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不忘初心的高中作文

【篇一】

一次流水的沖刷,雖微不足道,但不忘初心,便可造就沃野千里、魚米之鄉;一縷微風的吹拂,雖了無痕跡,但不忘初心,便可鑄就石林沙海,造化奇觀。大千世界,因有初心而生生不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人生際遇變化不止,不忘初心,樂觀豁達便不曾改變。

於是有蘇軾笑談“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貶謫之痛因他的初心而超然;於是有史鐵生嘆道“命運把我推到懸崖邊,那我就此生坐下,賞煙霞霧靄,唱支歌給你聽”,琴弦之命因他的初心而強韌;於是有巴爾扎克寫道“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多舛之時因他的初心而偉大。

人生並不是如砥的道路,起落悲歡在人生的舞台上從未曾獨幕,而不忘初心之人,便能以樂觀豁達之態,在變化中覓得《菜根譚》中“閒望庭前花開花落”的恆定完美。

夢想碰撞帶刺的現實,不忘初心,操持追求便不曾改變。

司馬遷何等抱負,卻在李陵事件後身受宮刑,身陷囹圄。但他不忘初心,在《報任安書》中寫下:“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像梭羅扛著斧頭走向那密林中的瓦爾登湖畔,司馬遷拿起筆,看似逃避夢想,實則應對現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傾其一生,最後締造了史家之絕唱的傳奇。

生命中橫亘著一條無法逾越的河,此岸是沉淪的現實與徹底的絕望,彼岸是飛升的理想與觸摸未來的強烈熱愛,而不忘初心之人,便能在河中央的小島上持續平衡,心懷夢想,舞於現實,而達始終。

鳶飛戾天,經綸事務,不忘初心,淡泊從容便不曾改變。

昔者,有不忘初心的大臣,懂得在激流中全身而退,在皇帝一杯酒的暗示中,淡然解甲歸田。近代,有居里夫人,獲獎無數卻只沉心科研,初心使她如耀眼的星光,點亮了愚昧的暗夜;如清冽的泉水,滋潤了全世界求知的魂靈;如一部史書,在先賢祠里,記錄著法國和歐洲的繁榮。

夜涼如水,誰彈一曲清高,觸動我幽思情懷花底風來,誰在青山眼裡,洞穿我初心期盼她是勇氣、是動力、也是智慧。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篇二】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是誰說的這句話來著,一時之間,我竟再也想不起。

高考的警鐘從高二期末考結束的那一刻便以長久不熄的姿勢在校園肆無忌憚地喧囂著。整個班級的氛圍似乎依舊是老樣貌,又似乎朝著我不甚陌生的方向發展開去。失眠,成了我高三的朋友。我開始焦慮,開始掉頭髮,開始喜歡一個人獨處,我像是一頭沒有方向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我開始變得不再是我。

班級的牆壁被重新刷得雪白,校園甚至不惜花大價錢給每個班級都裝上了投影儀,有些”變態“的班主任還把班裡的窗簾全換成了大綠色,美名其曰:親近自然。我在這個10*4m的空間裡日復一日地做著怎樣也刷不完的習題。

陸續有人開始逃課,不明白為什麼,每當上課看到一張張空座位的時候,班裡詢問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弱,課間嬉鬧的人開始少了,連以往總是討論美食的聲音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關於數學題答案的爭論聲。

高三,似乎所有的人都變了,變得沉默,變得漠然,變得循規蹈矩,變得一成不變。突然想起以前感動過我的一段話:時間會成就一些東西,也會損耗一些東西,我們時常會犯一點本末倒置的錯誤,為了尊嚴,姿態,亦或,一些其他愚蠢的理由。”所有的人像是一下子成熟了似的,拼了命地刷題,拼了命地晨讀,時間,真的是劊子手,不僅僅拿走了我們的無憂無慮,我們的青春,而且,連激情,似乎都變得岌岌可危了。

日子依舊循環往復著,每一天清晨,我騎著山地車從窄窄的巷弄里穿過,迷茫總在我的胸腔里躁動不安,一個聲音總在我耳邊迴響:你這么做是為了什麼,你想從中得到什麼,你是否已然改變?

我是否已然改變?這個問題我想過很多遍,時光漸老,也許有那么一天,我會變,變得陌生,變得連我自己也認不出來,但此刻,奔跑在高三路上的我,能夠大聲地肯定地說我依舊是那個我,那個懷揣著大學夢想,對待生活熱情如火的我。

我一向堅信《華嚴經》中的一句話會成為現實,那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相信來年的六月,屬於我的那朵花,會傲然地開放於花叢之間。

【篇三】

人們總把緣分未到作為託詞,性格不合作為藉口,然後心安理得地分道揚鑣,最後形同陌路。

倘若有足夠的勇氣,在冷風肆虐昏暗無光的夜幕下、耳畔伴著屋檐滑落雨聲滴滴的迴響,獨自蜷縮在孤獨縈繞的牆角、用冷冰凍的匕首刺入滾燙的胸膛來殘忍地自我解刨,你會發現:你的初心不見了。

初見,就像在平靜的湖面不經意用指尖輕輕一點,就激起了層層漣漪、越來越遠,一發不可收拾。也許在山水迢迢途中,各自背負行囊擦肩而過,卻默契地同時回望;也許是牆裡鞦韆牆外道,行人匆匆飄過卻被牆內佳人笑聲深深吸引,入院求見;又或許是薄汗輕衣透後,見有客來匆匆離去卻忍不住倚門回首。就這一個不經意的凝望,便是眉目相映、兩處秋波暗相送。仿佛下了一場春雨,沉睡千年的花種漸次開放,春風吹過,花兒在枝頭會意地輕輕搖曳、散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

但是,初見的容顏如花美眷總是會在歲月長河中無聲無息的漸漸改變、最終被歷史的潮水淹沒;初見的你儂我儂情意綿綿也會在容顏老去花枝凋零後悄悄地被人淡忘不見。往往,我們在山高水遠相見無期時,會有“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而在柴米油鹽的瑣碎細節磨礪下,從“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海誓山盟走到“相看無一是”的厭棄。正如絢爛奪目的煙花迅速冷卻成灰燼,對方僅剩的一點好化作一句冷寂無奈的“亦已焉哉”。再之後,勞燕分飛天各一方。又總是不厭其煩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每當風起雨落或是雲開花謝時,都會念念叨叨初見的完美、濕了眼眸;無論是聆聽高山吟唱還是細看流水無聲,都會心心想著初見的情思、亂了心智。

也許有朝一日,你會在仰面閉目,聽取風吟中頓悟:“眼因多流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不是因為淚水洗滌、清澈了眼眸,而是在悲哀難過之後你會更加清醒,更能看清無常世事、冷暖人情;不是因為心在顛沛流離的歲月里變得冷漠堅硬,而是在起起伏伏的人生里漸漸有了溫厚的胸懷,學會了以厚處事、溫潤待人。那時,你不會再抱怨聚合離散、嗟嘆悔不當初,相反,你會感恩那一路的陪伴、更加憐取眼前人。偶爾,還會在記憶深處拾掇那點點滴滴,一顰一笑一喜一嗔,然後釋懷一笑。

漸漸明白,年輕時為什麼不能將平平淡淡的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不能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持續那顆心靜若止水。

原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