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英雄不朽

只有每個年輕人都懂得自強,國家才能強盛,才有和平生活。關於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英雄不朽

昨天晚上,我看了中央電視台《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與往年相比也有很多不同。本屆節目主題“英雄不朽”。將分為“愛國”、“勇敢”、“團結”和“自強”四個篇章,匯集了各個年齡段的嘉賓,上至九十多歲的抗戰老兵和老藝術家,下至十幾歲的少年兒童,通過一個個英雄故事,共同來緬懷這段歷史。央視綜合頻道節目部主任許文廣表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因此,今年希望學生能銘記先烈的犧牲和付出。那段歷史與現在的學生相隔很遠,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找到與歷史的連線點,節目組經過反覆討論,最終確立“英雄”主題,希望讓學生們觸摸歷史,並向英雄致敬。

今年節目組請到了30位老兵到現場。許文廣認為,面對面的講述達到的效果遠好於一部短片。除了抗戰老兵,先烈的後人也來到現場。“希望通過第一課向學生們展示英雄的另一面。他們不光是戰場上的英雄,作為父親、媽媽也有愛孩子的一面。對家人的愛和國家的愛,才能讓他們在戰場上英勇不屈。”許文廣表示。

現場,tfboys還宣讀《少年自強宣言》:“我們是英雄的子孫,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學習英雄先輩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立志,把祖國的強盛當做自己的夢想。我們宣誓: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王伯惠今年93歲,他在戰火中讀過書,也在學業中打過仗。王伯惠12歲國中畢業,16歲進入西南聯大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用現在的話說,也是一個十足的學霸。

當時,抗戰進入了第七年,昆明靠近緬甸,中國沿海一帶已被日軍占領,國際軍援物資運輸完全依靠滇緬公路,這是唯一的國際通道。王伯惠說,當時同學們都想上前線。1944年,政府徵調大學生從軍當翻譯,王伯惠便與戰友們進入中國駐印軍新38師,擔任工兵和翻譯官。

王伯惠告誡同學們,只有每個年輕人都懂得自強,國家才能強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陣打仗則是要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他與同學們唱起“畢業歌”。他說,老人已經完成了使命,現在我們把國家交給你們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強。

作者通過簡練、生動的語言描寫了關於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中英雄的形象,抒發了自己的感想,思考較為深刻,值得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