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24年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4篇

關於20xx年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一

屈指算來到xx村已12天了。這些天來,走村串戶,訪貧問寒,與這裡的村社幹部、黨員和村民談心、交流、拉家常,收穫頗多。在這裡,人們的生活有貧有富,但更多的是貧困。農民們很辛苦,家家戶戶幾乎都耕種著三十畝以上的耕地,有的還耕種四五十畝,這在我的家鄉及好多農村是少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裡的人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繁忙的生活。

但是這些天來一直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即使生活條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這些鄉親們一個個都活的挺有精神。寫到這裡,我就想起現在的許多城裡人,吃穿不愁,但總拉著一張苦瓜臉,無精打采,生活在鬱悶的世界裡。我們的“上班族”們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面對電腦一臉茫然,好似有無盡的煩惱。

在這裡,我們與貧困戶聊天,他們說有許多寒苦,但他們相信黨和政府,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與希望。我想,這就是他們以陽光的心態面對生活的緣由吧!

九點半時,我們幫扶組的同志們都到齊了。今天我們去走訪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離我們的根據地村委馬主任家還有兩公里。我們向東徒步行走走十來分鐘,眼前出現了一道大坡,這個自然村剛好社坐落在山腰上。放眼向前望去,這裡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樑,山成排、溝成行。我這時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稱可能就是這樣得來。順著山坡土路向下繼續行走了十多分鐘,就到了三社。向下望去,廢棄的莊廓隨處可見,真正像樣的農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見個人影。一路上聽老謝說原先這個社有26戶,現在只剩10戶。我們連走了三戶,但家家都鎖門。

在老謝的提議下,我們徑直來到原村支部書記孫萬發家。走進他家時,他正要出門去收割玉米,見到我們他很熱情地讓我們進屋。看上去家裡條件並不好,像樣的只有一台電視機,上邊還赫然寫著“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收視器”。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說村上有個電視在孫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誰也不願去要回來。老謝說他家在這個社還算最好,以前這個孫書記工作幹得也不錯,青海《黨的生活》還專門報導過他,可是後來民眾反映不好,換屆時沒能當選。攀談中我們得知以前他當過民辦教師,如果再堅持兩年就轉正了。

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在外跑車,收入也可以,但因為他們這個地方條件太差,已過結婚年齡的兒子一直說不上媳婦。他說這個社、包括整個xx村的小伙子們都很難說媳婦,姑娘們沒人願意到這個山大溝深的窮地方來當媳婦。好在他的二兒子很爭氣,現在上天津石油大學,快畢業了,工作已簽約。

談到村裡的工,他說這裡的民眾有條件的想方設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裡的都是最困難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幫助他們搬出大山溝。我在心裡想,xx村也算大村,整體搬遷不太現實,但是通過政府適當扶持鼓勵自行搬遷還是可行的,作為幫扶工作組我們還是多反映吧!

關於20xx年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二

和馬主任一家吃過早飯已到九點了,今天我們的工作計畫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體驗農活,下午到四社走訪農戶,並把村裡的黑板報辦起來。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特別是作為從機關下村的幹部,下田體驗農活很有必要。村委馬主任忙於村裡的工作,三四畝玉米還在田裡,所以我們決定到馬主任田裡收割玉米。

到了田裡,我學著馬主任的樣子掰玉米棒子。雖然小時候幫家人下田勞動,但是老家那邊種的都是小麥、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還是頭一次。不過這活一學就會,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葉上面劃一道口,然後順著那道口子剝開包葉,再把裡面的玉米棒子掰下來,工序就這樣簡單。由於海拔較高的原因,每株只結一個玉米棒子,偶爾也有兩個的,不過其中一個很小。

