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秋為話題的作文題目優秀範文

中秋節,作為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的中國傳統民俗大節,從古至今其內涵是不斷變化演進的。你家過中秋時是這樣的情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中秋為話題的作,供大家分享。

以中秋為話題的作:又是一個團圓之時

又是一個中秋之夜,又是一個團圓之時。

我又一次去祭拜爺爺奶奶,雖然這天陽光明媚,但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走在路上,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仿佛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心中難受極了,來到爺爺奶奶合葬的地方,我將兩束鮮艷的花插上,又用幾張紙錢壓上,再將幾沓紙錢散開,用火點,為爺爺奶奶送紙錢,不一會兒,祭奠儀式完成了。

我們來到家中,用小餐籃裝上月餅、各種水果和餐布就向姥姥家進發了,經過了多半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又經過幾個小時的等待,太陽終於慢悠悠的沉下了西山,我和大家來到了後山的山頂上,我和媽媽把餐布擺好,將月餅和水果一一拿出,我望了望月餅,品種可真多:棗泥的、提漿的、五仁的、紅豆沙的、綠豆沙的、黑芝麻的,我隨手拿起一個月餅,還沒看清名字就咬了一大口,姥姥家有東梁的原因吧,月亮遲遲不出山,等到我吃完一個月餅後,她才悠哉悠哉地走上了夜空的主位。

那皎潔的明月,周圍有著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寧靜的夜晚月朗風清,總會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亮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清幽明靜。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

蘇軾曾高聲吟唱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又是一個中秋之夜,又是一個團圓之時,我們共同慶祝。

以中秋為話題的作:中秋的意境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纍纍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勻,那么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構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以中秋為話題的作:今夜相思你在等誰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熟悉的鏇律縈繞耳畔,一杯清茶放置桌邊,柔美的月光透過薄紗灑向屋裡,斑斑駁駁的月影如夢如幻。又敢問今夜相思,你在等誰?

五年前,我八歲,你九歲,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在海邊無憂無慮的玩耍,游泳、撿貝殼、奔跑、往對方身上潑水、吃冰激凌,沒有謊言、沒有欺騙、沒有煩惱,有的只是滿滿的童真、滿滿的歡笑。溫柔如你、細膩如你、體貼如你,似姐姐一般給予我無盡的溫暖與呵護,有你在,我永遠都不會受傷;有你在,我就有無盡的溫暖與幸福。困了,就可以躺在你的懷裡,伴著甜美的歌聲入眠;無聊時,就可以給你打電話,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會一直一直地陪著我。我們並沒有血緣關係,可是你卻勝似家人,有些連父母都不會講的話,我會毫無保留地傾訴於你。

因為,你是我精神與靈魂的寄託,是我最信任的人。你曾經跟我說:“你隨時都可以找到我。”我傻傻地信了,信地好痛苦,我曾經以為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夠讓我們兩個人分離,但是我錯了。那一天,我十歲,你十一歲,分離即在眼前,雖實在難捨難分,但這份情誼,終究勝不過現實的殘酷。今生今世,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與你就此分離的那一天,也是這樣的一個夜晚,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大很圓,但其越大、越圓,就越清冷孤傲,越襯現實的悲哀。十來歲的我們都還不懂如何掩飾自己內心的傷悲,彼此的哭聲讓彼此心碎。你就這樣地離我而去,那個遙遠的城市和這個充滿了我們無數美好回憶的城市之間的距離,想必便是我們永遠都無法逾越的鴻溝!其實分離,乃人間常事,今年,我已經十三歲了,比起幾年前,我也已經明白了很多事,但為何,永遠都無法接受與你分離的事實,在疲倦了的時候,怎么會有那么溫暖的懷抱讓我依偎呢,又有誰還會再唱那么甜美的歌給我聽呢,我真得好想再見到你啊,但是你與我之間的距離,真得太遠太遠了,遠到再也回不到過去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終了,茶已飲盡,抬頭望月,依舊清冷。淚水不由自主地順著臉頰流淌,輕輕拭去,繼續陷入深深地回憶。

啊,我那永遠的姐姐啊,你可知今夜相思,我在思你;你可知今夜相思,我在念你;你又可知今夜相思,我依舊在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