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軍訓日誌

大學軍訓日誌

8月20日,軍訓前

教官駕到

教官剛進門,全班掌聲雷動。

呵,這位教官嘛,矮小壯實,威風凜凜。明亮的大眼在古銅色肌膚的映襯下炯炯有神。不愧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不錯,第一印象:90分。

教官很年輕,稚氣未脫。可能是第一次面對眾多同學吧,有些緊張。他只是簡單地作了自我介紹,並對偶們提出了幾點要求和期望。說話聲音比較小,支支吾吾,不健談,與其俊朗的外表不大般配。也許教官走的是儒雅路線吧。嘿嘿。第二印象:60分。

期待明天教官的表現!

8月21日,第一天

初“嘗”軍訓

立正、稍息、跨立。

就3個十分簡單的動作,偶們竟練了1天。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感到苦不堪言。

這3個動作,一個人去完成,很容易,而一幫人同時整齊地完成,很不易。

軍訓,不僅是對個人意志的鍛鍊,更是對集體凝聚力的鍛鍊。

今後的軍訓也許會更加艱難。

8月22日,第二天

軍歌飄揚

由於突降大雨,偶們不得暫時中斷了軍訓。

為了不影響進度,教官便教起偶們唱軍歌。

《團結就是力量》、《學習雷鋒好榜樣》、《打靶歸來》……這些在部隊里久唱不衰的歌曲,對於偶們這幫青少年卻是如此地陌生。

偶們聽慣了周杰倫、艾薇兒等人唱的所謂的流行歌曲。在偶看來,這些歌曲能放鬆心情外並無多大益處。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

……

在嘹亮激揚的歌聲中,偶的血熱了,仿佛回到了那熱血奔騰的年代。

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讓紅色的軍歌在心中飄揚!

8月23日,第三天

當兵不易

這是軍訓的第三天。不少學生就出現了不良反應:頭昏,腰酸背痛,四肢無力。面對艱苦枯燥的軍訓,不少同學想打退堂鼓,無奈軍命難違。

“全體立正!站好軍姿!!”教官喝道。

1分鐘,5分鐘,10分鐘……

有的同學開始體力不支,報告聲不斷。

40分鐘後,教官終於下達了休息片刻的命令。

全班臥倒一片。

這就是祖國花朵的體力和意志。

但反觀偶們的教官,卻可以站數小時都紋絲不動。

這些官兵們,都是經過風雨的錘鍊,才鍛成了錚錚鐵骨。而偶們青少年卻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風雨的摧殘。

面對人民子弟兵,偶們當之有愧!!

8月24日,第四天

同心協力渡難關

今天的軍訓內容,依舊是齊步立定。

這個動作,不知練了多少遍,從一排一起練,到三排一起練,最終全體一起練,可就沒有一次令教官滿意。

問題出在哪裡?

大家都各自做各自的!起步時反應不一致,擺臂的幅度、頻率不一致,邁步的距離、節奏,立定時的動作也不一致。

這么多問題,注定不會做好。

這也反映大家集體觀念不夠強。

怎么辦?反覆地練習,等大家懂得同心協力時,這個坎就過去了。

8月25日,第五天

一切行動聽指揮

第五天了!

連續不斷的軍訓,不少同學們感到疲憊不堪,自幼嬌生慣養的他們出現了叛逆心理。

他們開始鬆懈,對教官的命令變得無動於衷。

教官在旁,軍姿筆挺。教官一轉身,就立刻鬆散開來。

像如稍息、向右看齊等一些小動作,也懶得去動。

幾天前的風貌蕩然無存!

某些同學過分的行為惹怒了教官,被罰下蹲。也真有趣,本該蹲10分鐘的竟賭氣蹲了半小時。

偶們都應懂得,軍訓,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唯有這樣,鐵一般的紀律才能煉成。

那些抗命的同學,不過是愛表現的小丑罷了,何配英雄!

8月26日,第六天

嚴冬過後便是春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經過這些天的訓練,偶們都進步不少。

軍姿能站得更直了,向左、右、後轉已能做到整齊統一,齊步立定和跑步立定也能交替自如。

偶們做得好,教官自然也很高興,每訓練一會就讓偶們休息。

這上午的軍訓倍感輕鬆。

下午就是閉營典禮,為期6天的軍訓正式結束。

軍訓是場磨鍊,苦心智,勞筋骨。

軍訓是個機遇,增強個人意志,凝聚同學友誼。

偶認為,凡是能堅持軍訓到最後一刻的人,都是勇者!

