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風的徵文:家風正民風純政風清

習近平總書記17日在春節團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千萬萬家,家國兩相依。一玉口成國,一瓦頂乃家。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闡釋了家與國的關係,聽後倍感親切。家和萬事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有一老如獲至寶……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的重要軟實力,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璀璨不絕的基本基因。

今天,隨著社會價值多元化,社會競爭激烈,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作為撫慰心靈的溫暖港灣,更顯其獨到的作用。家是《靜夜思》中那舉頭望去的一輪明月,是《楓橋夜泊》時的夜半鐘聲,是《涼州詞》里期盼的春風。所以,“春運大軍”懷揣一份孝心和鄉愁,翻千山渡重洋也要在除夕回到家裡,哪怕那是幾間寒舍、一縷炊煙。中國人對家的深深印記,是中華文明深厚積澱的折射。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就著一場紅紅火火的春晚,消弭了離鄉的酸苦。家的視窗里透著甜。回家過年,這是13億中國人的共同依戀,是全球華夏兒女的共同語言。

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家風起自家庭立足於家庭,其作用可以對社會的進步、人性的升華、民族的凝聚、文明的拓展,都產生巨大而深刻影響的。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風正、行為端,走上工作崗位也往往會盡職盡責。家風不正,難出好苗。反觀那些腐敗分子,舉家貪污受賄者有之,甚至丈夫當官,老婆孩子“賣官”,最後成了真正的“一鍋端”。

國如車,家是輪。傳承好的家風,必然能影響、促進形成好的政風和社會風氣。有良好家風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健康向上、文明進步的社會。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已位於世界第二位,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顯著增長,這些都離不開每一個家庭的貢獻和付出。

同時要看到,我們要贏得國際社會的尊敬,不僅僅只是經濟等硬指標的增大,更要有文明素養、社會風氣等軟實力的提升。在新春到來之際,每一個團圓的家庭,有必要思考和解答以好的家風帶民風、促政風這道歷史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