掰了一會兒後,我的手法越來越嫻熟,速度也很快了。這時,海東農牧局科技推廣站洪站長打來電話,讓我今天趕緊領上昨天我給他說要辦養殖場的村民馬哈比,到民和縣畜牧局補報家庭養殖項目。我一聯繫馬哈比,他正好在縣城。而且我們的幫扶組成員小孟從縣城還沒向村里出發,所以我讓他領馬哈比去縣畜牧局。不一會兒,馬主任夫人也幹完家務活到了田裡。隨後,我們幫扶組的老謝、小羅,還有村支部馬書記都到了,田裡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人多力量大,我們七個人每人占一個壟,一壟一壟掰,馬主任負責鏟秸稈,一下子加快了收割的速度。收玉米不太累,大家又說又笑地乾到了中午。回頭望去,身後金黃的玉米堆越來越多,騰出的空地也越來越寬,很少勞作的原因,大家興奮不已。

下田勞動的原因吧,中午大家吃飯很香。馬主任夫人給我們做的是熬飯,一個個都吃了兩碗,還把一大碟子油餅吃到底了。

下午我們走訪的是距馬主任家所在的二社兩公里多的四社,即小庫土社。這個社是個自然村落,坐落在一社山樑下邊的陰山根,地勢較低,但坑窪不平,莊廓布局雜亂。我們的車歪歪扭扭地行走在村道上,好像在流水似的白土裡游泳,又好像在厚厚的白土塵煙里騰雲駕霧。村民們很熱情,不管以前見沒見過都會打招呼,並往家裡邀請。我們先後走訪了五戶農戶,了解的內容基本一樣。但是今天走訪的一位老農,讓人心酸。

他叫馬索來么,已六十九歲了,家裡只有長病在家的老伴,也快七十了。四個兒子都不爭氣,一個個在外過自己的日子,根本不顧兩個老人,用當地的話說就是“不上路”。為了維持貧寒的生活,這位老大叔耕種13畝地,還當村裡的護林員,管護大家的退耕還林地。儘管如此,但不知為什麼他沒有享受到農村低保。

我的心裡很酸楚,能為他做點什麼呢?我從兜里摸出一百元錢塞在他手心,讓他買雙鞋,因為他穿的鞋實在是太破了。他激動得一時不知說什麼好。我轉過頭悄悄的對村支部馬書記說下次調整低保,一定不要忘了他。

從四社小庫土返回到一社山樑時,時間已不早了。我們把村里簡易的公開欄用墨汁刷了兩邊後,大家一齊動手,劃線的劃線,寫字的寫字,畫邊的畫邊,不一會兒把黑板報辦了起來。黑板報的右下角還寫上了讓村民們抓緊開展秋季覆膜等工作的通知,左下角我用彩色粉筆畫上了一朵紅牡丹,遠遠望去還有點意思。

又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回想起來,感到農村工作雖然苦點,但也十分充實。

關於20xx年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三

今天,晴,很冷。今天原則上呢是應該休息的,但因“整村推進”工作需要,萬林不能休息,全體村幹部繼續上班,領導多次強調“要淡化休息概念”。

早上,我與同事一起整理制度、完善會議紀要、查找重要檔案、幫助村民選房等,陸陸續續接待了不少村民,問清家庭情況,建議選合適的平方,也算是一次小走訪吧。

中午,我與同事們繼續加班,幫村民選房子。下午,我與會計一起核對全村的糧食直補數據,一戶一戶核對,有點疲憊。

空閒時間,我和評估公司人員聊會兒天,漫無邊際的聊到了動物的各種死法。

經過與豬、雞、鴨、狗等“一刀致命”式死法對比,我們討論得出:魚是比較受罪的,人類吃魚的時候,先一片一片把魚鱗辭下來(?cí魚的cí怎么寫呢?),然後將肚子挖開,把一系列內臟掏出來,最後將未死的魚炸至死亡,是經歷“千刀萬剮”+“炸油鍋”2次酷刑折磨!

他們讓我好想想下輩子轉世做什麼,我想了想說:“動物生命很危險,樹木會被砍,那就石頭吧!沒人吃石頭,最多鋪鋪路。”

一位同事說:“石頭也不好,要被挫骨揚飛,燒成石灰!”

