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記敘文500字

讀書,讓我開闊視野,給我無窮的知識。引領我慢慢地認識這個世界,也教會我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讀書的記敘文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讀書

在面朝馬路的捲簾門底下,搬一把小小的竹椅,墊上軟軟的墊子,坐下來,抬著書看著,偶爾腦內幸福生活,又或抬頭看看急急吹過的風和被風梳理的雲,幸福的生活,可能就是這個樣子。

回家半個多月,什麼作為也沒有。在家一直呆著,也沒有出門,早睡早起,生活規律,吃很多西瓜和桃子,去水庫泡著,偶爾洗洗衣服擦擦地板,和爸爸、媽媽、妹妹平和而愉快地相處,心裡沒有擔心的事,歡樂的,向前的。

整理書櫥,裡面的書不多,席慕容的《槭樹下的家》是突發奇想買來的,翻了幾頁,始終沒有靜下來去好好感受。聽說,她把平常人也都有過的平平淡淡又細緻入微地關愛當作了一杯美酒,細細地品味。渡邊淳一的《紫陽花日記》是因為在書店看過三次了,到快讀完的時候,把它買了回家。岩井俊二的《華萊士人魚》,看得我簡直要相信人的祖先其實是人魚。還有一本高中時候看的《窗邊的小豆豆》,看著封面眼前就會出現小豆豆的各種事跡。安妮寶貝的書我只看了漫畫版的《七月與安生》,“家明,你的眼睛真亮。”就像一道符咒。

其實我並不擅長讀很多字的書,這可能也是這么多年我都沒有讀完《槭樹下的家》的原因。但暑假的這一天,我手上拿著落落的散文集《不朽》,愜意的坐在自家面朝馬路的捲簾門底下的時候,我知道,書帶著我進入了幸福的生活,我最平淡的暑假的一天被書點亮了。

我的讀書故事

歌德曾經說過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

在我眼中,書是知識的源泉;力量的翅膀;智慧的海洋;生命的方向盤。書在我的生活中,是一頓美味的“美餐”。我每天都會去“品嘗”它。書是一個無聲的夥伴,我每天都會陪它一起“玩耍”。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很多書會告訴我們道理。比如:《三國演義》告訴我們古代歷史的故事;《周恩來的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關心天下,關心百姓;《綠野仙蹤》則使我浮想連翩……

我從小酷愛讀書。我有一個專屬的書廚,裡面整整齊齊地放了許許多多的書:有童話、歷史、科學故事、名人傳記……記得有一次,我選了一本《紅樓夢》,就開始看起來。一會兒,我沉浸在書的海洋里。媽媽叫我吃晚飯,可我被書里的一些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媽媽只好把飯菜端在我面前,我一邊吃,一邊看,由於我太專注了,把飯餵到鼻子裡,幸好沒被媽媽發現,不然我的書要被媽媽“沒收”了。記得還有一次,一放學,我就跑到旁邊的圖書館,因為我愛讀書,一直讀到六點半,害得媽媽到處找,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書是我們無聲的老師。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我們隨時向它“請教”;是書開闊我的眼界;是書啟迪我們智慧;是書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要永遠與書為伴。

我的讀書故事

從識字開始我就喜歡讀書,特別是故事書。一讀就著迷,把什麼事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上個暑假,我媽媽在航埠熊熊文具店給我買了兩本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升級版的《同桌冤家》和《暑假奇遇》。我一拿到就恨不得馬上知道裡面的內容,懷著激動的心情,“咚咚”跑回家讀了起來。才讀了一會兒就覺得裡面的內容很精彩、很有趣,不知黑夜的到來。媽媽叫我,我也當作沒有聽見一樣,繼續讀。讀的時候,有時候會覺得很感動,如:《暑假奇遇》里的小非洲說:“我也不吃不喝陪著你餓三天。”讀到這裡,我覺得小非洲是一個患難與共的人。也有時侯會為書里的人感到惋惜、傷心和悲哀。

讀到最精彩的部分,媽媽突然一下出現在我的面前說:“你這個書呆子,不,應該叫課外書書呆子。每天就知道讀課外書。快吃飯吧!”我盛好飯菜,想去房間裡吃,但媽媽不準我去,怕我邊吃邊讀課外書,盯著我把飯吃完。我剛吃完就又回到房間裡精精有味地讀了起來,也不知我是怎么睡著的。

雖然現在媽媽不讓我看課外書,但我心裡還裝著課外書。不過現在我要好好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中拿個好成績。因為媽媽說了,只要我期末考得好,就給我買一整套課外書。我現在要加倍努力,爭取實現這個夢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