高一軍訓日誌

8月21日 星期二 天氣 晴

軍訓內容:齊步走、正步分解姿勢、唱軍歌、拉歌、整理內務

國防教育內容:“魅力東方、精彩綠舟”京劇演出

早上5:40起床,整理被單、洗漱;6:00打鈴,打掃衛生。6:30集合,統一練習前一天的訓練內容,然後去食堂。相比學校的早餐,東方綠舟早餐略顯遜色,每天必有榨菜或是蘿蔔乾。

上午8:00再次集合,在未來廣場上練習齊步走。每教一個動作,教官都會說明動作要領,與我以往印象不同的是,齊步走和正步走都不是握拳,而是四指輕輕握攏、與地面平行,大拇指貼於食指第二關節處。齊步走和正步走最大的問題在於排面的整齊程度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控制,這是訓練的重點所在。

下午14:00左右,前往綠舟劇場觀看“魅力東方、精彩綠舟”京劇演出。說是演出,其實是講座加演出,上海京劇院的老師向我們介紹生、旦、淨、醜等京劇的基本常識,還通過許多演員的生動演繹來展示京劇的基本表現形式;最後還請部分同學上台體驗京劇的表演藝術。

15:30左右開始訓練。由於中午吃飯時,連長同學急於衝進食堂沒有聽從教官指揮(可能是沒聽到),集體被罰蹲五分鐘,別看只有五分鐘,其實很累的,況且還要挺直腰板。由於我姿勢比較標準,教官第一個讓我站起來休息。隨後,以排為單位練習齊步走,要求動作和排面的整齊;最後,開始練習正步走的手部姿勢,動作要領為: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我們每學一個動作,教官都會一一糾正。我也佩服教官一直不停地大聲喊口令,很少喝水且聲音不嘶啞。

18:00晚間集合時,教官規定了連長或指揮員向營長報告的流程:先敬禮,後說:“報告營長,十七連參加此次集合,應到四十二人,實到四十二人,(…人……,)列隊完畢,請指示!”隨後營長回答:“稍息。”我回答“是!”,最後敬禮。教官要求我聲音洪亮,站姿標準。在以後的幾天裡,我儘量地模仿著教官的聲音語調站姿,過了一把軍訓指揮員的癮。

今晚是練習正步走的腿部姿勢:腿要繃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上體正直,微向前傾。這是我們整個軍訓當中最難的一個姿勢,剛開始我們都東倒西歪,堅持不了多久,但經過幾次的練習後,我感覺其實這並不是非常難,只要依靠站立那隻腳的大腿肌肉,以此為支撐點,找到合適的重心,雖然身體難以保持挺拔,但也能夠堅持比較長的時間。

練了一會兒教官說:“如果有誰能和我一起堅持這個姿勢1分鐘,全班就可以休息,而且在以後的練習中這幾個同學可以多休息一會兒。”我沒有多想立刻舉手,和其他兩名同學一起接受挑戰。記時開始:大約十幾秒後大腿肌肉酸、然後疼,再過十幾秒大腿肌肉酸疼加劇,再過十幾秒覺得腿麻木了,整個人像是僵住了,任由那汗水“大珠小珠落玉盤”般地垂直落下,再環顧四周,一雙雙充滿信任、期待的眼睛,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倒計時結束,掌聲響起,我們贏了。

教官隨即兌現諾言讓我們圍坐在一起,開始教我們拉歌。以19連為假想敵,主要有以下幾種“格式”:“19連,來一個;來一個,19連;19連來了沒有?沒有!要不要來一個?要!”“唱得好不好?好!要不要再來一個?要!”下兩種是對對面領頭的:“…長得帥不帥?帥!來一個要不要?要!”“…!嘿咻嘿咻!來一個呀!嘿咻嘿咻!”最後一種是最經典的:“要唱!乾脆!不唱!撤退!時間!寶貴!”拉歌可以說是我們七天軍訓中最愉快、最難忘的回憶。

最後,教官教我們唱一首軍歌,名為《當那一天來臨》:“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鴿哨聲伴著起床號音,但是這世界並不安寧,和平年代也有激盪的風雲……”教官告訴我們,唱軍歌不需要什麼技巧,只要扯著嗓子喊就可以了。借著未來廣場主席台上微弱的燈光,全班同學圍坐在一起,在絲絲涼風的吹拂下,扯著嗓子集體拉歌、學歌、唱歌,有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晚上的訓練結束後,教官組織寢室長開會,我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寢室長。教官宣布了寢室注意事項:人離開時,床上、衣鉤上不能有東西,床邊的桌子上和地面上不能有水杯,行李箱不能露在走廊上等等,一連串的“不能”讓我實實在在的體會到軍人嚴格的組織紀律,不僅僅是體現在戰場,生活上也同樣如此,難怪中國軍隊有戰無不勝的美譽。

洗完澡後,主教官在女生寢室喬治亞公寓門口向寢室長們演示內務整理。主要是教我們怎樣將被子疊成豆腐塊狀,教官全然不顧滿臉汗水,耐心細緻地一步步演示軍人疊被子的過程(在疊稜角的時候還用卡來刮)。我們都全神貫注地看著教官的每一個手勢,完畢後,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我知道,這掌聲不僅僅是因為驚嘆教官疊出了如此整齊美觀的被子,更是對軍人們吃苦耐勞敬業精神的讚賞!

回到寢室已近21:30,還有半個小時就要熄燈了,急急忙忙打開軍訓日記本,教官疊被子的身影一直在我腦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