我當場石化了……

關於20xx年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四

我帶著辦公室張主任一行來到村里。從園林村,到熊咀村、聶灘村、張新村,行程緊張,看望四個工作組的工作及吃住情況。解決了隊員提出的有關問題。希望大家在市活動辦、市紀委專班檢查中確保不出紕漏。

午飯在熊咀村駐村點吃的。飯後查看有關資料。該工作組組長監測中心支部書記屠禮祥同志是名“老鄉鎮”,農村工作經驗十分豐富。我對隨行小邱說,就是要學習屠書記務實的做法。

上次,我批評過小邱在宣傳方面做了些不切實際的事情。看了熊咀村還有河嶺村的一些做法後,他今天更明白了。我想,機關作風的轉變是必須靠內生力的!機關人在“三萬”活動駐村點上無疑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因為在這裡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城鄉差距,為什麼說“發展不足是**最大的實際”!也是在這裡,可以學會實事求是辦事,摒棄機關習慣了的“大手大腳”不良風氣。

在園林村張主任幫扶對象85歲的老人尹冬寶家,矮小的房屋(僅容一人居住,還是民政救濟資金助建),菜園籬笆門上結著蛛網(說明主人好久未開門入園了),一大盆衣物(老人自己在洗衣),一名70多歲的老婦在陪她閒聊。聽組長介紹,尹冬寶是有兒有女的,只是子女都不願盡贍養的義務。我看了、聽了忍不住心痛,在農村,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的事太多了,可謂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是貧窮愚昧蒙蔽和麻木了他們的道德良心、法律意識。

離開尹家,我掏出兩張百元鈔,交給曹組長,叫他轉交了兩位老人。看著她倆虔誠感激的神情,我無語!城裡人啊機關人,我們只需少抽一包煙,少喝兩杯酒,節省下來可是貧者的救命錢啊!

最新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一

20XX年5月3日 星期日 天氣 陰

從駐長遠村以來已有3天了,我用了2天的時間在村支書何祖強的帶領下跑遍了整個長遠村,相信民眾們也認識我了吧。

長遠村是楠桿鄉海拔最高的村,有劉家山、坨底、沙子清、梁子上、仁神度、會家山、長坪、火石坪8個組,現在就只有沙子清組沒通水泥路了,爭取在今年能把這沙子清這條組路硬化,那樣長遠村將在楠桿鄉率先實現組組通水泥路。說到這裡我不得不佩服村支書,真不愧是縣人大代表。

“長遠村”,這個村名起得好,很有 “現代化”的名字,第一次在駐村檔案上看見這個村名,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在“起跑線”上的村。通過這幾天用腳步丈量下來,事實告訴我,我的第一感覺是對的。

長遠村的烤菸種植起步早,一直以來,種植烤菸收入是當地民眾的主要收入,種植熱情不斷高漲,畝數由以前的幹部下任務變為菸農主動要任務,今年全村的烤菸種植已經達到890畝。今天早上我們去了會家山組的集中育苗基地,看見菸農們有的在翻鏵土地,有的在起壟,有的在疏苗。集中育苗基地里,托盤裡的煙苗長勢良好。書支書囑咐組長何祖國一定要管好苗床里的水。支書說近日天氣有回升趨勢,苗床里的水每天可能會大量地蒸發,要是不及時往苗床里注水,煙苗很可能枯死掉,並且還要注意苗床防毒。看來支書也是技術員啊。

除了烤菸以外,這個村的茶葉也算是“上路”了。就在村辦公樓後面的天家山上,現已滿山都是茶葉。張青山20xx年大學畢業,放棄了在外就業的機會,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籌資承包了500餘畝山地,種植茶葉,現在成了長遠村的茶葉種

種植大戶。天家山就是他的茶場。現在單是茶場的管理就需要10來個人,接下來的摘茶、炒茶再到最終茶葉的上市將會讓更多的村民就近就業。

下午,在回辦公樓的路上,支書還帶我到火石坪組的螢石礦洞前轉了轉。據他介紹這裡的螢石礦儲量豐富,現在已經承包給浙江老闆了,開挖礦石的前期工作已經做好準備。

我在這裡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長遠村各項產業正在“起跑”,相信“後發趕超”在這裡將不只是一個成語,長遠村的小康生活也不一定要“長遠”才能實現,她們已經在朝著小康路奔去。

