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晚上八點的鬧鐘一響,我連忙跑到電視機前調到了cctv1頻道來觀看《開學第一課》這檔節目。

節目開始了,伴著tfboys那美妙的歌聲迎來了今天的主題“父母教會我”。第一節班會的主題是關於“孝”的。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孝”這個字是由一個不完整的“老”字和一個“子”字組合而成的。它為了告訴我們,孩子要孝順自己的父母,來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有這么一個人就把“孝”這個字揮灑的淋漓盡致。他改造了一輛機車,帶著自己75歲高齡的老父親去旅遊。他說:“他的父親,在鄉下種了一輩子田,沒有去過別的地方。趁著現在父親身體還硬朗,腿腳還利索,趕緊帶著他去旅遊。”他帶著爸爸曾到過山西、北京等地,共旅行了將近六年的時間。其實,孝,樂在其心,不違其志。說完,撒貝寧老師又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位老人問身邊的那個年輕人說:“地上的那是什麼啊?”年輕人說:“麻雀。”過了幾分鐘,老人又問:“地上的那是什麼啊?”年輕人說:“那是麻雀。”不一會兒,老人又問道:“那地上的是什麼啊?”年輕人不耐煩的說:“麻雀、麻雀!都跟說了三遍了!”這時老人說道:“孩子,小的時候你問,爸爸,地上的是什麼?我說是麻雀;過了一會兒,你又問,爸爸地上的那是什麼,我說是麻雀,你反反覆覆問了我十幾遍,每次問我我的心裡和灌了蜜糖似的,恨不得你一直問下去。”唉,是啊,父母辛辛苦苦養育了我們十幾年,不辭辛苦,但歲月卻無情的在他們的臉頰上留下來了一道一道的皺紋。時間都去哪兒了,讓我們多花一點兒時間在他們的身上,時光匆匆,別讓歲月帶走他們。

第二節課的主題是圍繞“愛”展開的。秦勇曾是十年前黑豹樂隊的主唱,當時在樂壇打下了不小的天地。在1996年,他的兒子“大珍珠”降臨到了他的身邊。但不幸的是,在大珍珠四歲的時候查出了一種病,讓大珍珠無法表達喜怒哀樂,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別人學騎腳踏車只需要半個月、三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學會的事,但是,大珍珠卻不能,他學騎腳踏車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簡單的繫鞋帶,大珍珠卻用了3個月才學會;簡單的英語單詞“we”,秦勇教了他整整三個小時,可到最後,大珍珠卻還未能學會。但是,秦勇,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著,心裡也暖暖的。秦勇是一位好歌手,但他更是大珍珠最愛的爸爸。他說:“他最高興的事是大珍珠在別人面前說他不是我的爸爸,而是我的好哥們的時候,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秦勇用他偉大的父愛圍繞在大珍珠身邊整整2024年。2024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秦勇他沒有放棄大珍珠2024年,愛大珍珠2024年。不論你哪天放學回家親切的喊著“爸、媽我回來了!”,還是在睡覺前說一聲“晚安,爸媽”,或者在父親節、母親節時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從當下做起。愛要及時表達,不能等待。

在第三節課,我們又通過“禮”展開學習。文明禮儀是一點一滴,是一言一行。在校園裡,見到老師說一句“老師好”,他人給予你幫助道一句“謝謝你”,別人向你說對不起時,你的一句寬容的“沒關係”,都是最美好的問候。也許,你不經意間的一個微笑,就會給別人力量或好的心情。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這一個小的動作,就會給陌生人樹立起榜樣。文明禮儀,從小事做起,從我們做起。

看完《開學第一課》,讓我懂得了很多、學會了很多。小事,從當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