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

不知不覺中,每年的“開學第一課”已經伴隨我八年了,每次與這檔節目相會,都會收穫一份感動,一份敬佩,一份堅定的信念和一份新學期對自我的期待。

成功的背後,總有一份意想不到的付出與經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俞敏洪和中科院院士薛其坤的學習歷程。俞敏洪曾經的目標只是考上當地的大專,但在我看來,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奮鬥與努力”大於“想去哪裡”。目標只是一個未來努力的方向,並不代表我最終的目的地。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好事,這確定了你奮鬥的方向,但太過於看重目標,便就會適得其反,努力的過程中,應當把心思全放在做好當下每一件事,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只有平衡好“月亮”與“六便士”,才能使夢想不會成為幻想。俞敏洪這樣一段經歷,更加堅定了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的信念。

中科院的薛其坤院士已經在量子力學方面有過重大發現,可誰會想到,他上大學時,數學物理也得過39分的成績。研究生考試也不順利,考了三次才考上。當年這樣的成績,也許不如許多人,但他的信心和堅定讓大多數人都自嘆不如。也許很多人面對並不理想的成績,會泄氣懷疑,但他並不同,他想的是“不也有科目考了90多分嗎?我也並不差呀”——這樣的想法也許有人覺得並不算什麼高明的道理,可這簡單的一句話的背後,是他的堅定,更是他對待困境的樂觀心態。如何成為一個勇敢面對困難的人?我想,並不在乎你有多高明的道理,多過人的本領;簡單一點,做一個想法單純、相信自己的人就行了。如果你向前一步是萬丈深淵,後退一步就是懸崖峭壁,那該怎么辦?其實,只要向旁邊站就好了!這樣的智慧,有些人嗤之以鼻,但這才是最好的心態。別把自己想得太糟,再多試試,說不定就能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這么一想,我的心中便種下了一顆“轉個彎,怎樣都幸福”的種子。

“開學第一課”已經結束,我的感悟,不會僅止如此。初三的生活即將開始,我不想再躊躇,我想,我已經準備好了。因為我已然掌握了致勝的法寶。