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初一敘事作文

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只有對生活細緻觀察的人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現初一敘事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發現初一敘事作文篇1

中秋節那天,媽媽叫我和她一起剝芋頭。

我和媽媽一起剝完芋頭後,剛洗好手,就覺得手特別的癢。於是,就用手撓來撓去,結果惹來了更大的麻煩——不但沒有止癢,而且越來越癢,身上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正當我狼狽不堪的時候,卻發現媽媽沒有撓痒痒,就著急地問媽媽:“媽媽,剝了芋頭後,你的手怎么不癢呢?”

媽媽見了,笑著對我說:“你快去把手洗乾淨,在爐子邊烤一會兒就不會癢了。”媽媽剛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水龍頭旁,把手又重新認真地洗了一遍,然後又趕緊跑到煤氣灶邊,小心地打開火,又把火焰調小了些,連忙伸出手,烤了起來。哎!真的!過了二三分鐘,我的手居然也一點不癢了。

我的手雖然不癢了,但我的心裡起了一個疑惑,感覺痒痒的:“為什麼剝完芋頭後,手會發癢呢?為什麼把手弄濕了,在火上烤一烤就不癢了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又好奇地問起了媽媽。

媽媽看著“好問”的我,有些不知所措起來。她摸了一下我的頭,搖搖頭,說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說,這個方法是單位的同事告訴她的。

聽了媽媽的話,我想:我一定要揭開這一個迷。於是,我不聲不響地坐在電腦前,上網查起了資料。

喔,奧秘終於被我揭開了。原來剝芋頭後,芋頭中的乳白色粘液會滲出來,在這個粘液里含有一種叫皂角甙的物質,這種物質對人的皮膚有刺激作用。會使皮膚發癢。如果洗芋頭後,手發癢時,用火烤一烤,皂角甙的結構遇熱也會被破壞。刺激性就消失了。看到這裡,我恍然大悟。

是呀!一次“家務”勞動讓我發現了一個奇妙現象;一次“麻煩”使我明白了一個科學道理。大千世界真是奧妙無窮啊。

那天,我吃著糖水芋頭,覺得特別的香、特別的甜。因為,這些香噴噴的芋頭不但是我勞動所得,而且,從中我還學到了新的知識。

發現初一敘事作文篇2

今天,蔣老師到我們去學校的小花園裡尋找發現。

一進花園,首先看到的是草地,碧綠碧綠的,像一塊巨大的綠手帕。邊上還有一些小野花,有藍的,有綠的,零零星星點綴著,好像給綠手帕繡上了一圈花邊。

接著,我又發現了一株月季,上面結著不同顏色的花,有紅色和黃色的。輕輕地摘下一片,摸一摸,軟軟的,柔柔的像一塊絨布。再輕輕地放在鼻下聞一聞,一陣淡雅的清香撲鼻而來,好舒服呀!月季花像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在草叢中,婀娜多姿,真是美麗極了。

旁邊有一棵碧綠的柳樹,微風吹來,柳條隨風飄揚,像是梳頭髮呢!柳條很長,上面有許多小巧玲瓏的葉子,像是辮子上扎著的皮筋。嗯?緊挨著的樹叫什麼名字?喔,原來它叫冬青樹,像一個綠色的大圓球,葉子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一叢叢,一簇簇,像是在竊竊私語呢!在它前面有一棵很像楓樹的樹,雖然現在沒到秋天,但有的葉子卻火紅火紅的,像一把火紅的小扇子,有的葉子青里透紅,在陽光下,異常耀眼。

我轉過頭,看見了一棵樹,忙跑過去,摘下一片葉子細細端詳。呀!沒想到這片葉子上居然長著幾棵“青春痘”豆豆們挨挨擠擠著,有的葉子上只有孤零零的一個,有的拚命要往另外一個豆豆身上擠,好像要和它交朋友似的。我可奇怪了:我從沒見過上面有豆豆的的葉子,這樣吧,我把豆豆扎破,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呢?我用鉛筆把豆豆扎破,裡面竟然鑽出一隻小蟲子,在葉子上跳來跳去,似乎在慶賀自己的新生,這可把我嚇壞了,忙把葉子扔了。

突然我發現地上有隻小螞蟻不停地快速地走來走去,我想逗一逗它,於是用一片葉子擋住了它的去路,沒想到它爬到了我的褲腳,我氣呼呼地把葉子當成了掃把,把它掃飛了出去。

小花園真是個景色奇異的世界!

發現初一敘事作文篇3

星期天的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到陽台,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我看見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一片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是要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分別在哪裡呢?一連串的問題便在我的腦中浮現。

我跑到客廳,問正在看書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去親自實驗一下呢?”我一拍腦門,說:“對呀!我怎么沒有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親自實驗一番。

蝸牛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我決定採取“用各種食物實驗的方法”來測試蝸牛。我先找來白菜葉子。饅頭和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這下可以斷定,蝸牛是大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第二次實驗,蝸牛爬行為什麼會留下長長的一條線?我首先把蝸牛抓上高處,等它的頭伸出來時,我摸它的底盤,可我的手還沒摸著它,它縮回去了。我心想,這蝸牛可真是“膽小鬼”!我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泄氣。這是,爸爸走過來說:“事情還沒有做成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有了,有了!”我高興的手舞腳蹈,我用一塊尖石頭小心翼翼地敲破了蝸牛殼,抽出那塊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下面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麼東西?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東西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的鼻子,就拿來一片白菜葉子。只見蝸牛伸出較長的一對觸角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呢?我取了一片樹葉,又拿了一片差不多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隻蝸牛面前,由於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鼻子可派上了用場了!只見它用小觸鬚碰碰,便知道哪個是樹葉,哪個是白菜葉子了。

通過這一連串的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而且還明白了一個十分深刻的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