最新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二

20xx年4月30日 星期三 天氣:晴

前幾次,我們到塔灣村走訪,了解到村裡有不少貧困戶,大部分是因病致貧。我同機關幾位領導商量,到他們家看一看。村委會劉主任領著我們先到了劉敬玉家。老劉不在家,到地里揪蒜苔了。劉主任讓村會計把劉敬玉找了回來。我看到劉敬玉赤腳,身穿背心、短褲,滿頭大汗。瞬間產生一絲同情,一絲憐憫。我說,我們是市外僑辦駐村幹部,來看看你。他面帶感激地說:“也沒啥,就是一個傻兒子把我拖累得不輕”。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個年輕小伙子躺在豬圈邊。劉主任給我們介紹,那是敬玉的大兒子,今年29歲了,幾個月大時,因煤氣中毒造成腦殘。村里看孩子沒救,動員他把孩子扔掉算了,可他捨不得。劉敬玉的老婆是從陝西那邊討來的,智力也不是很好。近三十年來,劉敬玉一口一口把兒子餵養大,卻成了家裡沉重的包袱。二兒子已24歲了,在外打工,也討不上媳婦。聽著劉主任的介紹,看著那如死人一樣的孩子,我感到一陣心酸和無耐。敬玉一個勁兒地說,看看政府能不能要,把他捐給政府算了。我明白敬

玉的意思,也感受到他所承受的常人無法承受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我安慰他:孩子的病時間太長,按現在的醫療水平可能無法治癒,但我很佩服你的毅力與對親人不離不棄的精神,我們幫你想辦法度過難關。我把帶來的慰問品交給敬玉時,他眼含淚花……

走訪劉敬玉家,我內心十分不平靜,甚至感到酸楚,我腦子一直在想,我們如何幫助他走出困境,讓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最新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範文三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三 天氣 晴

和村主任代勝華在鄉里開完會回村里已是晚上10時許。

儘管春天已經來到,但是在這裡晚上還是冷,能聽見風吹的聲音,畢竟這是楠桿鄉海拔最高的村。就像他們說的一樣:這裡一進入冬季時常都是霧蒙蒙的,但是夏天好過,晚上睡覺要蓋被子,電風扇在這裡都難以派上用場。

在回來的路上,代主任和我說,鄉里已經開了好幾次關於烤菸生產的會議,楠桿鄉的支柱產業就是烤菸,要是連這個都抓不好那就談不上要發展,要小康了。

我看了看會議記錄,一是每畝必須栽足1300株煙苗,地膜要全覆蓋,每塊煙地要畫 “圖”存檔;二是繼續推行地膜煙,要求地膜全覆蓋,尤其是地勢高的煙區。三是做好 “一折通”賬號的統計,因為每年總是有菸農的賬號不對導致風險金打不進帳。

回到村辦公樓後我還就“地膜煙”這一問題請教了代主任。在菸農看來“地膜煙”有些麻煩,但是只要解釋到位菸農還是接受的。推行“地膜煙”一是保溫增溫,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和釋放 ,二是保濕使土壤水分蒸發減少,散失緩慢,並在膜內形成水珠後再落入土表,減少了土壤水分的損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 三是地膜還可在雨量過大時,防止雨水大量進入壟體,可起防澇的作用。四是促進生長發育,覆蓋地膜後,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增高,有利於早生快發,促進了煙苗的生長發育。五是減少雜草和蚜蟲的危害。

看來要做好農村工作真的不容易,一要懂得國家的惠農政策,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民眾聽,贏得民眾的信任,二要掌握幾門適用技術,以便在下隊的時候能解決民眾在生產上遇到的問題,促進他們增收。

“乾群連心”沒用這些拿什麼去與民眾“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