教室,望著窗外秋意漸濃的景色,不禁悲從中來。成績怎樣不願去想,只感到滿心裡都是惆悵、落寞、淒涼。毫無鬥志、百無聊賴,只好選擇去圖書館尋尋覓覓……一本一本,包容著智慧與思想,知識與真理的巨著呈現在眼前。我漫無目的,一冊一冊地翻閱著,終於一則故事牽住了我的目光:有一次一名新聞記者問大文豪蕭伯納:“蕭伯納先生,請問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何在?”回答是富有啟發性的:“這很簡單,假如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高興地大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反之,如果對著這個瓶子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觀主義者。”故事看完了,我思緒翻騰,我不就是那個悲觀的人嗎?

辦完借閱手續,帶著那本書走出圖書館,走在校園的小路上,仿佛身旁伴著無數智者。我微笑著與迎面而過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老師或同學招呼致意,走到操場的一角,在一塊草地上坐下來。夕陽將餘暉慷慨地拋灑在整個校園,在這緋紅的天幕下,眼前是一幕又一幕朝氣蓬勃的畫面。

許多的煩悶在那個傍晚煙消雲散,我理解了父母對我的期盼,也明白了我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不是矛盾衝突的,鬥志又重新在心裡點燃。我不是個孤獨者,我是個追夢人,在追夢的路上,我重新把樂觀裝進行囊,將晚霞織成信心披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